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距离一脉宽一数字转换
电路如上图所示,CK21是S信号,CK21正脉冲上升时间,通过UllC=l,UIB=O,U11D=OU3B=l(指输出端),COUNT_EN=1(开始计数)返回到UllC的输入端完成—个R-S触发器的置位过程,虽然CK21上冲消失,依然存在置位状态。DETECT2是R信号,DETECT2=1,UllD=l,U3B=O,UllC=O,UIB=1;复位状态,COUNT_EN=O(停止计数)。DETECT1是优先复位信号,不论CK21有没有上冲,只要有DETECTl=1,就有COUNT_EN=O。
在下图中,U5-4520是双16进制计数器,COUNT_EN控制计数闸门,COUNT_EN的脉宽就含有多少个19.5KHz,就计多少数。这个数在CK1的上升时间,被锁存在Ul0-40174中。然后CK11来,把计数器清零,为下一次计数作准备。CK1上升时间与CK11有50uS的时间间隔。U5B与U5A的级联,U5B - Q3要接到U5A-EN,即用下降沿计数,U5B - Q3从1到0,高一位的计数加l。不能用CP。在试验阶段暂时将D5~ Dl0接入,检测N5~ NO的状态。这是典型的6位二进制数,N5~ NO= 000000~111111,表示距离由近到远。
6.数字一电压一音调转换电路。
下图中R23~ R34构成R- 2R梯形D/A转换电路,关于其原理,教科书中有叙述,这里不再重复。电阻用5圈色环的,最后一圈是棕色的(1%)即可,最好用数字万用表测一下,挑选阻值接近标称值使用。N5~NO= 000000,对应输出电压O,N5~NO:111111,对应输出电压VCC乘63/64。共有64种不同电平。因为CK2的脉宽410uS期间不会有检波信号,实际O。8的数据不存在。4046是一块锁相环,主要用途是:数字频率合成、相位鉴别、V-F转换等。我们只用其V-F转换功能。直流电平加到Ull - 4046的压控振荡器的输入端9脚,电压越高,振荡频率越高。选择合适C14和调节W3,可以调节频率,该电阻电容影响V-F特性曲线的斜率。最高频率是输入Vcc情况,调到FMax=5KHZ,当输入9/64Vcc时音调下降到100HZ或更低,为了在下端能听到较高音调,在Ull的12脚接一个100K -500K电阻,调到Fmin=lOOHZ。该电阻的接入影响V-F特性曲线向上平移动一个固定值。试验中可以VT6和耳机听。试验完后将SOUND接到无线发送模组。为了双脚交替发射,当某脚着地时,该脚的DETOUTl=l,U12A,B均清零,如右图所示。不管CK1是否来.RFOFF -直为0,关断该脚的无线发送模组。抬起脚,DETOUTl=O,CK1来两次,D触发器把Vcc从5脚的D送到1脚的Q,再送到13脚的Q,使RFOFF变高,启动该脚的无线发送模组。由于走路时不能两脚同时离地,只有抬起的脚有发射,实现双脚轮流导盲的目的。
设计时注意要在每块数字电路的电源到地之间接一个旁路电容器BCn。似乎没有多大用处。其实从提高可靠性来说很重要。因为各个信号都集中在某些时钟跳变的时刻变化,这时CMOS电路内部的NMOS管,PMOS管都导通,而且电平的跳变要对负载充放电,这个时刻电源电流突然很大,印刷电路板引线的分布电感阻碍电流突变,电源电压就瞬时下降,如果这时这块电路所有输出高电平的管脚上都带一个下跳的尖毛刺。同样地线的引线的分布电感造成所有输出低电平的管脚带一个上跳的尖毛刺。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旁路电容器BCn接在电路的VDD与GND之间,由于电容的电压不能跳变,大大减少了毛刺的发生。当然这个电容不能离开被保护的电路太远。
本文关键字:电子 小家电-保健,电子制作 - 小家电-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