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变频技术变频器基础多构建 整合运转扼制体系的变频运用 正文
多构建 整合运转扼制体系的变频运用

多构建 整合运转扼制体系的变频运用

点击数:7463 次   录入时间:03-04 12:03:21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变频器基础
  n单元(从机)f max=(2080/1420)<50=73.2Hz f min=(260/1420)<50=9.2Hz可设置上限频率Pr.1=74Hz;下限频率Pr.2=9Hz为了满足生产工艺的需要,常要求电动机能在较大的范围内调速,所以变频器的控制目标信号(给定信号)Xg是可调的。采用PID闭环控制,能使控制系统的被控量在各种情况下迅速而准确地无限接近控制目标,PID调节的根本依据是反馈量与目标值之间进行比较的结果。所以实际信号(反馈信号)Xf必须随着目标信号的变化而变化(动态跟踪),只有当实际信号无限接近目标信号时,系统才会处于稳定状态。目标信号(给定信号)X g=0~10V,对应目标转速0(0%)~n max(100%),由变频器2端输入;实际信号(反馈信号)X f=4~20mA,由变频器4端输入,应同样对应目标转速0(0%)~n max(100%)。

  目标设定值输入校正方法如下:

  1)在端子2~5间输入电压0V,使设定值的设定为0%。

  2)用Pr.902校正,此时输入的频率(0Hz)将作为偏差值=0%时变频器的输出频率。

  3)在端子2~5间输入电压10V,使设定值的设定为100%。

  4)用Pr.903校正,此时输入的频率(fmax)将作为偏差值=100%时变频器的输出频率。

  反馈信号的输出校正:

  1)在端子4~5间输入电流4mA,使设定值的设定为0%。

  2)用Pr.904校正。

  3)在端子4~5间输入电流20mA,使设定值的设定为100%。

  4)用Pr.905校正。

  Pr.904和Pr.905所设定的频率必须与Pr.902和Pr.903所设定的一致,偏置频率为0,频率增益为100%。目标信号与反馈信号的对应关系见2。

  4负反馈电路

  各从动单元变频器的工作频率(从动电动机的转速)除了接受主给定信号的统一控制外(动态跟踪),还将接受反馈信号控制,进行消除静态误差所需的PID闭环调节,所以必须选用带有PID控制功能的变频器。

  (1)对于张力型生产机械的控制方案在前后两单元之间加入一根滑棍,滑棍可带动无触点电位器R P上下滑动。设无触点电位器R P的阻值为1000Ω,通过调节弹簧拉力,使正常张力与R P的中间位置相对应。

  此时阻值约为500Ω,变频器端4的输入阻抗为250Ω,则反馈信号X f=4~20mA,对应于电压源3~15V。也就是说,给定信号X g=0V时,对应反馈电压U f=3V;给定信号X g=10V时,对应反馈电压U f=15V。电路设计见3。

  可取偏置电压为5V,运算放大电路中各电阻的阻值仅供参考。

  当前后机转速完全同步时,张力正常,无触点电位器R P的阻值为中间值500Ω,IPF端输入阻抗为250Ω,根据电路图分析可知:当X g=0时,U f=3V、对应X f=4mA;当X g=10V时,U f=15V、对应X f=20mA,反馈值等于设定目标值,系统处于稳定运行状态。若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后机的转速快于前机同步转速,则张力增大,滑棍带动无触点电位器RP上移,无触点电位器RP的阻值将小于500Ω,而设定目标值Xg和U f不变,所以反馈值X f将大于设定目标值X g,通过变频器内置的PID调节作用,使后机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减小,直至后机的转速无限接近同步转速。

  反之,若后机转速慢于同步转速时,张力减小,滑棍在弹簧拉力作用下,带动无触点电位器RP下移,电阻增大,反馈电流减小,通过PID闭环调节作用,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增大,使后机转速上升,直到张力达到正常设定值,也就是前后单元转速达到完全同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变频器基础变频技术 - 变频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