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机械设备操作规程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 正文
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

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

点击数:7934 次   录入时间:03-04 11:50:53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16JHK/ZYZD-02-2010 第128页 共139页 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 第1版 第2次修改 发布日期:2011年07月08日   ①校正后试样的最大干密度:     ρ’dmax = [(1-PS)/ ρdmax+PS/ρa]-1      计算至0.01g/cm3     PS:试样中粒径大于5mm 、20mm或40mm的颗粒含量的质量分数     ρa:粒径大于5mm 、20mm或40mm的颗粒毛体积密度 ②校正后试样的最优含水率:     w‘opt = wopt(1- PS)+ PSwx   计算至0.01%     wx:粒径大于5mm 、20mm或40mm的颗粒吸着含水率 (15)当试样中粒径大于各方法相应最大粒径5mm、20mm或40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5%--30%时,其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应进行校正。 ①校正后试样的最大干密度:     ρ’dmax = [(1-PS)/ ρdmax+PS/ρa]-1      计算至0.01g/cm3     PS:试样中粒径大于5mm 、20mm或40mm的颗粒含量的质量分数     ρa:粒径大于5mm 、20mm或40mm的颗粒毛体积密度 ②校正后试样的最优含水率:     w‘opt = wopt(1- PS)+ PSwx   计算至0.01%     wx:粒径大于5mm 、20mm或40mm的颗粒吸着含水率 (16)饱和含水率:     wsat = (ρw /ρd –ρw/ρs)×100      计算至0.1%         ρs:试样颗粒密度,对于粗粒土,则为试样中粗细颗粒的混合密度         ρw:4℃时水的密度 (17)计算数个干密度下试样的饱和含水率,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率为横坐标,绘制出饱和曲线。 5.试验结果处理: 以实测值为准。   作 业 指 导 书 文件编号:16JHK/ZYZD-02-2010 第129页 共139页 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 第1版 第2次修改 发布日期:2011年07月08日 1.试验项目: K30平板载荷试验(TB10102-2004) 2.方法提要:   3试验主要仪器设备: K30测定仪(加载装置、荷载板、下沉测量装置) 4试验过程: 试验场地及环境条件要求 对于水分挥发快的均粒砂,表面结硬壳、软化、或因其他原因表层扰动的土,平板荷载试验应置于扰动带以下进行。 对于粗、细粒均质土,宜在压实后2—4小时内开始进行。 测试面必须是平整无坑洞的地面。对于粗粒土或混合料造成的表面凹凸不平,应铺设一层约2—3mm的干燥中砂或石膏腻子。此外,测试面必须远离震源,以保持测试精度。 雨天或风力大于6级的天气,不得进行试验。 试验仪器的校验 测试地基系数时,应对仪器进行测试校验。 新仪器进行试验的三个月内,应每月标定一次,以作出相应误差修正。当三次标定误差小于±5%时,仪器进入稳定期。 仪器每次投入新工点或每年必须予以校验一次。 场地测试面应进行平整,并扫去松土。当处于斜坡上时,应将荷载板支承面做成水平面。 安置平板载荷仪 将荷载板放置于测试地面上,应使荷载板与地面良好接触,必要时可铺设一层约2—3mm的干燥中砂或石膏腻子,与此同时将荷载板调平。 将反力装置承载部分安置于荷载板上方,并加以制动。反力装置的支撑点必须距荷载板外侧边缘1m以外。 将千斤顶放置于反力装置下面的荷载板上,可利用加长杆和通过调节丝杆,使千斤顶顶端球铰座紧贴在反力装置承载部位上,组装时应保持千斤顶垂直不出现倾斜。 安置侧桥,侧桥支撑座应设置在距离荷载板外侧边缘及反力装置支承点1m以外,测表的安放必须相互对称,并且与荷载板中心保持等距。 加载试验 为稳固荷载板,预先加0.01MPa荷载约30s,待稳定后卸除荷载,将百分表读数调至零或读取百分表读数作为下沉量的起始读数。 以0.04MPa的增量,逐级加载。每增加一级荷载,当1分钟的沉降量不大于该级荷载产生的沉降量的1%时,读取荷载强度σ和下沉量读数,然后增加下一级荷载。 当总下沉量超过规定的基准值Ss(1.25mm),或者荷载强度超过估计的现场实际最大接触压力,或者达到地基的屈服点,试验即可终止。     