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自动调节取得了巨大成就,可以说,在工程控制领域,几乎“无所不控”。但是我们的自动调节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举个简单的例子:骑自行车就是一个很复杂很高超的自动调节系统。它不仅仅包含了模糊控制和PID控制原理,还包含了自学习、变参数的方法。并且在一些复杂场所,甚至新环境下,还包含了改变控制策略、改变控制方法、自动检查控制策略和参数的功能。
比如我们骑自行车。虽然说目标值是一个模糊的范围,属于模糊控制。可是我们还要做到让自行车不倒,就需要我们时刻调节双手的平衡。目标值的修改用大脑,双手调节平衡属于条件反射,用脊髓神经。
当我们骑车调节平衡的时候,大脑不去干涉。当双手调节平衡出现问题,或者路况突然改变,我们的大脑就要接管条件反射,进行干预调节。在干预调节的同时,我们的条件反射并不完全解除控制,而是大脑一边思考控制策略是否需要修改,一边考虑已经固化到脊髓神经的PID参数是否需要整定,一边还依赖条件反射进行微调。当这个复杂路况反复走过,大脑制定了新的控制策略、熟悉了新的PID参数,并发现新的东西能够适应这个路况后,反复走几次这个路,这个新的控制方式就被固化到脊髓神经,从而也变成了条件反射,再走这条路,基本不用大脑干预了。
3-3 自动调节系统的跟踪
自动调节系统,一定要实现无扰切换。什么叫做无扰切换?
无扰切换就是在手动状态切换到自动状态的瞬间,或者自动切向手动的瞬间,要没有任何扰动。一般来说,实现自动切手动问题不大,要实现手动切自动,问题就复杂了点。
一、 对于单回路调节系统,实现无扰切换比较简单。
简单来说,有以下几个部分:
1、 手动情况下,调节器的输出跟踪执行机构的反馈。
手动时候,调节器的运算不算数,它的输出始终等于执行器的反馈,这叫做跟踪。当自动投入的瞬间,调节器开始运算,这一瞬间开始运算的结果,叠加到这一瞬间跟踪反馈值上,以后每一时刻都是在上一时刻输出值的叠加。那么这就引出了下一个功能:
2、 调节器的输入端应该有一个执行器的反馈值。
这个反馈值没有太大的作用,他只是告诉调节器:执行器现在开度是多少。在自动状态下,这个值也没什么用处。只有在手-自动切换的瞬间,调节器要开始累加值了,调节器才要知道在什么基础上累加。仅此而已。
所以,咱们分析问题总是把这个值忽略,因为它基本上对咱的分析构不成什么影响。
3、 手动情况下,调节器的设定值跟踪被调量的测量值。
也就是说,手动的时候,让调节器的设定等于输入。
要这个功能有什么用处呢?
还是为了无扰切换。在手动的时候,调节器实现了反馈跟踪,可时并不是可以杜绝切换扰动的可能了。具体工作原理说来要麻烦一些。想要了解个仔细的,听我详细说明,没兴趣的隔过不看:
假定没有设定值跟踪功能,假定手动情况下反馈开度固定在50%,此时调节器并非不运算,它每一时刻的运算结果始终是比例积分微分的运算结果。比例的运算结果不管怎么变化,始终是偏差乘以比例增益再加上50%。不管在任何时刻投自动,所能产生的扰动始终是偏差乘以比例增益;
而积分作用所产生的扰动应该是,偏差产生的时候每一时刻积分作用的积累。积分作用所能产生的扰动是偏差产生后,积分积累到手自切换时刻的结果。所以积分作用所带来的扰动可能比比例要大。
微分所能产生的扰动在于,手自切换那一时刻,与上一时刻比较,被调量和设定值的偏差有没有变化。如果手自切换的时候,遇上一个检测周期相比较,输入偏差没有变化,那么微分所带来的扰动就为0,如果有变化就要有微分运算。
综合比较,微分作用产生的手自切换扰动的可能性最小,因为很难在运行人员投自动的时候遇到大扰动;其次是比例作用产生的扰动,偏差乘以比例增益;最大的扰动可能是积分作用导致,因为前两个都不会累加,而积分作用会累加。
当然,产生扰动的大小还要看参数的大小。
为了彻底避免产生参数运算带来的扰动,我们让手动时候,输入偏差始终为0,这种情况下,不管你进行比例还是积分还是微分运算,其结果都是0,所以它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切换扰动。
但是通过上面的情况可以看到:微分扰动产生的可能还是有的,不过可能性小,量也不大,基本上可以忽略。
二、 串级调节系统的无扰切换
串级系统的跟踪要麻烦些。
先说副调。手动情况下,输出等于执行机构位置反馈。设定值等于PID调节器的测量值。
可是副调的设定值又等于主调的输出,所以主调的输出等于副调的测量。主调的设定等于主调的测量值。
副调的调节器输入端,需要有执行机构的反馈值作为手-自切换时候的累加基础。主调的输入端也要有一个手-自切换时候的累加基础,而这个累加基础为副调的测量值,而非执行器反馈,因为此时需要累加的是执行机构的测量值。
整定参数的方法有理论计算法和经验试凑法两种。
理论计算法需要大量的计算,对于初学者和数学底子薄弱的人会望而却步,并且计算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的修改整定,至今还有人在研究理论确认调节参数地方法。所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理论计算法比较少。
因而,我把这种依靠对趋势图的判读,整定参数的办法,称之为:
趋势读定法。
趋势读定法三要素:
设定值、被调量、输出。三个曲线缺一不可。串级系统参照这个执行。
这个所谓的趋势读定法,其实早就被广大的自动维护人员所掌握,只是有些人的思考还不够深入,方法还不够纯熟。这里我把它总结起来,大家一起思考。
2-10 趋势读定法整定口诀
我发现大家都对口诀很钟情。为了让大家用起来熟练,我也弄个口诀:
自动调节并不难,复杂系统化简单。
串级先调副回路,内扰搞稳是首先。
然后再整主回路,主副反复能搞掂。
整定要练硬功夫,参数图形要看熟。
趋势读定三要素:设定被调和输出。
三个曲线放一起,然后曲线能判读。
积分微分先去掉,死区暂时也不要。
比例曲线最简单,被调、输出一般般。
顶点谷底同时刻,升降同时同拐点。
波动周期都一样,静态偏差没法办。
比例从弱渐调强,阶跃响应记时间。
时间放大十来倍,调节周期约在内。
然后比例再加强,没有周期才算对。
静差消除靠积分,能消静差就算稳。
不管被调升或降,输出只管偏差存。
输入偏差等于零,输出才会不积分。
积分不可加太强,干扰调节成扰因。
被调拐点零点间,输出拐点仔细辨,
三分之一再靠前,才算积分比较稳。
微分分辨最容易,输入偏差多注意。
偏差不动微分死,偏差一动就积极。
跳动之后自动回,微分时间管回归。
微分不要乱使用,要看是否大延时。
风压水位易波动,微分作用不适宜。
比例积分和微分,判读曲线特征真。
如果不会看曲线,多看杖策行吟文
综合比较灵活用,盛极而衰来扼杀因
3-4 高低加水位自动调节系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知识 电脑-单片机-自动控制,电子学习 - 基础知识 - 电脑-单片机-自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