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5.3%
11%
10.5%
7.3%
11.5%
××供电所
5.9%
5.6%
5.3%
11%
10.5%
9%
15%
合计
4.3%
4.0%
3.8
10%
9%
8.6%
8.8%
五、线损指标的分类、分级控制管理
(一)线损率指标过程控制的必要性
线损管理与其它专业管理一样,分目标决定总目标,过程决定结果。线损闭环管理要求我们做到:线损指标核定后,重要的是要进行分级、分压、分线、分台区管理与控制,只有把涉及到线损管理的各个环节都管理到位,并使实现线损指标管理的全过程都处于可控和在控的局面,使每一级的损耗、每一条线路的损耗、每一个台区的损耗都降低到最小,才能保证线损总目标的实现。线损的闭环管理与管理过程的可控、在控有五个优点:
1. 为线损监督管理提供了具体工作平台。
2. 有利于增强管理的责任性。 通过分级、分压、分线、分台区管理与考核,明确了各级管理职责,避免了线损管理的大锅饭,这也与目前县供电企业机构设置和职责分工基本相吻合的。
3. 有利于堵塞用电管理漏洞。通过通过分级、分压、分线、分台区管理,及时查找到线损高的线路和台区,及时发现营销、计量等问题,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4. 有利于电网建设与改造。通过通过分级、分压、分线、分台区管理,及时分析和摸清电网结构和现状,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电网建设与改造提供了方向和依据。
5. 加快了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通过通过分级、分压、分线、分台区管理,能及时发现影响各级线损和每条线路、每个台区的主要因素,促使企业决策层下决心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降损。
河南省孟津县电业局自2003年开始推广运用线损指标分类、分级控制以来,把各项线损率指标按电压等级分解到每一条线路和每一个台区;把影响线损指标的有关小指标按各部门职责范围下达到各部门,对有关部门、班组或个人按照目标责任进行考核,分清线损管理责任界限,解决线损指标吃大锅饭的问题,及时发现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取得了明显的降损效果。
(二)线损指标的分类、分级控制管理原则和要求
1. 分级控制流程
线损指标的分类、分级控制管理必须依据前文所述线损管理网各个层次的职责和工作流程进行。即,将各个线损率指标和管理小指标都明确责任部门、考核标准、考核部门和考核周期,形成一级管理一级,一级控制一级,一级考核一级,一级负责一级的全过程管理控制。
2. 分级控制载体
各种线损统计报表以及需要上报的线损分析纪要、报告、总结以及部门经济责任制自我考核表等是线损管理与控制的载体。
3. 线损管理与考核信息流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电工管理制度,电工技术 - 电工管理制度
上一篇:电力公司人身伤亡事故专项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