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用上图予以说明,错误输入的数据虽然在频率上和时钟脉冲保持同步,但没有出现在时钟上升沿之前,所以无从确定74LS164的输出状态,如果把每个数据的出现提前半个脉冲周期,则输入数据就能准确地出现在7LS164的输出端上。可见,输入数据的变化应该在时钟脉冲的下降沿进行,即提供地址输出的,必须是下降沿进位的计数器,本机选用74LS393。
每片74LS393中含有两个4位计数器,两者串联,即把其中1个的时钟输入CL端接到另一个的QD上,就成为8位计数器。复位R端为J时,电路复位清零,全部输出为O,复位R端为o时,电路能进行计数操作。
图5中的IC5是单稳态多谐振荡器74LS123.它接成下降沿触发的型式,B端接l电平.A端接第6根低位地址线A5,只要A5出现由1到0的下降,就输出一个宽度约为2秒的脉冲,使555停振,也使计数器清零,从而产生了间隔约2秒的64脉冲群,以及对应的6d种低位地址,满足一幅图案显示和刷新的需要。
控制画面幅数变化的高位地址计数器的计数和复位原理与低位地址计数器一样,其进位脉冲来自IC5Q端(也可以直接接至A5)。74LS023的输出脉冲宽度t=0.45R.C。其中t的单位为s.R的单位为Q,C的单位为F,按照图5的数值,IC5和IC8分别延时2s和1s。
本机所用的两片数据储存器EPROM除了16个数据输出端需分别引出外,其余的管脚均为并联。关于EPROM的编程以及整机安装调试等问题以后将继续介绍。
扫描控制
动态显示LED点阵广告机的屏幕部分比静态显示机简单,但控制部分要比静态显示机复杂。
从前面屏幕及驱动部分的电路结构知道,要实现动态扫描显示,由于屏幕中只有两排共IZ片74LS16d来输送数据,数据输入端只有两个,必须在控制部分先把16位数据总线变成两条数据输出总线,在3条ABC扫描地址线的8种状态控制下,这两条数据总线应能在上下各8条数据线(由数据储存器输出)中选择和屏幕中74 LS138所选择的行数对应的1条数据线,以进行数据的传送。这样,才能真正完成屏幕的动态扫描刷新和显示,这两个选择,不但同步,而且行数相同。
从上图中可看到,实现16条数据线8中选1,从而输出两条数据线功能的是两片74LS251,而所有的地址计数器,不但给出了低位地址去控制每行数据的传送,高位地址去控制图案幅数的变化,还给出了逐行扫描的ABC地址,以及控制屏幕色彩与逐字显示功能的计时地址。
动态扫描方式减少了移位寄存器74LS164的片数,所要求的时钟输出功率也相应减少、,用半片74LS126就足够驱动。
74LS251是8选J数据选择器,上图和表2为其管脚图和真值表。随着3根地址线上8种地址状态变化,74LS25}能从8个输入端中确定1个输入与输出端接通,进行1或O的数据传送,而其他输入端上出现的数据均无效。输出端Y和Y分别与输入端同相和反相,只要OE端置0,74LS251就能进行正常的数据选择。
对照74LS138的真值表,可以看到,在3根地址线呈相同状态时,74LS251和74LS138所选择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序数编号是相同的。如ABC3根地址线为000时,两者分别选择DO和YO,在001时,分别选择Dl和Y1……。只要把74LS251和74LS138置于相同的3根ABC扫描地址线的控制下,就能在16根由数据储存器输出的数据线和屏幕上16行LED的行驱动线中同时选出对应相同的两根,用来进行数据传送和点亮LED的操作,这样,就由两片74LS251把16条数据线变成了两根数据线;由1片74LS138在16行LED中同时选择了两行对应序数的LED,完成了动态扫描显示的控制。
从上图中可看到,由时基振荡器555输出的时钟脉冲,除了由1片74LS126加以缓冲,送往屏幕的两排74LS164外,同时送往由1片74LS393所含的两个4位2进制计数器,进行64个脉冲的计数,由第6根地址线A5从1到0的下降沿变化触发74LS123产生暂停脉冲,使时钟脉冲停止。
在静态显示方式中,送1次64个时钟脉冲就可以刷新1次屏幕,而在动态显示中,刷新1次屏幕需要送8次64个时钟脉冲,而1秒钟内需刷新约30次,该机取32次,则每秒钟需送256次时钟脉冲,以及屏幕图案数据。该机使用了1只lOOkΩ的可变电阻与0.22μF的电容相配,在调试时,只要在ABC扫描地址线后第5根地址线(圈中标有数据1s)上得到周期为1秒的脉冲,即为准确。
