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电工技术电工管理制度龙南市供电公司工人培训管理标准 正文
龙南市供电公司工人培训管理标准

龙南市供电公司工人培训管理标准

点击数:7459 次   录入时间:03-04 11:40:29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电工管理制度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龙南市供电公司工人培训的职责、管理内容与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龙南市供电公司工人培训的管理工作。  

2 引用标准  

    电力部《电力系统职工教育暂行规定》(1995年9月)  

    电力部《电业生产人员培训制度》(1996年)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2005 年山东电力集团公司职工教育管理制度》(2005年))  

    济南市《职工教育条例》(1990年7月25日济南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3 职责  

3.1 职能与分工  

3.1.1 人事部是工人培训工作的主管部门,归口负责工人培训的管理。  

3.1.2 各部室、公司负责本部门工人培训管理工作。  

3.2 责任与权限  

3.2.1 人事部  

3.2.1.1负责工人培训计划的编制和实施的全过程管理。  

3.2.1.2负责工人培训管理标准、管理制度、管理办法的制订、修改和执行过程管理。  

3.2.1.3负责指导、协调、监督、检查、考核工人培训工作。  

3.2.1.4负责全公司性工人技术、业务培训与讲座的组织实施。  

3.2.1.5负责工人培训的调查研究、经验交流和信息反馈。  

3.2.1.6有权对工人培训工作提出奖惩建议。  

3.2.1.7有权制订和修改工人培训管理标准、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  

3.2.1.8有权调整工人培训计划。  

3.2.1.9按照管理权限和业务范围负责工人培训需求预测,并向人事部提供需求预测信息。  

3.2.1.10负责制订培训规划和培训计划。  

3.2.1.11根据培训计划负责组织、落实培训人员。  

3.2.1.12负责对上岗和转岗工人的培训安排。  

3.2.1.13根据提供的培训考试成绩,负责对所分管人员的使用、待遇及奖惩的落实。  

 

3.2.2 有关单位、部室  

3.2.2.1负责本部门工人培训计划的编制和实施的全过程管理。  

3.2.2.2负责本部门工人培训的协调与检查、考核。  

3.2.2.3负责选送本部门工人参加公司和上级有关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和进修。  

3.2.2.4负责本部门工人培训的调查研究和信息反馈。  

3.2.2.5有权对本部门工人培训工作提出奖惩建议。  

3.2.2.6有权调整本部门工人培训计划。  

4 管理内容与方法  

4.1 月度计划  

4.1.1 根据公司职工教育年度计划及上级要求,结合生产实际情况,人事部每月20日前编制下月全公司生产培训计划,经分管经理审定后,列全公司月度计划。  

4.1.2 有关部室及公司根据公司培训计划,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编制本部门月度生产培训计划,并于每月25日前下达各生产班组。  

4.1.3 各生产班组根据有关部室及公司月度培训计划,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编制本班组月度生产培训计划,并于每月28日前向全班人员公布。  

4.2 常规培训管理  

4.2.1 计划制订  

4.2.1.1人事部每月20日前编制下月全公司常规培训计划,经分管经理审定后,与全公司月度计划一并下达。  

4.2.1.2有关部室、公司根据公司常规培训计划,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编制本单位常规培训内容,并于每月25日前下达各生产班组。  

4.2.2 常规培训的内容与要求  

4.2.2.1 技术问答:技术问答内容为当前技术薄弱环节和设备存在的问题。应先公布题目,后指定人员限期完成答案,并有专人审查评议。技术问答每月每人一题。  

4.2.2.2 技术讲课:课题要结合本企业生产上的关键问题,各专业的技术薄弱环节、新技术、新设备的采用及各种会议精神,讲课人要有备课笔记,听课人要有学习记录。生产人员每月进行一次,辅助生产人员不定期组织各类型的技术讲课,但每年不得少于六次。  

4.2.2.3 现场考问:现场考问是检查生产人员对设备构造、性能工艺的熟悉程度,各类事故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所进行的一种培训形式,可在班前会上进行提问讲解,以提高对事故的应变能力。  

现场考问可采用逐级提问的方法。生产人员每月进行二次,辅助生产人员每月进行一次。现场考问结果登记在现场培训记录薄上,部室(公司)主任(经理)或培训人员,应经常检查现场考问的质量并签署意见。  

4.2.2.4 事故预想:事故预想是运行人员根据季节特点和现场设备的实际情况进行的一种培训方式,  

 

预想可能性的事故,做好预防和处理对策。事故预想应有现象、处理对策,其它班组的补充意见和上级领导的审阅意见及评语。事故预想应记录在现场培训记录薄上。运行人员(变电运行、调度运行、线路运行)事故预想每周不少于一次,遇有特殊运行方式、设备缺陷应随时进行。  

