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机械设备操作规程高炉炉况及调剂技术规程 正文
高炉炉况及调剂技术规程

高炉炉况及调剂技术规程

点击数:7724 次   录入时间:03-04 11:51:55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操作规程
 高炉炉况及调剂技术规程 一、正常炉况的标志 正常炉况的标志是炉缸均匀活跃,炉温充沛稳定,下料均匀和顺畅,煤气流分布稳定合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风口明亮,圆周风口工作均匀,风口前焦炭活跃,风口前无升降,无挂渣,风口破损少。 2、炉渣物理热高且流动性良好,渣碱度正常,渣沟不结壳,上下渣成分,温度相近,渣中不带铁。    3、炉温在规定范围内波动,铁水温度充沛适宜(一般控制在1420—1460℃)成分相对稳定,生铁质量合格。 4、风压风量曲线相对稳定,无锯齿状,基本直线,风量与料速适应冶炼指标好。 5、炉顶煤气压力相对稳定,无突出向上尖峰,下料时曲线下降,煤气曲线分布正常。 6、炉顶温度各点相互交织规则,温度相近在正常范围内波动。 7、炉喉煤气分布合理,通过炉顶摄像可以看到,以中心煤气流为主的两股煤气流。 8、下料均匀,无陷落、停滞和无时快时慢现象。加料前后两料尺基本一致。 9、炉身、炉喉温度正常,变化不大,水箱水温差在正常范围内波动。 10、出铁均匀,渣铁比例正常。 二、炉况失常的原因 ㈠、煤气分布变化的原因 1、炉顶布料不合适。 2、送风制度不合适。 3、上、下部调剂不合适。 4、原燃料质量变坏。 5、热制度不稳定。 6、渣铁连续出不净。 7、高炉操作内型发生变化。 ㈡、高炉热制度变化的原因 1、煤气流失常。 2、原燃料物理和化学性能的发生变化。 3、秤量失误。 4、炉渣成分不合适。 5、冷却设备损失,漏水入炉。 6、长期深料线作业。 7、送风制度不稳定。 8、风温波动大。 9、连续下部崩料。 10、炉况调剂不适当或不准确。 11、煤量失常。 ㈢、造渣制度方面的原因 1、热制度失常,炉温大幅度波动。 2、拉错料,配错料,称量失误。 3、入炉原料成分不准确,波动大。 4、入炉料Al2O3大幅度增加。 总之原料的理化性能和高炉其他操作条件的变化,长期亏料线及不正确的操作都能引起高炉热制度,造渣制度,煤气流分布的变化而他们又互为因果关系,因此在处理失常时要进行综合判断,弄清原因,进行调剂。 ㈣、炉况失常分类 1、边缘煤气流过分发展。 2、中心煤气流过分发展。 3、管道行程。管道行程是指高炉截面某一局部煤气流过分发展的表现。 4、偏料:偏料是管道发展或设备缺陷造成的后果,两探尺相差超过0.5m。 三、下料失常 1、深料线: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按时上料以至料尺较正常规定料线低0.5m以上,即称为深料线。 2、崩料:是热制度失常,煤气分布失常进一步发展的必然结果。崩料是风压不稳,又剧烈波动,炉料出现停滞并有陷落现象。 3、悬料:悬料是炉料停滞不下或极慢,风压上升,风量下降。 四、炉温失常 1、炉冷:炉冷是由于热量额外消耗,炉内热量利用率降低所至,既负荷过重。 2、炉热:炉热是由于燃料负荷轻,原燃料质量改善,煤气的热能、化学能充分利用所致。 五、炉缸堆积:炉缸里主要是焦炭、渣和铁。焦炭浮在铁上面,焦炭带的孔隙里充满铁和渣,当炉缸温度不足时,焦炭带中部分的渣铁粘度升高,煤气难以吹入,形成不活跃区,这种现象叫做炉缸堆积。 六、炉墙结厚 七、炉况的综合判断制度 炉况的综合判断必须分析以下情况,对炉况的波动方向、幅度做出正确的判断。 1、铁水情况(铁水含硅和铁水物理热),铁样断面。 2、渣水情况,渣样断面及炉渣分析。 3、风口工作情况及冷却情况。 4、热风压力曲线变化情况。 5、风量曲线变化情况。 6、炉顶煤气、炉喉、炉身、炉基温度的变化情况。 7、炉顶煤气压力曲线变化情况。 8、炉料下降速度及均匀程度。 9、炉喉煤气CO2曲线和混合CO2含量情况。 10、入炉原料情况。 11、炉尘吹出量情况。 12、炉内摄像观察煤气流变化情况。 13、其它经验判断法。 八、炉况失常的征兆及处理 (一)、边缘煤气流过分发展 1、危害 由于边缘矿石少,边缘煤气过分发展时,煤气大部分沿炉墙运动,其热能、化学能得不到充分利用,并严重影响炉衬,侵蚀炉衬,长期这样操作,会导致炉缸堆积,炉缸变冷,焦比升高,高炉寿命缩短。 2、征兆 ⑴、风口初期很亮,后来风口工作不均,迟钝,个别风口下大块,有涌渣、自动灌渣现象。 ⑵、炉缸温度下降,生铁含硫量上升,上下温度差别大。 ⑶、风压初期尚平稳,略有下降,风量略有上升,悬料前风量锐降,风压易突然冒尖产生悬料。

[1] [2] [3] [4]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技术  操作规程机械设备 - 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