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电工技术电工文摘试论核电厂安全文化的建设与提高问题 正文
试论核电厂安全文化的建设与提高问题

试论核电厂安全文化的建设与提高问题

点击数:7196 次   录入时间:03-04 11:56:25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电工文摘

1 概述

“安全文化”(safety culture)的有关问题,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在1991年出版的安全丛书(No.75-INSAG-4)中已有详尽论述。但对其发展的渊源、性质、内涵以及核电厂安全文化建设的具体实施等有关问题,有必要进行较为详尽的讨论。

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核电厂的安全管理中,安全文化其实质就是核电厂在安全管理过程中,用以规范核电厂决策层、管理层及其执行层的安全行为,从而使核电厂每名员工都能高度重视安全的手段。并通过对它的应用,以期把核电厂各项工作的人因差错减至最少,从而达到维持与提高电厂核安全水平的目的。

2 文化和企业文化

文化(culture)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历史范畴,指人类所创造的社会历史的发展水平。广义的文化概念,包括人数所创造和保存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企业文化,是80年代以来在国外管理学界新兴起的一种管理理论、手段和方法。它最初萌发于日本。日本企业具有的独特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群体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精神,它造就了职工对于企业的忠诚和强大的凝聚力,成为日本企业成功的“经营之道”。美国学者们通过研究日本企业文化之道,提出了重建企业文化的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掀起了一场号称管理革命的“企业文化热”。

3 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实际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IAEA和No.75-INSAG-4中所阐述的安全文化,正是企业文化在核电厂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该书认为,“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特性和态度的总和,它建立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观念,即核电厂的安全问题由于它的重要性要保证得到应有的重视”。INSAG-4认为,“安全文化既是态度问题,又是体制问题,既和单位有关,又和个人有关”。大亚湾核电厂所展示的安全文化,其内涵包括核电员工群体的核安全意识、安全素质、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规范等的总称。

3.1 核电厂安全文化产生的时代背景

“安全文化”作为安全管理的基本思想和原则,它的产生与核能界安全管理思想的演变和发展息息相关,一脉相承,是安全管理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和方法在核能界的具体应用和实践。从演变和发展过程来看,核电厂安全管理思想的发展经过了3个有代表性的阶段:

(1)70年代核安全管理集中于设计、安装、调试和运行各个阶段技术的可靠性,即设备和程序质量。

* 在设计方面,考虑系统设备的冗余性(redundancy)和多样性(diversity)以防止事故的发生并限制和减小事故的后果;

* 在程序方面,所有工作都使用程序,按程序办事。程序的采用降低人为失误的可能性。

(2)由于1979年美国三哩岛(TMI)核事故的发生,核能界在反思70年代核安全管理思想和管理原则后,在80年代时期,提出了新的安全管理思想和原则,即核安全管理以预防人因失误为主要对象,提出了众多减少人因失误的措施;更深入地拓展事故处理规程的内涵以增加其应用范围和有效性;在运行值以外增设“安全工程师”监督岗位,以便在扰动工况下提供人为的冗余。周期性地使用其监督程序对堆芯的状态进行监督,决定采取响应的措施,限制或延缓堆芯的损伤。他独立监督于运行值的活动;改善主控室人机接口。将必要的信息集中在安全监督盘系统(KPS),操纵员、安全工程师各拥有一个终端;在各种重要生产活动中设备“停工待检点”,以加强监督。

(3)1986年4月25日发生的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在核能界引起了强烈的震撼,人们分析事故的根本原因。重新探讨安全管理思想和原则。与此同时,80年代末兴起的“企业文化”这一管理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结合“企业文化”的管理思想,1986年INSAG(国际核安全咨询组)在切尔诺贝利事故后评审会的总结报告中第1次出现和采用“安全文化”这个术语。随后,INSAG在1991年出版的安全丛书75-INSAG-4中提出了“安全文化”这一全新的安全管理思想和原则,并强调只有全体员工致力于一个共同的目标才能获得最高水平的安全。由此,90年代核安全管理思想就主要体现在安全文化建设上,它既强调组织建设(安全水平取决于决策、管理、执行多个层次),又注重个人对安全的贡献。

