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IGBT管由场效应管和晶体三极管复合而成,因此测量时应立足于场效应管内部沟道的形成与否,以及晶体管PN结的单向导电性。
(1)NPN型管的测量测量前将G、C、e三个电极短接一下,将指针式万用表拨到Rx1k挡,测极与极之间电阻时会发现电阻均为无穷大,若此时发现某两极之间电阻特别小,表明内部有击穿现象;然后将万用表拨到Rx10k挡,利用给栅极充电使场效应管内部建立沟道的方法找出栅极,方法是:先假定某一极为栅极黑笔与其相连,红笔与其他两极分别相碰,然后再测量其他两极电阻,应该呈单向导通的状态,若不是单向导通则表明假定的栅极不是栅极,再换一极重新按以上步骤测量直到符合上述要求。单向导通时黑笔所接的电极为C极,红笔所接的电极为e极。因为此时场效应管内的导电沟道已经出现,内部晶体三极管基极偏置回路已经形成,故c、e之间应是单向导通,若各种状态下均不出现单向导通状态则表明管子已损坏。
(2)PNP型管的测量测量前将G、C、e三个电极短路一下。将万用表置于Rx1k挡,测极与极之间电阻会发现为无限大,然后将万用表拨到Rx10k挡,先假定某一极为栅极。红表笔与该极相连,黑表笔分别与其他两极相碰后,再测量其他两极的电阻若呈现单向导通的状态,表明假定的栅极就是栅极,即整个测量过程与测NPN型的管子几乎一样,只不过在确定栅极时,应将红笔与栅极相连,C、e之间单向导通时黑表所接电极为发射极e。红表笔所接为集电极c。
(3)带阻尼的NPN型管的测量测量为两步:
第一静态测量先将G、C、e三个电极短路,用万用表的Rxll挡测量极与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会发现其中有两极呈现向导通状态,正向导通电阻为4k~5k,导通结果是由内部的阻尼二极管引起,故导通时黑表笔所接为IGBT管自发射极e,红表笔所接为c,剩下的一极即为控制极G,它的其他两极的正反向电阻均为0。为保险起见,应再进行动态测量。
第二、,动态测量,将万用表拨到Rx10k挡,黑、红表笔分别与G、e两极相接,利用表内部电池给栅极充电,由于表内部电池电压远高于场效应管开启电压3V,故此时将使IGBT管内的场效应管建立起导电沟道,然后再用万用表的Rx1k挡测C、e之间电阻,会发现c、e之间由原来自单向导通变为双向导通,Rce=3k左右,Rec=4k左右,若重新短路一下G、e两极,再测c、e之间的电阻,会发现又回到原来的单向导通状态。亦可以用0V~10V的可调l直流电源给G、e两极加上正向偏压,同时利用万用表Rxl挡测C、e之间电阻,会发现随着G、e两极所加电压的增加,c、e之间电阻Rce逐渐变小。通过动态、静态测量。若符合上述过程,表明管子正常,若发现控制栅极G与其他电极电阻很小。或C、e极之间正、反向电阻均很大,则表明管子损坏。
上一篇:PTC电阻的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