这款电疗器不同于常见的自激振荡式电路,它具有十挡频率自动循环变化的功能,且其输出强度和变频速度亦可方便地调节。其宽广的频谱很适合于作为按摩器,以驱除疲劳及一些常见病的辅助治疗。电路见图。
工作原理:220V交流市电由变压器T1降压、D1~D4整流、C1滤波、三端稳压器IC1稳压后得到12V直流电压作为整机工作电源。IC2、IC4是两只时基集成电路,IC3是一只十进制计数分频器。其中,IC4和R13、04一起组成主脉冲多谐振荡器,振荡信号由IC4③脚输出,经复合管V1和V2放大后,在脉冲变压器T2次级感应出较高的脉冲电压,由电极A、B输出,刺激人体穴位。IC4的振荡频率受IC3控制。
IC2和R2、RPI、C3-起组成低频振荡器,其产生的方波由IC2③脚输出,作为计数脉冲从IC3的CP端输入,使IC3的输出端Q0~Q9依次循环输出高电平。由于电阻R3~R12的阻值是递减的,所以当IC3不同输出端出现高电平时,该高电平便经对应的隔离二极管和电阻及D17给电容C4充电,在该段时间内,IC4③脚产生对应频率的脉冲信号,当Q0—Q9翻转时,IC4③脚便循环出现频率变化的脉冲波。
当脉冲变压器T2工作时,T2的L3绕组产生感应电势,经D18整流、R15限流后给V3以偏置,V3导通,随着振荡频率变化,绿色发光二极管LED2光亮度不停变化。电路中,加入D15、D16使IC4的工作电压有所降低,用以抵消IC3输出电压在隔离二极管及D17上的压降,使IC4能可靠振荡。电位器RP1用以控制IC2的振荡频率,调节之可使IC3输出端循环速度变化,最终使电极输出脉冲电压的频率速度变化。
RP2用以控制功放级的输入电流,使输出电疗脉冲强度能因入、因穴位而调节。本电路中功放用PNP型三极管,是因为IC4的振荡频率改变是由改变C4的充电速度(而不是放电速度)来实现的,所以C4的放电电阻R13取的较小,C4放电时间很短(指在一个周期内),也即IC4③脚脉冲波的低电平占的比例小,功放管导通时间短,整机功耗得以降低。反之,若选用常用的NPN型大功率管,则导通时间长,整机功耗大大增加,要降耗的话必须增大R13阻值,而R13阻值增大又势必造成IC4振荡频率不能升高,变频效果也不显着。由于IC4的振荡频率在音频范围内循环变化,所以,工作时可听到由T2发出的音调不断变化的悦耳的乐声。
元件选用与制作:
T1用次级输出交流电压15V左右、容量20VA左右的电源变压器。IC2和IC4用各种555时基集成电路均可。IC3用十进制计数器CD4017或MC14017。V2用3AD30、B649等大功率PNP型三极管。T2用现成的黑白电视机用一体化行输出变压器,Ll为其⑤、⑧脚间线圈,另用φ0.3mm左右的漆包线在T2的磁芯上穿绕15匝左右作为L3。LED、LED2用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制作时,所有元件焊装于一块电路板上,找一个旧仪器盒安装,电极可用两个φ20~30mm的圆金属片,最好是不锈钢片,焊上软线、包上厚绒布制成。
使用时务必先将RP2调至最小输出,因为空载时输出尖峰波较高,有麻刺感。电极用水湿润后相距2cm左右置穴位两侧或酸痛之关节处,慢慢调节RP2,使穴位处有麻酥感,再进一步调RP2至难以耐受为止。
如能在电极上浸润~些舒筋活血的药物并对照有关穴位图则效果更好。
本电路数据由实验取得,按图示制作后,一般不用调试。本装置输出端和市电有两级变压器隔离,所以是很安全的。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小家电-保健,电子制作 - 小家电-保健
上一篇:新颖有趣的戴腕式胃病防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