4.2.2.5 反事故演习  

4.2.2.5.1反事故演习的目的:定期检查运行人员处理事故的能力;使生产人员掌握迅速处理事故和异常现象的正确方法;贯彻反事故措施,帮助生产人员进一步掌握现场规程,熟悉设备运行特性。  

4.2.2.5.2反事故演习的组织领导:线路运行的班组反事故演习,在班长领导下进行;部室(公司)的反事故演习及变电站、调度所的班组反事故演习,在主任(经理)、调度所主任的领导下进行;公司级反事故演习,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进行。  

4.2.2.5.3反事故演习的具体规定:  

4.2.2.5.3.1公司级反事故演习,一般每年进行二次,由生技、安质、人事部等部门组织,由总工程师批准。  

4.2.2.5.3.2部室(公司)反事故演习,一般每季进行一次,由主任(经理)批准。  

4.2.2.5.3.3班组级反事故演习,一般每月进行一次,由班长或部室(公司)技术负责人组织进行。  

4.2.2.5.4反事故演习的内容:  

4.2.2.5.4.1本企业和其它企业发生事故的教训和异常现象。  

4.2.2.5.4.2设备上存在的主要缺陷及薄弱环节。  

4.2.2.5.4.3新设备投入前后可能发生的事故,以及影响设备安全运行的季节性事故。  

4.2.2.5.4.4特殊运行方式及操作上的薄弱环节。  

4.2.2.5.4.5设备系统的重大复杂操作。  

4.2.2.5.5演习领导人应对演习内容进行详细研究,审定演习计划。在计划中应指定参加演习对象和出现问题时的正确处理方法,还应根据设备和仪表可能出现的故障及值班人员可能发生的错误,定出预防措施。  

4.2.2.5.6每次演习都要指定监护人,由非当值的值班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演习前,演习领导人应向监护人讲解全部演习计划,布置监护人的任务和职责,并会同监护人仔细研究演习计划。  

监护人的职责:  

4.2.2.5.6.1按计划内容正确及时地发布事故现象,监视演习人的动作是否正确,判断是否迅速。  

4.2.2.5.6.2发现演习人违反演习制度,企图触动运行设备时,应立即制止,防止造成事故。  

4.2.2.5.6.3当演习过程中发生事故时,监护人应立即宣布停止演习,全体演习人员退出现场,由当值人员进行处理。  

4.2.2.5.7反事故演习开始前,演习领导人应将演习现场当时的运行方式和负荷情况,以及应遵守的制度通知演习人员,演习人员各就岗位后,演习领导人和监护人按照演习计划的程序,将演习情  

龙南市供电公司2006-12-01  发布                                    2007-01-01  实施  

Q/302Z-201.001-2007  

况和事故状态发展的补充情况,依次向演习人宣布。  

4.2.2.5.8演习过程中,演习人员不得妨碍当值人员的正常工作,不准操作运行设备。为保证演习过程中的安全,应采取如下措施:  

4.2.2.5.8.1演习人员不得触动运行设备,只能用模拟方式表示,或在培训专用模拟场地进行操作。  

4.2.2.5.8.2事故演习可用挂牌方法进行,但演习用标识牌的颜色必须与运行中的标识牌颜色有明确区别。  

4.2.2.5.8.3使用通讯电话事故信号时,应于正常运行有区别,防止发生误会。  

4.2.2.5.8.4演习结束后,演习领导人应召集全体监护人员、演习人员进行总结评价,并针对演习  

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演习结果应填写在现场培训记录薄内,并附有原始演习计划。  

4.2.2.6 技术学习日  

4.2.2.6.1生产班组应每周进行一次,辅助生产班组每月进行一次,每次技术学习不得少于2小时。  

4.2.2.6.2运行人员技术学习内容:安全工作规程、运行操作规程、事故处理规程、技术等级标准、岗位规范和有关规章制度;公司发生过的事故、障碍、历年积累的设备异常情况资料汇编和反事故技术措施等;反事故演习中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及反事故措施、对策;现有设备和新设备的构造、原理、参数、性能、系统布置和运行操作方法;安全经济运行方式及新技术的运用。设备检修或异动后运行方式及新技术的运用。季节变化对运行设备的影响及预防措施;运行专业理论或操作技能示范等。  

4.2.2.6.3检修(试验)人员技术学习内容:安全工作规程、现场检修(试验)规程、检修工艺规程、技术等级标准、岗位规范和有关规章制度;本公司及上级颁发的事故快报、事故通报、事故资料汇编及反事故措施等;现有设备和新设备的构造、原理、性能、系统布置和一般运行知识;检修工具和器具、试验仪器、仪表的使用以及保管方法;设备的检修、试验方法、检修质量及验收标准。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检修(试验)专业理论或操作技能示范等。  

4.3 生产人员的岗位培训  

4.3.1 新工人的培训  

[1] [2]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电工管理制度电工技术 - 电工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