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干密度
最优含水率
改良细粒土
不应超过0.05 g/cm3
wg,opt<10%,不应超过0.5%
wg,opt>10%,不应超过1.0%
改良粗粒土
不应超过0.08 g/cm3
改良碎石类土
5.试验结果处理:
以实测值为准。
作 业 指 导 书
文件编号:16JHK/ZYZD-02-2010
第133页 共139页
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
第1版 第2次修改
发布日期:2011年07月08日
1.试验项目:
改良土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TB10102-2004)
2.方法提要:
3.试验主要仪器设备:
圆孔筛、试模、脱模器、材料试验机、天平等
4.试验过程:
A、改良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的制备
(1)同一改良土应制备相同状态的试件数量:细粒土不少于6个;粗粒土不少于9个;碎石类土不少于13个;细粒土可以一次称取6个试件的试料,粗粒土可以一次称取3个试件的试料,碎石类土一次只称取一个试件的试料。
(2)根据试模尺寸,每个试件所需干试料质量:小试件φ50mm×50mm约需180-210g;中试件φ100mm×100mm约需1700-1900g;大试件φ150mm×150mm约需5700-6000g。所需风干试料的质量为:mg= mdg (1+0.01wg)
mdg :改良土干试料的质量;wg:改良土试料的风干含水率。
(3)细粒土加水量较最优含水率小3%,粗粒土碎石类土按最优含水率加水,将试样与水拌和均匀后放入密封容器内浸润,石灰改良土和水泥、石灰改良土,可将石灰和土仪器拌匀浸润。浸润时间为生石灰不少于24小时;黏性土12—24小时;粉性土6—8小时;砂性土、砂砾土、红土砂砾、级配砂砾等约4小时;含土很少的未筛分碎石、砂砾和砂约2小时。
(4)将浸润过的试料,加入预定数量的水泥并拌和均匀,对细粒土而言碱预留的3%水加入试料中,时混合料的含水率达到最优含水率(加水泥的混合料应在1小时内制成试件,超过1小时混合料作废)。
(5)试件制作
① 先将试模内壁和上下压柱底部涂上一薄层润滑油,再将试模的下压柱放入试模的下部,约外露2cm。将称取预定数量的浸润混合料分2-3次用漏斗灌入试模中,每次灌入后都用夯棒轻轻均匀插实。然后将上压柱放入试模内,也约外露2cm。再将整个试模连同上下压柱,放入反力框架内的千斤顶上,施加压力直至上下压柱都压入试模为止。持荷1分钟后,解除压力,取出试模,拿去上压柱,放在脱模器上利用千斤顶和下压柱将试件推出脱模,拿去上压柱,放在脱模器上利用千斤顶和下压柱将试件推出脱模,拿去上压柱,放在脱模器上利用千斤顶和下压柱将试件推出脱模,拿去上压柱,放在脱模器上利用千斤顶和下压柱将试件推出脱模,称取试件质量,准确至小试件1g;中试件2g;大试件5g;最后用游标卡尺量试件的高度,准确至0.1mm。
② 小试件可以将试料一次倒入试模中,上下压柱露出部分应该相等。
③ 用水泥稳定具有黏结性的材料制成的试件可以立即脱模;用水泥稳定无黏结性材料制成的试件最好过数小时后再脱模。
作 业 指 导 书
文件编号:16JHK/ZYZD-02-2010
第134页 共139页
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
第1版 第2次修改
发布日期:2011年07月08日
试件养护
试件脱模称量后应立即放入密封的恒温恒湿箱内养护,养护中中、大试件应先用塑料薄膜包覆。养护时间是需要而定,通常养护7天。养护温度应保持(20±3)℃
养护的最后一天,将试件再次称量。如试件需要浸水时,应将试件放入水中浸泡24小时,水面应高出试件顶部2.5cm。取出试件用柔软的布吸去试件表面的余水,称取试件质量。在养护期间试件质量损失:小试件不超过1g;中试件不得超过4g;大试件不得超过10g。超出此规定的,应作废。
B、改良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测定
(1)取出养护后(或已浸泡24小时)的试件用游标卡尺测量器高度,准确至0.1mm。
(2)将试样置于材料试验机上进行抗压试验,在实验过程中,应使试件的变形等速增加,并保持在1mm/min,记录时间破坏时的最大压力P。
(3)从破坏试件中取代表试样,测定其含水率。
(4)计算:无侧限抗压强度:RC = P/A
相对标准偏差:CV = S / R平×100
S:无侧限抗压强度标准偏差
R平:无侧限抗压强度均值
(5)允许相对标准偏差:小试件不大于10%;中试件不大于15%;大试件不大于20%。
5.试验结果处理:
RC小于2.0MPa计算到0.01MPa;大于2.0MPa计算到0.1MPa 。
作 业 指 导 书
文件编号:16JHK/ZYZD-02-2010
第135页 共139页
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
第1版 第2次修改
发布日期:2011年07月08日
1试验项目:
改良土试验(水泥或石灰的剂量测定)(TB10102-2004)
2方法提要:
3试验主要仪器设备:标准筛(2mm、2.5mm)、量筒、天平(200g,1mg;500g,0.5g;100g,0.1g)、容量瓶、滴定管等器皿
