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缆导管与电容体零层导管分别由铜铝制成,穿缆导管根部螺帽托起零层铝导管,以保持等电位。
在温度和电场作用下,因铜和铝的膨胀系数不同,接触面上形成氧化膜,两导管间形成电位差,发生悬浮放电,油中气体严重超标,该类套管还存在接地末屏采用弹簧压紧结构,运行中的电磁振动造成接地瞬间开路,形成放电,也是油中可燃气体严重超标的原因。
在设置备用套管后才逐更换完毕。
末屏接地不良造成放电性故障和套管油中,心含量升高的情况较多。这与套管制造厂采用的末屏接地装置的结构有关,为了满足绝缘试验的需要,该接地点拆卸的机会也较多。用螺杆式引出末屏接线的,很容易使螺杆转动,扭断内部的末屏引线,还有接地罩的压接也有接触压力不够而松动的情况。
套管内部的故障检测,利用测绝缘介损,电容量和末屏绝缘电阻和介损的方法还是比较有效如设备末屏电容很大,使用931电桥测量时,就可能使测试值大于实际值而造成误判。套管是否应定期取油样应作具体分析。质量较好,未发现运行中同类套管内部有故障实例的情况下,作介损及末屏绝缘和红外及局放的监测较好,因为存在因取样不当而引起套管爆炸的事故。对内部故障有怀疑时,在权衡利弊严格的操作程序,避免负压取油和空气潮气进人套管内。
2.4其他放电和过热性故障1引线与相关绝缘的放电性故障统计中,500变压器有5台,电抗器也有5台。如台进口放阀动作,套管法兰处爆裂喷汕。检查发现引线绝缘成形件外部的绝缘纸板全部脱落,均压球透过多层绝缘成形件向油箱壁闪络放电,瓷套下端面有几处放电点。该厂另台电抗器,在运行中发现乙炔超标6.8 417.,停运返厂检查,与高压套管相连的均压球上,靠线圈侧有明显的炭痕,6个固定螺栓有3个松动,形成悬浮放电。
还有不少缺陷是安装中遗留的。如绝缘锥与套管均压球挤压太紧,引起引线绝缘破裂,运行中引线对油箱放电,形成变压器跳闸;高压引线体;可拆式引线的均压球与引线间的等位连线未连接,或者装套管时将等电位连线折断,造成均压球悬浮放电或均压球引线与套管导杆下端碰触,引起火花放电。在运行中还经常发现套管铜导管的引线外包绝缘脱落或磨破,引线与铜导管相碰,形成穿过引线漏磁通的短路环,很大的环流将引线烧伤,并使油中总烃增高;还在台电抗器上发现,引线与导管相碰处有油隙作用,形成火花放电,使油中乙炔升高。
2引线连接不良,接头发热屡不鲜。台500,联络变压器曾发生套管端部引线与接头间烧断套管导管烧穿套管油漏出的重瓦斯跳闸事故。
因为引线接头采用锡焊而烧断,后将端部引线接头改为银焊。应该说接头达到焊锡的熔化温度是不允许的,故障的元凶是电气连接的质量。套管端部的螺栓紧固接头螺栓压紧的搭接或螺纹旋紧的对接应能满足最大工作电流及相应的急救负载和短路电流作用。因此安装后应对连接处的接触电阻进行测量,使其不大于同长度的非连接处导体的电阻值,此时般不会发生接头过热现象。银焊只是后备保护。
在运行中利用红外热成像仪检查套管端部过热,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因而上述事故概率可不断降低。
对于油箱内部接头的发热,从油中气体分析可以发现,但需从直流电阻测试结果来确认。如对气体分析怀疑过热的台500kV变压器,经测直阻后检查到中压套管内连接导体的连接器松动,上紧螺丝后解决。
值得提出的是旦中性点套管的连接出现问因为相变压器中性点套管接触不良,引起的电阻增加值是相相等的,相间电阻差不会超过标准。为此,应重视预防性试验规程规定的与以前相同部位测得值比较,其变化不应大于2,此条规定也是由事故教训而得。
3建议套管的故障率和故障类型与制造密切相关,建议事故统计分析时,注明故障套管的生产厂家,便于运行问铨的直接反馈和制造质量的针对性改进。
相对来说,500电抗器出现的套管故障率较,建议对国内运行的电抗器套管故障的特殊性进行探讨,相对于高压套管而言,中压和低压套管的问铨易被忽视,特别是500变压器的3566套管,常因引线荷载过大而发生机械性损伤。建议有关设计部门进行重力负荷验算,考虑到气象条件的影响,设置合理的支撑点。
安装质量问铨引起运行中不少故障。建议安装人员在安装变压器前,除了详细阅读安装说明书,还应要求厂家针对该台变压器的具体结构,重点介绍涉及相关绝缘和导电性能的安装注意要点,如采用导杆式与穿缆式的不同安装方式。
本文关键字:变压器 变频器基础,变频技术 - 变频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