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灯测试输入端(低电平有效)。当LT=0时,各字段A—G均输出高电平,显示数字“8”,可以对数码管进行测试,检查能否正常工作。正常译码时LT =1。
瓦百r脉冲消隐输入端(低电平有效)灭零输入端,低电平有效。当输入端DCBA=0000时,只要RBI=0,译码器各字段输出均为“0”,不显示数字“0”。
BI/RBO消隐输入(低电平有效)脉冲消隐输出(低电平有效)。可以作为输入端使用,也可以作为输出端使用。BI/RBO一作为输入端使用时为灭灯输入端,低电平有效。当Bj=O时,不管其他输入端为何种电平,各字段均输出“0”;BI/RBO作为输出端使用时,称为灭零输出端,低电平有效。只有DC-BA=0000,而且灭零输入信号RB=0时,RBO才会输出“0”,否则输出“1”。因此RBO=O,表示译码器已经将本来应该显示的零熄灭了。
在加装的编码显示电路中,经U1~U3编码输出的只有0~9这10个数,不存在超出9的数字出现。为了能正确显示其真实编码的数字,U8~U10的LT、RBI、、BI/RBO全部置高电平即可;U11在实际应用中只解码l和O,而此处的0是最高位,是不需要显示的,所以Ull的LT、RB1固定置“1”,BI/RBO与U7输出端即Ull的“A”相连,当U7输出为“1”时,U11正常译码输出“1”,当U7输出为“0”时,U11实现灭零,输出全部为低电平.U15不显示任何数字。
R4~R7为220n排阻。其每相邻两脚为额定阻值,其余脚互不相通。它是LED显示译码管的限流电阻,防止电流过大烧坏LED数码管。
U12—U15为共阴极LED显示译码管。其外形结构与显示原理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LED 7段数字显示器由7个发光二极管构成一个“8”字符,它分为共阴极和共阳极两种,如图3所示为共阴极数码管,其中com端为发光二极管阴极公共端,接低电平,当a~g端接高电平时,发光二极管点亮。小数点h(dp)同其他字段原理相同。
(2)显示电路原理分析
对应于x0.1MHz挡的编码电路,U8、R4和U12组成该挡的显示电路,当U8的DCBA输入对应数字的8421码,经过U8的译码,U12即可正确显示该数字。
同理U9、R5和U13组成xlMHz挡显示电路,并且因为该挡后面是x0.1MHz挡,所以U13的小数点“h”固定置高电平常亮。U10、U11、U14、U15、R6和R7组成×10MHz挡显示电路。当编码8和9时,由于U11的灭零功能使U15数码管灭灯,U14显示相应数字;当编码为10时,UI5显示“1”,U14显示“0”。
通过加装以上所示的电路,并且将LED数码管频率显示部分装在面板适当位置,这样就很直观地看到发射频率:用于更改频率的旋钮开关也装在便于操作位置,这样就实现了快速改频的功能。通过技术改造,原先需要1分钟左右的开机及改频时间,现在只需要10秒左右就可以完成,大大提高了“N+1”备机的应急能力,缩短了相应的停播时间。经过技术改造的“N+l”备机激励器已经使用近三个月,目前该设备运行稳定,为我台的安全优质播出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上一篇:磁带录音机改造思路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