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变频技术变频器基础变频器主电路的IGBT的结构和电路原理 正文
变频器主电路的IGBT的结构和电路原理

变频器主电路的IGBT的结构和电路原理

点击数:7330 次   录入时间:03-04 11:49:30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变频器基础

    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器件,是由MOSFET和双极型晶体管复合而成的一种器件,其输入级电路为MOSFET,输出部分为双极型的功率晶体管,它融和了绝缘栅场效应器件和双极型器件两者的优点,既具有MOSFET器件驱动功率小和开关速度快的优点,又具有双极型器件饱和压降低而容量大的优点,其频率特性介于MOSFET与功率晶体管之间,可正常工作于频率几十千赫兹范围内,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较高频率的大、中功率应用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IGBT单管典型结构与等效电路和符号如图3-8所示。从等效电路看,IGBT类似于我们都早已熟悉的复合放大管,输出管为一只PNP型三极管,而激励管是一只场效应管,后者的漏极电流形成了前者的基极电流。放大能力是两管放大倍数之积。从结构上看,IGBT体内存在一个寄生管Q3,电路中的Q2Q3两只管子具有晶闸管的电流“擎住”效应,使IGBT在大电流下饱和开通以后,虽然驱动信号消失,但因Q2Q3的“自生激励”作用,使截止控制变为困难(栅极失去控制作用),施加截止负压,能令其更为可靠地截止。实际的IGBT器件,在CE极间并联有续流二极管D,在电感负载的情况下有续流作用。

    3-8 IGBT单管典型结构与等效电路和电路符号

    IGBT的输入级屯路具有电压驱动的特点,可以大大降低驱动电路的功耗。若在IGBT的栅极和发射极之间加上驱动正电压(或称激励电压),则MOSFET导通,同时驱动晶体管Q2导通,IGBTCE极之间变为低阻状态;若IGBT的栅极和发射极之间电压为OV,则Q1截止,切断PNP晶体管基极电流的供给,使得晶体管截止。实际电路中,为了IGBT更可靠的截止和加快截止速度,往往在栅极(G)和发射极之间加有负电压(或称负向电压、截止负压)。IGBT正向驱动电压的典型值为I5V,电压范围为1318V,负向截止电压的典型值为-7.5V,电压范围为-5-10VIGBT栅、射极的最大容许电压值一般为±20V左右。

    IGBT导通和截止电路示意图如图3-9所示。施加正向激励电压时,IGBT导通,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呈现“通路”,小电珠HL点亮;栅极与发射极间控制电压为零或施加截止负压时,IGBG截止,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呈现“开路”,小电珠HL熄灭。

      3-9 IGBT导通和截止电路示意图

     (a) G-E极加正向激励电压,HL亮;

     (b) G-E极加负向截止电压,HL

    IGBT因为输入阻抗极高,栅,射结(栅极与发射极之间)易受静电冲击(电压啬穿点为2030V)而击穿损坏,因而储存和运输中,一般须将栅极和发射极用导线短接,测量前应将人体或衣服上可能带的静电放掉,如接触大地或与大地相连的金属物体等,以放掉人体所带静电电荷。在使用IGBT的场合,当栅极回路不正常或栅极回路损坏时(栅极处于开路状态),若在主回路上加上电压,则IGBT就会损坏,为防止此类故障,应在栅极与发射极之间并联一只10kΩ左右的电阻(图3-9中的R2)。

[1] [2]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变频器  变频器基础变频技术 - 变频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