作 业 指 导 书 文件编号:16JHK/ZYZD-02-2010 第130页 共139页 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 第1版 第2次修改 发布日期:2011年07月08日 当试验过程出现异常时,(如荷载板严重倾斜,荷载板过度下沉),应将试验点下挖相当于荷载板直径的深度,重新进行试验,对出现的异常应在试验记录中注明。 制图:根据试验结果绘出荷载强度与下沉量关系曲线。 从荷载强度与下沉量关系曲线得出下沉量基准值时的荷载强度σs,计算地基系数:     K30  = σs/Ss           计算取整数        Ss=1.25×10 -3 m 平板载荷仪校验 将平板载荷仪放在压力机上,其上端安置业已送检过的测力仪。通过手动油泵对仪器进行逐级增量加压直至加到预计的最大测量载荷为止,记录测力计和压力表的读数P压,反复进行三次,求出每次增量平均值。通过测力计值可得实际加载值F 整理校验数据得出回归方程:          F = BP压+A 计算荷载板下的正应力:                   σ=(F+W)/A                    W:仪器的基本重量(kN)                    A:φ30cm荷载板面积,为706.86cm2 5试验结果处理:以实测值为准。   作 业 指 导 书 文件编号:16JHK/ZYZD-02-2010 第131页 共139页 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 第1版 第2次修改 发布日期:2011年07月08日 1.试验项目: Evd动态平板载荷试验(TB10102-2004) 2.方法提要:   3.试验主要仪器设备: 动态变形模量测试仪(加载装置、荷载板和沉陷测定仪) 4.试验过程: 试验场地及环境条件要求 测试面宜水平,其倾斜度不大于5°。 测试面必须平整无坑洞。对于粗粒土或混合料造成的表面凹凸不平,可用少量细中砂补平。 试验时测试点必须远离震源。 试验仪器的校验 仪器在每次试验前应按说明书进行校验; 仪器每年必须重新标定一次。 测试前的准备工作 测试面应整平。应使荷载板与地面良好接触。必要时可用少量细中砂补平。 导向杆应保持垂直。 检测仪器标明的落距。 测试步骤 荷载板放置在平整的测试面上,安装上导向杆保持其垂直。 将落锤提升至挂钩装置上挂住,然后使落锤脱钩并自由落下,当落锤弹回后将其抓住并挂在挂钩装置上。进行三次预冲击。 正式测试时按上述方法进行三次冲击测试,作为正式测试记录。测试时应避免荷载板的移动和跳跃。 同时记录土的种类、含水率以及相关的参数。 计算:Evd = 22.5/S               计算至0.1MPa            S:实测荷载板下沉幅度(mm) 5.试验结果处理: 取三次冲击测得的平均值计算Evd,作为该检测点的测试值。 作 业 指 导 书 文件编号:16JHK/ZYZD-02-2010 第132页 共139页 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 第1版 第2次修改 发布日期:2011年07月08日 1.试验项目: 改良土试验(重型击实法)(TB10102-2004) 2.方法提要:   3.试验主要仪器设备: 击实仪、天平、台秤、脱模器等 4.试验过程: 在击实前一天,应按烘干法分别测定土、石灰、粉煤灰等试样的含水率,水泥含水率应为零。 改良土的混合料应根据设计文件要求的配合比和实测各种风干试样的含水率进行配制。 用重型击实法测出在不同含水率时的干密度。 当试料时石灰改良土和水泥、石灰综合改良土,可先将石灰和试样一起拌匀,水泥应在临击实前拌和,但水泥应加的水量在计算时应予计入。 润土时间为生石灰不少于24小时;黏性土12—24小时;粉性土6—8小时;砂性土、砂砾土、红土砂砾、级配砂砾等约4小时;含土很少的未筛分碎石、砂砾和砂约2小时。 按重型击实的方法测得每个击实试样的湿密度、含水率和干密度。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率为横坐标,绘制干密度和含水率的关系曲线,曲线上峰值点的干密度和含水率,即为该改良土的最大干密度ρg,dmax(准确至0.01g/cm3)和最优含水率wg,opt(大于12%时准确至1%;6%—12%时准确至0.5%;小于6%时准确至0.2%)。 试样中大于规定最大粒径的超尺寸颗粒的含量为5%—30%时,应进行校正:        ρ‘g,dmax=ρg,dmax(1-0.01P)+0.9×0.01Pρa w’g,opt=wg,opt (1-0.01P)+0.01Pwx P:试样中超尺寸颗粒的百分数 ρa:超尺寸颗粒的毛体积密度 wx:超尺寸颗粒的吸着含水率 最大干密度ρg,dmax和最优含水率wg,opt应进行平行试验,取算术平均值。允许平行差值如下表: 土类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工程  操作规程机械设备 - 操作规程

《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