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 各个单位在接受到全年的可使用时户数以后,根据工作任务,合理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另外,根据月度的时户数测算,合理安排月度的工作计划,并且对工作计划中的停电,应该进行时户数的测算。
5.2 供电可靠性指标的计划平衡工作
5.2.1 年度检修计划的可靠性指标平衡
5.2.1.1 各个生产单位根据供电可靠性下发的本单位的可使用时户数,合理制定本单位的年度检修计划,并上报生技科。
5.2.1.2 生技科负责平衡、补充各个生产单位上报的年度检修计划,并且汇总、制定我局全年的年度检修计划。供电可靠性专职参与年度检修计划的制定工作。
5.2.1.3 年度检修计划再经过生产副局长、总工的审核以后,由生技科下发本年度的变电、线路检修计划。
5.2.2 月度检修计划的可靠性指标平衡
5.2.2.1 各个相关生产部门根据年度检修计划、月度可使用时户数以及实际的工作需要,编制本部门的月度检修计。
5.2.2.2 生技科可靠性专职负责汇总各单位上报的月度检修计划,对于各停电事件,作出相应的时户数测算工作。
5.2.2.3 生技科长负责对月度检修计划的审核工作,同时对于停电计划中存在的不合理的停电,提出修改意见,督促相关生产单位整改。
5.2.2.4 在经过总工、生产副局长的审核后,由生技科负责分发正式的月度检修计划。
5.2.3 周停电检修计划的可靠性指标的平衡
5.2.3.1 各个生产单位班组根据月度工作计划和周可使用时户数,制定周停电计划。
5.2.3.2 各个生产单位领导负责审核各班组上报的周停电计划,对于停电计划中的不合理因素,应予以指出并且作相应的修改。同时在每周四将下周的停电计划上报生技科。
5.2.3.3 生技科可靠性专职负责对于各生产部门上班的停电计划的汇总和审核工作,制定周停电计划。
5.2.3.4 生技科长负责审核月度停电计划的合理性,对于其中的不合理因素,提出整改的意见。
5.2.3.5 在经过生产副局长的审核后,由生技科负责在每周五将周停电计划的分发。各个生产单位要严格按照周停电计划执行。对于计划外的停电,由生产副局长同意后,方可进行工作。
5.2.4 停役申请可靠性指标的控制
5.2.4.1 各个供电所在上报停役申请的时候,应该对本次工作的停电时户数进行预计。该预计数应该与停电计划中的停电时户数预测值保持一致。
5.2.4.2 在停役申请中,对于调度部门、操作部门、施工部门的每一步工作程序,都有严格的时间记录。在工作结束后,每个步骤所耗用的停电时户数,都由相关的部门承担。
5.3 建立供电可靠性的分析会制度
5.3.1 建立全局范围内的供电可靠性分析会制度。局每季度召开一次供电可靠性的分析会,参加人员为供电可靠性管理网络中的成员,主要任务为及时掌握我局供电可靠性指标的完成情况,以及供电可靠率的实绩数、剩余的可使用时户数,分析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因素,找出其原因和问题,制定措施并予以解决。
5.3.2 各个各供电所应该每月开展一次供电可靠性分析会,及时掌握本单位的时户数使用情况,找出影响停电时户数的关键因素,并且提出解决的方法。同时由各单位的供电可靠性兼职管理员,提交详细的供电可靠性分析报告。
5.3.3 供电可靠性分析报告应该包括一下内容:
5.3.3.1 本月指标完成情况
5.3.3.2 影响本月指标的因素
5.3.3.3 管理工作及电网和设备的薄弱点分析
5.3.3.4 改进措施和效果分析
5.4 提高供电可靠性的相关措施
5.4.1 技术措施
5.4.1.1 按照我局的中长期电网规划,完善和优化电网结构。优先安排增加电网传输能力、提高电网安全和供电质量的项目,优化电网结构,尽量满足N-1的要求,满足合理的主变压器容载比的要求。
5.4.1.2 城区线路要逐步实现“手拉手”供电方式和环网供电,提高城区线路的互供能力,尽量减少停电范围。对于我局目前电网中的薄弱点,应该根据电网规划,优先予以解决。
5.4.1.3 在城区范围内的线路,应该逐步推广架空绝缘线;城区的繁华地段,可考虑使用电缆入地。
5.4.1.4 逐步开展10KV配电网带电作业。对于业扩量较大的地区,客户受电接火,处理、更换跌落熔丝等简单的作业,应该推广采用带电作业。同时,应该加强带电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配置相应的工器具,不断扩大带电作业的作业范围和作业项目。
5.4.1.5 积极试行和推广设备的状态检修工作,科学地延长设备的检修周期。采用免维护和少维护等先进的技术装备,延长检修周期,缩短检修时间。对于“少维护“设备,应合理简化检修项目,缩短检修时间。
5.4.1.6 加强设备的预防性试验和设备的缺陷管理,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要认真安排,做好“春、秋季检修”、“安检”及“迎峰度夏”准备工作,及时消除电网和设备的安全隐患,保证供电。
5.4.1.7 积极采用红外测温以及在线监测等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配电网设备的状态监测和诊断水平。
