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电子知识资料经验交流显示器行管过热原因探讨 正文
显示器行管过热原因探讨

显示器行管过热原因探讨

点击数:7588 次   录入时间:03-04 11:44:59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经验交流

实例3。一PANDA CX151显示器出现电源指示灯不亮,且开关电源发出过流保护的声音。

检查行管Q702,它击穿了。更换行管后,继续检查发现Q710(BD677)C、E结击穿,用BD681代用。

加电后图像正常,用手摸着散热器监视行管的发热情况,发现时间不长行管已明显烫手。

检查逆程电电容、S校正电容、更换阻尼二极管都没解决问题。

修到这就难以往下进行了,反复考虑后决定测一下行电流是否正常。

加电后用2V档测L502(实际安装的是一0.47?电阻)两端,发现行电流开机时增加迅速,且在0.6A时上升速率减小,但并不停止。

那是什么原因造成行电流不断增加的呢?此时突然想起原来的行管是不带阻尼的,于是立即用BU2522AX换下先前上的C5419。这回行电流在0.45A左右长时间稳定不变,行管温度也正常了。

我用示波器测了分别上C5419与BU2522时的波形,没发现什么不同。

这种问题还出现在万普、宏基等显示器上,另外我还发现用不带阻尼的行管(外部电路已有阻尼二极管)代用带阻尼的行管一般没什么问题,但也不乏例外。

我在修理一台PANDA 17寸显示器时用BU2522AX代用已损坏的BU2525DF,结果加电就坏了。我又换了一只,还坏,用BU4522AF也是如此。不得已用BU2520DF代用,发现在DOS下工作正常,在此希望高手能够解释成因。

实例4。一ADI CM701显示器无光栅,经检查行管已击穿了。更换行管后加电试机,发现行管温度较一般显示器稍高。不一会儿光栅消失,行管再次击穿。再次更换行管,又更换了阻尼二极管,加电后严密监视行管温度,这回与上次差不多。在观察中突然发现在D804处有细小的火花出现,断电检查发现在D804与旁边的散热器之间有一小团絮状金属末。将其取出,加电拷机,该机一切恢复正常。该机以前曾有人修过,看来这一小团金属丝可能是原维修者在拆装屏蔽铁板时新添的“副产品”。本例情况特殊,但也应属于人为因素吧。

实例5.一IBM2248显示器不亮,经检查发现行管击穿。用户反映这台显示器不久前曾因不亮修过,这回又旧病复发。更换行管后,加电拷机,短时间内未见异常,于是扣盖,继续观察。几十分钟后行管再次击穿,在检查了其它元件后,上好行管,加电观察。观察中发现有时光栅突然收缩,成一条垂直亮线。迅速关机,细致检查后发现CRT静电场消除线圈的插头P401与主板上的插座接触不好,打火,塑料部分焦化。处理后,该机恢复了正常。CRT静电场消除线圈与行偏转线圈串接在一起,P401接触不良,打火,从而损坏行管。由上可见行偏转线圈回路打火是引发行管损坏的一个原因。

   实例6。一EMC PA-564DA显示器刚开机瞬间有光栅并向垂直中心收缩,如此数次行管就会击穿。从故障现象上看似乎发生了X射线保护。检查中发现行二次电源用储能电容引脚锈蚀断了,更换后行电源电压平稳正常。本例属于行电源引发电压异常升高,EMC其它机型也有相同问题,这应该是厂家选件把关不严。类似问题ADI也有发生。

   实例7。一大众14CP显示器不亮,查行管及行电源管损坏,更换试机一切正常,扣盖交付用户。第二天该机就被返回,仍是原故障。再次更换行管、电源管,试机一切正常,交付用户,谁知第三天该机又被返回,用户发映这次开机一会就坏了,还是行管及电源管。我将维修费退给用户,不想修了,用户说就信任你了,放在你这,先不急呐。我静下来仔细考虑,发现这个故障好象与是否上后盖有关-上好后盖就出事。这是否是上好后盖后电路板受挤压,有元件开焊有关呢?经过一番仔细检查发现行场小信号处理IC STV7778外围的一个电容引脚开焊,这个电容好象是振荡电容。补焊后,该机终于正常了。该故障是14CP的通病。至于这当中的“至病”原因我还说不清楚,以前见过因行管基极严重接触不良造成行管击穿的,我想本例与之有类似之处

根据行管击穿的故障类型分根据行管击穿的故障类型分::1、过压击穿 2、过流击穿

根据行管击穿的故障类型分根据行管击穿的故障类型分::

