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变频技术变频器基础变压器运行中短路损坏原因分析 正文
变压器运行中短路损坏原因分析

变压器运行中短路损坏原因分析

点击数:7460 次   录入时间:03-04 11:58:30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变频器基础

  5.4采用普通换位导线,抗机械强度较差,在承受短路机械力时易出现变形、散股、露铜现象。采用普通换位导线时,由于电流大,换位爬坡陡,该部位会产生较大的扭矩,同时处在绕组二端的线饼,由于幅向和轴向漏磁场的共同作用,也会产生较大的扭矩,致使扭曲变形。如杨高500kV变压器的A相公共绕组共有71个换位,由于采用了较厚的普通换位导线,其中有66个换位有不同程度的变形。另外吴泾11号主变,也是由于采用普通换位导线,在铁心轭部部位的高压绕组二端线饼均有不同程度翻转露线的现象。

  5.5采用软导线,也是造成变压器抗短路能力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早期对此认识不足,或绕线装备及工艺上的困难,制造厂均不愿使用半硬导线或设计时根本无这方面的要求,从发生故障的变压器来看均是软导线。

  5.6绕组绕制较松,换位或纠位爬坡处处理不当,过于单薄,造成电磁线悬空。从事故损坏位置来看,变形多见换位处,尤其是换位导线的换位处。

  5.7绕组线匝或导线之间未固化处理,抗短路能力差。早期经浸漆处理的绕组无一损坏。

  5.8绕组的预紧力控制不当造成普通换位导线的导线相互错位。

  5.9套装间隙过大,导致作用在电磁线上的支撑不够,这给变压器抗短路能力方面加隐患。

  10作用在各绕组或各档预紧力不均,短路冲击时造成线饼的跳动,致使作用在电磁线上的弯应力过大而发生变形。

  5.11外部短路事故频繁,多次短路电流冲击后电动力的枳累效应引起电磁线软化或内部相对位移,最终导致绝缘击穿。

  对设备选型时,应充分考虑现有产品结构状况,取消冗余功能,选择可靠结构,在充分考虑电网的短路容量与产品的动稳定性能之后,再确定产品参数,根据电网实际需要合理的配置分接开关,对性能参数的要求应和目前制造水平及材质状况相适应。

  优先选用经短路型式试验合格的产品设计,并对产品进行柚检短路耐受试验,以确保产品的同一性。

  选用全自冷变压器。全自冷变压器相对其他冷却方式的变压器度低,用铜量大,变器重量重,具有较强抗短路能力。

  针对前述造成短路故障的原因和问题,电气设计和结构设计各方面应采取改进措施。耍充分考虑工艺和材质的分散性,在关键的部位应留有足够的裕度,当先进性与产品的可靠性有矛盾时,首先考虑保证可靠性。设计时应按高£条件(250C35(TC)进行抗短路能力的设计,并对特殊部位(如换位、螺旋口)要进行抗短路能力校核计算。若内线一定要带分接,应优先采用独立调压绕组结构。同时要禁止使用普通换位导线,而尽量选用半硬以上的自粘性换位导线和组合导线;35kV及以下绕组的内支撑硬筒选用低介损无局放的环氧玻璃丝绝缘筒;轴向压紧最好采用弹簧压钉。

  针对前述的工艺缺陷和欠缺,提高工艺水平,加强工艺执行纪律,确保产品制造过程得到有效控制。

  尽量选用半硬以上的粘性换位导线和组合导线。采用高密度与油道等距的整体垫块。35kV及以下的内绕组应优先采用环氧玻璃丝筒作绕组内支撑绝缘筒。

  为确保变压器安装质量,可采用卖方负责的安装方式,卖方必须对整个安装工作质量负责。现场吊芯检查时要进行器身预紧力校核,确保变压器器身处干紧固状态。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变压器  变频器基础变频技术 - 变频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