5.4.1.8 积极采用配电自动化技术。实施环网供电,缩短故障隔离时间,缩小停电范围,减少停电的时户数。对于目前尚无法实施配网自动化的地区,应尽量采用环网开关和分段开关。
5.4.1.9 在变电所内应该装设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以缩短查找故障点时间。
5.4.2 管理措施
5.4.2.1 实行停电平衡会制度。在每个月的月初的时候,应该召开生产例会,协调安排工作计划,审核供电可靠性专职编制的月度停电计划。对于停电计划中超出指标的部分,由生产例会进行平衡解决,调整停电计划或者与其他的停电工作合并等。实行并且严格执行计划检修停电公告,努力做到计划停电预先通告。对于月度停电计划外的停电,由生产局长审批。
5.4.2.2 局生技科供电可靠性专职参与月度检修停电计划的制定工作。各个生产单位上报的停电计划中,在考虑供电可靠性指标允许范围内,以停电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为客观依据,对停电计划进行测算和审核,对于超出月度可使用时户数的停电事件,需相关部门调整停电计划。实行层层“先算后停”,合理制定检修停电计划,严格控制停电时户数,确保供电可靠性工作目标的实现。
5.4.2.3 加强设备检修、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在设备进行检修前,应该事先制定好合适的工作计划,落实好各项工作措施;对于大型的工程,应根据相关的规定,制定好组织措施、管理措施、安全措施。
5.4.2.4 加强故障抢修和临时停电工作。在执行故障抢修和临时停电的工作时,要注意全面提高检修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快故障抢修的速度,尽量缩短停电时间。
5.4.2.5 加强停、送电管理。检修、施工时,检修和施工人员应提高到达现场,并且要预先做好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等候设备停电。检修、施工结束前,检修施工人员应预先向集控站人员(变电站值班人员)汇报,以便提前做好准备。在检修、施工工作完毕后,应尽快回复供电,缩短设备的停、送电状态转换时间,在考虑安全的前提下,尽快缩短由于操作带来的时户数损失。
5.4.2.6 加强生产运行管理。
5.4.2.6.1 调度部门应该合理制定适合本系统的系统运行方式,认真开展短期和超短期负荷预测工作,根据不同季节和时段的特殊情况,合理调度,防止发生由于调度不当引起的事故或者拉闸限电情况的发生。
5.4.2.6.2 加强输变电设施可靠性管理和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的管理工作。科学的掌握输变电设备的健康水平,减少由于缺陷未及时处理造成的停电。加强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校验工作,保证在故障发生时,能够正确的动作,提高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水平。
5.4.2.6.3 加强配电设备的巡视和配电变压器的负荷监测工作。配电变压器满负荷、超负荷时,应该及时调整和转移负荷。
5.4.2.6.4 形成以供电可靠性知道生产运行管理,以生产运行管理保证供电可靠性的闭环式生产管理模式。
5.5 评价与考核
5.5.1 供电可靠性的考核,严格按照《仙居县供电局供电可靠性管理考核细则》执行。
5.5.2 考核的结果每季度公布一次,年底兑现。奖罚的额度,按照局经济考核制度执行。
6 报告与记录
6.1 应建立的基础资料
6.1.1 生技科:
6.1.1.1 10KV线路网络图
6.1.1.2 10KV配电线路单线图
6.1.1.3 中压用户供电系统基本情况统计表
6.1.1.4 月度配电线路(设备)停电事件表
6.1.1.5 月度增减高、中压用户统计表
6.1.1.6 检修、事故抢修记录
6.1.1.7 倒闸操作记录
6.1.1.8 停电申请(包括用户停电申请)及工作票、操作票
6.1.1.9 月度停电计划
6.1.1.10 供电系统可靠性运行情况统计表
6.1.1.11 用户专线和产权分界点的确定资料
6.1.1.12 配网自动化资料(如:系统功能说明、运行方案、开关配置图、运行记录等)
6.1.1.13 停电预告
6.1.1.14 配网带电作业统计(开展带电作业以后)
6.1.1.15 输配电设施可靠性报表
6.1.2 检修队:
6.1.2.1 变电设施台帐
6.1.2.2 年度、月度生产检修计划
6.1.2.3 月度生产检修计划
6.1.2.4 带电作业记录(开展带电作业以后)
6.1.2.5 停电申请
6.1.3 各供电所、变电所
6.1.3.1 统计范围内变电设施注册表、运行情况统计表和变动情况统计表
6.1.3.2 工作票、操作票
6.1.3.3 月度生产检修计划
6.1.3.4 变电站主接线图
6.1.3.5 变电设施检修记录
6.1.3.6 变电站运行记录、故障跳闸记录、断路器动作次数记录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可靠性 用户 电工管理制度,电工技术 - 电工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