行管损坏后,我们在拆下行管,可以使用万用表测量其静态电阻,如果 CE阻值在数百欧姆,行管一般是

在使用过程中,过流后过热慢慢烧毁,在烧毁之前需要有一定的时间积累。

如果 CE阻值在数欧姆,此类情况是行管过压烧毁,多数都是瞬间意外突然烧毁的,在烧毁之前没有异常

征兆,或者是开机即烧行管,或者是使用几天也没有问题但没有规律某次开机时突然烧行管。

行管击穿维修的检修方法行管击穿维修的检修方法::

1、   电流监测法

检测点:在+45V或+51V或+190V开关变压器二次供电输出电容处,二次供电调整管滤波电容处,行包初级线圈后。

2、   电压测量法

显示器的行激励供电因为显示器设计不同,有取自+12V,+45V,+80V等几种,显示器的行管有使用双极型的,也有使用场效应管的。

如果不好找对应型号,可以考虑直接使用 IRF630,在代换行激励管后,最好使用示波器测量一下波形,同时长时间监测一下行管的温升。

3、   波形检测对比法

行场 IC 的 HOUT 端,行激励管的 C 极,行激励变压器的 34 脚,行管的 B极,行管的 C 极(要注意测量方法)。这些关键点的波形一般是固定的,如果某点VPP 值变低或变高,都会造成行管激励不足或过激励而烧毁行管。如果某点的波形畸变,也会造成行管过流,长时间使用过热烧毁。通过波形检测,可以迅速定位故障点,找出故障原因。

4、   温度测量法

主要用于更换行管后,对行管的温度进行长时间监控,一般行管连续使用两70 度以下,基本都可以使用。注意测个小时以上,行管的温度不上升,保持在量时,要盖上后盖,不开盖的状态测量与盖盖测量温度会有不小的差异,要测量时要注意与实际使用环境温度相当。

5、   元件替换排除法

对于判断行逆程电容容量减小的故障,可以采用电容并联法。

对于行管发热量大的问题,可以选用几个不同的行管(三代,四代,五代)

的行管进行替换,分别测试行电流大小和发热量,温升最小的选用。

行管击穿的原因分类行管击穿的原因分类::

行管击穿的原因分类行管击穿的原因分类::

1、   开关电源输出电压偏高

由于电源稳压系统出现故障,不能稳压,导致 B+电压上升。如果 B+电压超过 10%以上,会产生行管击穿损坏现象。这时应重点检查取样电路,误差放大器和脉宽控制电路的元件。另外,若电网电压太高,超过了开关电源允许的稳压值范围,也会造成开关电源输出电压偏高。

2、   二次供电稳压电路异常,导致二次供电过高

正常情况下,显示器开机时,由于缓启动电路的存在,B+的电压是慢慢升高,而不是开机后直接跳为高电压。如果缓启动电容失容损坏,就会造成开机时电压立即跳升,同时电压不稳,容易造成烧行管。

还有,二次供电采样电压路和稳压电路元器件损坏,也会造民二次供电异常。

3、   行偏转线圈或行输出变压器局部短路

行偏转线圈奩行输出变压器发热后,因漆包线的绝缘性能下降而产生局部短路,如果保护电路性能不佳,则会引起行管损坏。这时可与同型号正常机器相比较,通过测量行输出级电流来判断。如果开机瞬间马上烧坏行管,此时用手摸散热片的温度较高,则说明是行偏转线圈或行输出变压器有短路,引起行管过流击穿。

4、   行频过低

因为流过行偏转线圈电流的最大值与行正程扫描时间成正比,即行频越低,周期越长,行正程时间相应变长,结果使行偏转电流上升,当超过行管所承受的电流最大值时,使用行管烧坏。因此,在调整行频时,应避免使用行频长期处于偏低状态。显示器的行频是由 MCU检测行场信号后,根据显示模式自动切换产生,一般不会出现行频过低现象。

5、   行逆程时间过短

在行逆程期间,会产生很高的反峰脉冲电压,这就要求行逆程电容,行输出管,阻尼二极管等元件具有很高的耐压能力。当行逆程电容容量变小,失效或开路时,反峰脉冲电压上升,一旦超过行管的耐压值,就会出现行管换一只烧一只的结果。此时,迅速用手摸行管的散热片,若温度与未开机前差不多,则说明是因为逆程电容开路而引起的过压击穿。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显示器  经验交流电子知识资料 - 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