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单片机-工控设备AVR单片机ATmega128具备引导加载支持的用户程序自编程功能 正文
ATmega128具备引导加载支持的用户程序自编程功能

ATmega128具备引导加载支持的用户程序自编程功能

点击数:7672 次   录入时间:03-04 11:40:08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AVR单片机
                    address += SPM_PAGESIZE;    //Flash页加1
                    bufferPoint = 0;
                }    
                uart_putchar(XMODEM_ACK);        //正确收到一个数据块
                packNO++;                        //数据块编号加1
            }
            else
            {
                uart_putchar(XMODEM_NAK);        //要求重发数据块
            }
        }
        else
        {
            uart_putchar(XMODEM_NAK);                //要求重发数据块
        }
    }while(uart_waitchar()!=XMODEM_EOT);                //循环接收,直到全部发完
    uart_putchar(XMODEM_ACK);                        //通知PC机全部收到
    
    if(bufferPoint) write_one_page();                //把剩余的数据写入Flash中
    quit();                //退出Bootloader程序,从0x0000处执行应用程序
}

    程序的主体部分采用C高级编写,结构性好,程序的相应部分都给出了比较详细的注释说明,读者非常容易读懂和理解。下面再对程序做进一步的说明。
l    函数“void  write_one_page(void)” 实现了对ATmega128一个Flash页的完整编程处理。当程序从串口正确接收到256个字节后,(ATmega128一个Flash页为128个字),便调用该函数将其写入ATmega128一个Flash页中。函数先将一个指定的Flash页进行擦除;然后将数据填入Flash    的缓冲页中,最后将Flash    缓冲页的数据写入到该指定的Flash页中(详细技术细节见第二章相关内容的介绍)。
l    一个Flash页的擦除、写入,以及填充Flash缓冲页的函数采用内嵌AVR汇编完成,在ICCAVR中,寄存器R16、R17、R18、R19用于传递一个C函数的第1、2个参数(int类型)或第1个乘数(long类型),具体参考ICCAVR应用说明。
l    函数“void quit(void)”的用途是退出Bootloader程序,从Flash的0x0000处执行用户的应用程序。在执行强行跳转指令“jmp 0x0000”前,对寄存器MCUCR的操作是将中断向量地址迁移回应用程序区的头部,因为在ICCAVR环境中编译Bootloader程序时,其自动把中断向量地址迁移到了Bootloader区的头部。为了保证能正确执行用户的程序,在跳转前需要把中断向量地址迁再移回应用程序区的头部。
l    在这段Bootloader程序中使用的硬件资源为T/C0和USART0,用户在编写其应用程序时,应首先对这两个硬件资源相关的寄存器重新做初始化。
l    Bootloader程序占具并住留在Flash的最高1K字空间内,因此实际的应用程序空间为63K字(126K字节),所以用户编写的应用程序不得超出126K字节。同时应将ATmega128的熔丝位BLB12、BLB11的状态设置为“00”,禁止SPM和LPM指令对Bootloader区的读写操作,已确保Bootloader程序不被改写和擦除。
5.2.3 IAP的实现与应用
1.    Bootloader程序的编译与下载
首先在ICCAVR中新建一个工程项目,并按照生成Bootloader程序代码的要求进行正确的设置。打开Project –> Options的Compiler Options设置选项窗口,见图5.1:
l    在Device Configration栏中选定器件ATMega128;
l    选定Use RAMPZ/ELPM项(ATMega128的Flash > 64K字节);
l    Program Type选定为Boot Loader;
l    Boot Size选择1K Words。


图5.1 在ICCAVR中编写Bootloader程序的编译属性设置

正确设置好编译选项后输入C的源代码,然后编译生成.HEX的下载代码程序。
在下载HEX文件前还要对ATmega128芯片的熔丝位进行正确的配置:
l    配置M103C熔丝位,使芯片工作于ATmega128方式;
l    配置BOOTSZ1和BOOTSZ0熔丝位,设定BOOTLOADER区的大小为1024个字,起始首地址为0xFC00;
l    配置BOOTRST熔丝位,设定芯片上电起动从BOOTLOADER区的起始地址处开始,既每次RESET复位后从0xFC00处执行Bootloader程序;
l    下载Bootloader程序的HEX文件;
l    配置LB2和LB1熔丝位,加密程序;
l    配置BLB12和BLB11熔丝位,对BOOTLOADER区进行安全锁定。
特别注意的是,以上对芯片熔丝位的配置以及Bootloader程序的下载,需要由ISP、或JTAG、或并行方式实现,既要实现IAP,首先还需要使用一次非IAP的编程方式来建立IAP的应用环境。

2.    IAP应用
当你按照上面的方法将Bootloader程序下载完成后,就可以使用它来下载你的应用程序了。具体操作如下。
l    编写你的应用程序,编译生成HEX文件;
l    使用HEX2BIN.EXE转换程序,将HEX文件转换成BIN文件;
l    使用普通的RS232电缆将PC机的串口与ATmega128的串口连接;
l    打开WINDOWS中的超级终端软件,正确设置COM口的参数:38400,1,8,无,2,无(使用2位停止位提高通信可靠性);
l    ATmega128上电,在PC超级终端收到“Type 'd' download, Others run app.”的Bootloader程序启动的提示详细;
l    3秒钟内在PC上按下“d”键,通知Bootloader程序转入接收数据并更新应用程序的处理。3秒钟内没有按“d”键,PC超级终端收到“OK”提示,Bootloader程序退出,自动转入执行芯片内原有的用户应用程序(如果有的话,否则再次启动Bootloader程序);
l    当PC超级终端收到“C”(一秒钟一个),说明Bootloader程序转入接收数据和更新应用程序的处理流程,正在等待PC下发数据;
l    在PC超级终端上的工具栏中选择“传送->发送文件”,在发送文件窗口选择协议“Xmodem”,文件栏中选定要下载应用程序的BIN文件,单击发送按钮;
l    此时出现文件发送窗口,显示文件发送的过程和进度,以及是否出错;
l    当文件全部正确发送完成后,PC超级终端收到“OK”提示,Bootloader程序退出,自动转入执行刚更新的用户应用程序。
在ATmega128中烧入这样一个Bootloader程序,建立了IAP后,最基本的开发AVR的环境就简化成“PC+RS232电缆+目标板”。读者在掌握了Bootloader程序编写的原理后,可以编写自己的Bootloader程序,实现系统程序的自动远程网络更新等应用。
AVR的BOOTLOADER功能同其它一些芯片不同,它的BOOTLOADER程序没有固化(固定)在芯片内部(出厂为空),而是需要由用户设计实现(实际上,你第一次下载BOOTLOADER程序还必须使用其它的方式编程,如ISP、JTAG等),因此对一般的用户掌握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不如一些其它芯片的固化IAP使用方便。但对高手来讲,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编写高级、高效、专用的BOOTLOADER程序,如从一个U盘读取数据,更新用户的应用程序;编写一个时间炸弹,或对用户的密码进行验证,10次不对则将系统程序销毁等等。简单意味着使用方便,但灵活和适应性差,而灵活性需要你具备更高的能力去驾驭它。可能会有一天,在 单片机 的系统上也出现了“病毒”程序,其原因就是使用了固化的BOOTLOADER程序。由于固化(固定)的程序采用规定公开(开放)的接口,那么用一个带“病毒”的应用程序更新原来的应用程序也就轻而易举了。



上一页  [1] [2] [3] 


本文关键字:程序  用户  AVR单片机单片机-工控设备 - AVR单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