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单片机-工控设备DSP/FPGA技术基于DSP的新型弹载控制计算机 正文
基于DSP的新型弹载控制计算机

基于DSP的新型弹载控制计算机

点击数:7995 次   录入时间:03-04 12:01:37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DSP/FPGA技术
 
6   RAM和ROM的选择

    TMS320C31型DSP采用改进的哈佛结构,程序和数据统一存放,如果 整个计算程序的大小不超 过2 K×32位,则可以放在DSP内部RAM运行,无需扩展。但由于用户程序一般都会超过2 K, 需 要按照程序的大小扩展32位的RAM。所选择RAM的速度必须小于DSP的读写周期。TMS320C31-5 0全速运行时的读写周期为20 ns,因此,选择了4片15 ns的128 K×8位RAM来组成系统的RAM 。 当DSP工作在微计算机模式时,程序要存放在EEPROM或FLASH中,在系统上电时,由Bootlood 程序搬移到外部的RAM中运行。选择ROM时,同样需要考虑容量和速度,由于DSP总线最多有7 个周期的延迟,因此,ROM的速度最慢不得超过该限制。容量要大于程序的大小。
按上述原则选择好基本器件,根据数据流向、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工作时序的要求依次设 计并实现弹载控制计算机。

基于DSP的新型弹载控制计算机的实现和调试
 
1  硬件生产和调试

    在方案设计的基础上,结合导弹控制的需求,选择合适的DSP和接口器件, 构成了基于DSP的弹上新型控制计算机。图4为根据具体需求所设计的硬件原理框图。
 
2  软件设计和调试

    为了实现软件的模块化设计,应对经过数学仿真验证的控制算法进 行分析,按照功能进行 模块划分,形成一个个的功能模块。按照工作流程和控制规律,将一个个的功能模块组成整体软件。为了方便和硬件的联调,软件设计时可以考虑混合语言编程,对硬件接口控制多的地方,选用汇编语言;对算法复杂、计算量大的,可采用C语言。 

3  硬件和软件联调
 
 



www.55dianzi.com

   软件和硬件调试分别通过后,就可进行软件和硬件的联调。先用仿真器将 根据控制算法所编写的控制软件 下载 到硬件的DSP中, 测试 输出的控制结果是否正确。确认得到正确的结果后,将程序烧录到EEPROM 存储 器中,脱离仿真器进行地面试验。如果结果不正确,查找 并修正错误,返回前一步重新调试;一切控制 正常,则到此就完成了整体设计、硬件生产和调试、软件设计和调试、软硬件的系统联调,形成了基于DSP的新型弹载控制计算机。
 
结束语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DSP将以它特有的优越性能在军事和高科技 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以高精度和小型化的导弹飞行控制为例,详细地说明了基于DSP的新型弹载控制计算机的研制,并通过了地面的性能 测试 。但在上弹之前,还需经过更多的试验和测试(如振动、冲击 、温度循环、老化试验等),同时要经过逐步的工程化,期望能够在其他导弹型号和航天飞行器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致谢

    在系统的设计和调试中,得到了曾庆湘研究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谨表诚挚的谢意。



上一页  [1] [2] 


本文关键字:计算机  DSP/FPGA技术单片机-工控设备 - DSP/FPGA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