4试验过程:
A、试剂配制
(1)0 0.1mol/L,c(EDTA)标准溶液:准确称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37.226g于1L容量瓶中,用微热的无二氧化碳纯水溶解,待冷却至室温后,继续稀释至刻度。
(2)10%NH4Cl溶液:将500g分析纯NH4Cl放入10L洁净的聚乙烯桶中,加水4500mL,充分震荡是完全溶解。此溶液当天使用当天配制。
(3)1.8%NaOH(含三乙醇胺)溶液:用100g天平称取NaOH,18g,放入洁净干燥的1000mL烧杯中,加水1000mL,待完全溶解并冷却至室温后,加入2mL三乙醇胺,搅拌均匀后贮于聚乙烯瓶中。
(4)钙指示剂:称取钙指示剂0.2g与预先在105℃烘干1小时的(K2SO4)20g,一起放入玛瑙研钵中混合均匀研成粉末,贮于棕色瓶中以防吸潮。
标准曲线的绘制
从现场采取具有代表性的石灰、土或集料。风干后,分别过2.0mm或2.5mm筛,然后分别测定其风干含水率,水泥的含水率为零。
当风干混合料的质量为300g时,由以下公式计算混合料的组成,单位为g。 干混合料的质量=300g/(1+0.01 混合料最优含水率)
干土的质量=干混合料质量/(1+0.01石灰或水泥剂量)
干石灰(或水泥)质量=干混合料质量-干土质量
风干土质量=干土质量×(1+0.01风干土含水率)
风干石灰的质量=干石灰质量×(1+0.01风干石灰含水率)
应加水的质量=300g-风干土质量-风干石灰质量
按上述计算混合料组成的方法,配制5种水泥或石灰改良土混合料试样,其中水泥或石灰的剂量分别为0%、2%、4%、6%、8%,每种试样均取两份做平行测定,每份风干混合料为300g。
试样1,准备水泥或石灰剂量为0%的风干混合料试样两份,每份300g,分别放入2个搪瓷杯中,然后根据混合料的含水率应等于现场预期达到的最优含水率的要求,按上述计算应加水质量,土中所加的水应与现场所有的水相同。
试样2,准备水泥或石灰剂量为2%的风干混合料试样两份,每份300g,分别放入2个搪瓷杯中,然后根据混合料的含水率应等于现场预期达到的最优含水率的要求,按上述计算应加水质量,土中所加的水应与现场所有的水相同。
作 业 指 导 书
文件编号:16JHK/ZYZD-02-2010
第136页 共139页
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
第1版 第2次修改
发布日期:2011年07月08日
③试样3、4、5,各准备水泥或石灰剂量为4%、6%、8%的风干混合料试样各两份,每份300g,分别放入6个搪瓷杯中,然后根据混合料的含水率应等于现场预期达到的最优含水率的要求,按上述计算应加水质量,土中所加的水应与现场所有的水相同。
取一个盛有水泥土或石灰土混合料的搪瓷杯,从中加入10% NH4Cl溶液600mL,用搅拌棒以110-120次/min的速度,搅拌3min。放置4min,若不澄清应继续放置,直至出现澄清悬液为止,记录所需时间。以后所有该种水泥土或石灰土混合料的试验均应控制同一时间。然后将上部清液移至300mL烧杯中,盖上表面皿待测。
以上操作当混合料时细粒土时,计算每份风干混合料的质量,可由300g减为100g,加入10% NH4Cl溶液由600mL,减为200mL。另外绘制水泥或石灰剂量为0%--8%标准曲线,现场实际所需水泥或石灰剂量应处于标准曲线范围内,否则应重新绘制适合现场的标准曲线。
用移液管吸取上部清液10mL,放入约250mL锥形瓶中,加1.8%NaOH(含三乙醇胺)溶液50mL,此时溶液可用pH试纸检验,pH值为12.5—13.0然后加入钙指示剂少许,摇匀,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有玫瑰红转变为天蓝色为终点,记下EDTA标准溶液用量,准确至0.1mL。
其他各个搪瓷杯中的试样按(4)、(5)方法进行试验,并记录各自的EDTA标准溶液的用量。
以同一水泥剂量或石灰剂量混合料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平均值为纵坐标,水泥剂量或石灰剂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C、实际测定
(1)称取水泥或石灰混合料300g,放入搪瓷杯中,用搅拌棒将结块搅散后,加入10% NH4Cl溶液600mL,用搅拌棒以110-120次/min的速度,搅拌3min。放置4min,若不澄清应继续放置,直至出现澄清悬液为止,记录所需时间。
(2)用移液管吸取上部清液10mL,放入约250mL锥形瓶中,加1.8%NaOH(含三乙醇胺)溶液50mL,此时溶液可用pH试纸检验,pH值为12.5—13.0然后加入钙指示剂少许,摇匀,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有玫瑰红转变为天蓝色为终点,记下EDTA标准溶液用量,准确至0.1mL。
(3)利用水泥剂量或石灰剂量的标准滴定曲线,由测定所用EDTA标准溶液用量,可以确其相应的混合料中水泥或石灰剂量。
5试验结果处理:以实测值为准。
作 业 指 导 书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工程 操作规程,机械设备 - 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