“安全文化”作为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核能界核安全管理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和要求,是对70年代和80年代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原则的继承和发扬。今天我们进行安全管理时,必须坚持并实践70年代和80年代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原则,再加上坚持不懈地进行安全文化建设,才能保持并且持续地提高核电厂的安全水平,并向着最高的安全目标迈进。

3.2 核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核安全文化建设,它既强调组织建设,又注重个人对安全的贡献。在Safety Culture(IAEA S.S.No.75-INSAG-4)一书中,对核电厂营运者的各个层次,分别提出要求如下:

3.2.1 对决策层的要求

* 通过立法制订核安全政策,明确企业领导对安全的承诺,是营运单位的工作目标;

* 向公众公布核安全政策和传播有关信息;

* 建立独立的梯级安全监督机构;

* 明确各级部门(从营运者到安全监督)的安全职责;

* 提供安全所需的充足、称职的人力资源;

* 与其他国家交换核安全方面的信息。

3.2.2 对管理层的要求

* 向所有员工发表安全政策的声明,作为员工的行动指南;

* 在对生产或工程进度方面的活动决策时,核安全放在优先的位置;

* 明确和定义各级的责任和分工;

* 重视员工的培训和资格审查;

* 定期评审电厂安全性能和指标;

* 设立独立的机构审查安全问题。

3.2.3 对个人的响应的要求(包括:质疑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方法和相互交流的工作习惯)

--质疑的工作态度

* 我了解这项工作吗?

* 我的责任是什么?

* 它们和安全的关系如何?

* 我具备完成任务的技能吗?

* 其他人的责任是什么?

* 有什么异常情况?

* 我是否需要帮助?

* 会出什么错?

* 出现失误会造成什么后果?

* 应该怎样防止失误?

* 万一出现故障,我该怎么办?

--严谨的工作方法(理解/弄懂工作程序)

* 按程序办事;

* 对意外情况保持警惕;

* 出现问题停下来思考;

* 必要时请求帮助;

* 追求纪律性、时间性、条理性;

* 谨慎小心地工作;

* 切忌贪图省事。

--相互交流的工作习惯

* 从别人处得到有关信息;

* 向别人提供有关信息,保持良好的透明度;

* 汇报完成了的工作结果;

* 发现和报告任何异常;

* 正确填写工作记录,无论是正常或异常情况;

* 提出新措施改善安全,重视经验反馈。

4 核安全文化的建设

INSAG-4认为,“安全文化既是态度问题,又是体制问题,既和单位有关,又和个人有关”。并且认为,安全文化主要由两个方面构成,“第一是体制,由单位的决策和管理者的活动所确定;第二是每个人的响应”。

4.1 核安全文化的组织建设

管理学认为,一个组织的决策层与管理层的价值观与态度,对形成什么样的组织文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核安全文化作为核电厂组织的一个价值观,它的形成,很大一部分是受核电厂组织决策与管理层的影响。核电厂组织的决策与管理层对安全的认识与态度,很大程序上决定了核电厂形成什么样的核安全文化。只有在核电厂的决策层与管理层具有“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价值观,在处理安全相关问题时,才能以“风险分析”为基础,进行“保守决策”。同时,要求决策过程科学化,即依据“程序化决策”和“安全评价结果决策”,而不依据决策与管理层职位高低进行决策。为了保证决策过程科学化,核电厂成立有专门的安全管理委员会,专门讨论安全管理方面的事项。在核电厂各级管理会议与核电厂管理人员的工作计划中,核安全事项始终排在首位。决策层与管理层所制定的安全政策中,必须清楚地表明“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立场和足够的透明度。

[1] [2]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核电厂  电工文摘电工技术 - 电工文摘

《试论核电厂安全文化的建设与提高问题》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