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变频技术变频器基础冷却机的调温保存粮食加工性研究 正文
冷却机的调温保存粮食加工性研究

冷却机的调温保存粮食加工性研究

点击数:7441 次   录入时间:03-04 11:52:16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变频器基础

检测设备粮情检测系统使用湖南株洲608所的产品,试验期间运行正常。谷物冷却机出风口和风道进风口测温用经过校正的热敏电阻和数字测温仪;粮面风速测试仪使用DFA-ó型微风速表。谷物冷却机出口测温点的设置及测温由于连接谷物冷却机与风道进风口的联结管比较长,加之外界气温偏高,谷冷机吹出的冷风经过管道到达通风道进风口时温度已经升高,所以我们每2小时测试并记录一次连接管两端的温度。不揭膜情况下粮膜开孔数量和位置的确定在进风量固定的情况下,先假定粮面最大风速为0.1m/s,根据进出风量相等的原则,计算出粮面薄膜的开孔面积,以1m2为一个孔,在粮膜上按梅花型规律开50个孔,位置与粮堆通风道相错位(即两风道的中间),四周距墙边约3m,出气孔安装位置的间距应基本一致;将四周靠墙边的粮膜每间隔2m开一条长6080cm的缝,用一辅助器材将粮膜支撑一小口,便于靠墙边的热气流溢出(靠墙边的粮温相对比靠粮堆中间的高),粮面风速的测定冷却通风期间,在出气孔处采用DFA-ó型微风速表和风速放大器配合,全面测试粮面表观风速。粮食温度和湿度的测定在冷却通风期间,每4小时采用粮情检测系统测试粮食温度和外界温、湿度,并与上一次粮温作比较。

  粮食水分的测定在冷却通风期间,用130e、40分钟的方法,每12小时测试一次粮食水分,并据此调节谷冷机出口空气的湿度,粮食水分测定点一经选定,在试验过程中,每次取样都在这一点或该点附近。耗电量的记录通过两台谷冷机各自的专用电表,每隔几小时分别记录一次耗电量。粮温变化及单位能耗本次试验用稻谷6389t,两台谷冷机分别经过93小时的运转后,平均粮温从开始时的17.83e降到15.72e,降温2.11e,共耗电7660KWh,单位能耗0.5682KWh/e1t;在试验过程中,采取不揭膜冷却通风处理,由于粮膜的作用,在处理其中任何一组通风道对应的粮食时,其它通风道对应的粮食也不同程度被冷却,只是粮食的降温幅度相对较小,从粮面的表观风速测定结果也能说明这一点。在处理每一组通风道对应的粮食时,其它部分粮食的温度也相应降低。粮面出气孔的布置、表观风速和粮膜在处理过程中的状况在不揭膜的情况下,通过合理调节出气孔的位置,最后在粮膜上按梅花形规律开50个孔,位置与粮堆通风道相错位(即两风道的中间),四周距墙边约3m,出气孔安装位置的间距基本一致;四周靠墙边的粮膜每间隔2m开一定宽度的缝,用一辅助器材将粮膜支撑一小口,便于靠墙边粮堆的热气流直接溢出,不扩散影响周边粮温,提高墙边降温速度。这样布置后,在两台谷冷机同时启动的情况下也能保证通风顺畅,冷通过程中粮面薄膜有轻微上鼓,最高处达30cm左右,但未出现薄膜脱落、撕裂或倒气现象。处理任何一组通风道对应的粮食时,其他部位的粮食也随着被处理,只是程度小些,因为这些地方的风量相对较小。

  采取不揭膜处理的优势采取不揭膜处理同样能保证冷通正常进行,同样也能达到通风目的,这样一来,就避免了整仓揭膜处理的问题,既节约了材料,又降低了劳动强度,只需在通风处理后用较少的薄膜将出气孔密封;同时,采取不揭膜通风,在处理每一组通风道时由于粮堆受风面积增大,使冷风在粮堆中热交换更充分。使用变频器与不使用变频器能耗的比较在试验过程中,我们对两种型号的谷物冷却机的耗电量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结果表明:使用带变频器的谷物冷却机比使用不带变频器的谷物冷却机耗电量要低,同时降温效果也明显好些,使用变频器的谷冷机共耗电3110KW/h,平均降低粮温2.51e;使用不带变频器的谷冷机共耗电4550KW/h,平均降低粮温2.03e。


本文关键字:粮食  冷却机  变频器基础变频技术 - 变频器基础

《冷却机的调温保存粮食加工性研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