ABC扫描地址线的进位脉冲必须来自暂停脉冲的结束下降沿,因为ABC地址线决定了数据传送和LED点亮之间根数和行数的对应关系,这个关系即ABC地址的状态从开始送数据到LED点亮结束之间绝不能加以改变,而暂停脉冲期间,正是LED点亮的时间,上图上方74LS123Q端的暂停正脉冲不但给低位地址线复位,还通过屏幕中7 LS138的E3端,点亮了某一行LED,因此这个正脉冲结束时的下降沿才能给ABC地址计数器进位,使下一次送数据和点亮LED的操作指向下一条数据线和下一行LED。该ICQ端的暂停负脉冲控制了555的起振与复位,即时钟脉冲的产生和停止。
前面讲过,低位地址线根数=1gz(列数).高位地址线根数=lg2(幅数),屏幕LED列数64决定了低位地址线为6根,接下来是实现8选1扫描的ABC地址线,再接着便是与高位地址线之间的7根空着的端线,是用于计算扫描刷新的次数,因为2的5次方=32.所以用5位2进制计数器来进行每秒32次的计数;而2的2次方=4,所以又用2位2进制数器进行每幅图案显示4秒的计时,这样,在ABC3根地址线后面第5根地址线上能用。
一.密码键盘式电控锁
在一些大型的办公室,由于工作人员很多,钥匙的管理往往是一个问题,如能使用密码键盘,有关人员只要记住一个密码就能出入自如。即使有人事调动,只要改换一下密码也就相安无事了,免却了换锁调钥匙的烦恼。密码键盘的电路较多,原理大同小异,国内用得较为广泛的是SR301.这里我们就以它来说明密码键盘电控锁的组装和使用。
SR301为双列直插十八脚塑料封装的电脑密码lC,其中5、6、7、8及10、11脚是外接键盘的行、列选通线。键盘采用标准的十二位电话键盘,十二个按键中除0~9十个数码外,尚有“M”记忆键,“K”开锁键。SR301具有三个信号输出端,OUT1(17脚)为开锁脉冲输出端。当输入密码正确时,按下“K”后.OUT1送出一个宽度为2秒的开锁脉冲,这样的脉宽对电控锁来说已经足够有余。为了具有足够的驱动能力,我们专门设置了一级由复合管组成的电流放大级,以保证电控锁继电器可靠地吸合。OUT3(15脚)为报警输出一个宽度为60,秒的正脉冲,它可以直接去触发警报系统,也可以在后面装上诸如“不好了,小偷偷东西了,快来抓小偷呀”之类的语音片,以示报警。OUT2(16脚)一般不使用。SR301的应用原理图见图5。由于SR301的密码设置可以是1位的,也可以是2位的……12位的,因此它的编码方法高达10亿个,外人破译的概率几乎为零,用户尽可放心使用。组装后的密码板可固定在电控锁的后盖上,键盘通过电缆安装在门外的适当部位,如能确保不发生掉电等事故,电控锁的机械锁可以不装。密码锁使用前应先输入密码,方法为:合上KA,键入密码,按“M”键,最后打开KA,密码即输入完毕。如要更换密码,只需重复上述步骤。开锁时,只需输入正确的密码,并按“K”键,锁自动打开。二.语音识别式电控锁应用语音识别板可大大地简化开锁的过程,并十分保密。
我们只要事先向识别板输入一句话,如:“我回来了,请开门”,锁就自动打开。语音识别板只确认一个特定个体的发音,因此这句话就是被第二个人窃听去了,他即使对着电控锁千呼万唤,锁也决不会有半点动静,何况我们还可经常更换开锁语音,因此使用起来十分安全可靠。语音识别电路可采用T6658,也可使用性能更为完善的TSGI10、TSG110A、TSG410等lC,这里介绍的是用TSGll0开发的电控锁,它的原理图请看图6。
TSG110为单片式语音识别电路,它内含DRAM存储器,最多可识别IO个语段的语音,每个语段的语音长度不超过0. 96秒(不短于0.16秒)。TSG11O能分别工作于CPU模式和手控模式。使用时只要接上话筒及部分按钮就能组成最小识别系统。考虑到电控锁的实际使用情况,我们这里将TSG110设置为手控工作模式,最大识别语段为7段。由于用户实际使用的语句都比较长,如要识别“我回来了,请开门”这样一句话,它的语音长度已超过0.96秒,应分作多个语段来处理。为此我们在TSG110的识别输出电路上配接了3-8译码器和脉冲分配器。他们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当识别“我回来了,请开门”时,假如识别正确,WD1~WD3将分别输出001、010信号,3-8译码器的Yl、Y2先后出现高电平,4017两次受触发(该IC接成负脉冲触发态).Y2输出高电平。如果这几个语段中有一个不能识别,WD4将出现高电平,经电容耦合后送至译码器、分配器的复位端,电路复位,等待正确的语音输入。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广告-信息发布,单元电路 - 广告-信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