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变频技术变频器基础变频器按控制方式分类 正文
变频器按控制方式分类

变频器按控制方式分类

点击数:7526 次   录入时间:03-04 11:41:52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变频器基础

    1U//、控制

    U/f控制方式又称为VVVF控制方式,其简化原理框图如图2- 13所示,主电路中逆变器采用IGBTPWM方式进行控制。逆变器的控制脉冲发生器同时受控于频率指令厂+和电压指令U,而L厂“和U之间关系是由U/f曲线发生器(U/f、模式形成)决定的。经过PWM

    控制之后,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厂、输出电压U之间的关系就是U/f曲线发生器所确定的关系。由图2 -13可见,转速的改变是靠改变频率的设定值f*来实现的。电动机的实际转速要根据负载的大小,即转差率的大小来决定。负载变化时,在f*不变条件下,转子转速将随负载转矩变化而变化,故它常用于速度精度要求不十分严格或负载变动较小的场合。

2 - 13   U/f控制方式简化原理框图

    U/f控制是转速开环控制,无需速度传感器,控制电路简单,负载可以是通用标准异步电动机,所以通用性好、经济性好,是目前通用变频器产品中使用较多的一种控制方式。

    2.转差频率控制

    如果没有任何附加措施,在U/f控制方式下,如果负载变化,转速也会随之变化,转速的变化量与转差率成正比。显然,U/f控制的静态调速精度较差,为了提高调速精度,可采用转差频率控制方式。

    根掘速度传感器的检测,可以求出转差频率△f,再与速度设定值f*相叠加,以该叠加值作为逆变器的频率设定值f1*,就实现了转差补偿。这种实现转差补偿的闭环控制方式称为转差频率控制方式。与U/-f、控制方式相比,其调速精度大为提高,但是使用速度传感器求取转差频率,要针对具体电动机的机械特性调整控制参数,因而这种控制方式的通用性较差。

转差频率控制方式的原理框图如图2-14 (a)所示。对应于转速的频率设定值为f',经转差补偿后定子频率的实际设定值则为f1*=f*+f。由图2-14 (b)可见,由于转差补偿的作用,调速精度得到了提高。

2 - 14转差频率控制方式

[1] [2]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变频器  变频器基础变频技术 - 变频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