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释电红外传感器除了要装菲涅尔透镜提高探测灵敏度外,还需要配备必需的电路,才能组成完整的检测电路。
这些电路主要包括高,低通放大器、电压比较器、延时电路及执行电路(或电器)等。下图为一典型的应用电路,PIR使用通用型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228,其灵敏度在响应频率为1Hz时为6500V/W,窗口通带为6~14μm,双元件平衡度不大于10%,工作电压范围为3~15V,工作温度范围为- 40~+ 60℃。其配用检测角度为840的菲涅尔透镜,检测区域呈球形,有效探测距离为12.15m。 P228采用金属壳TO-5封装,顶部开有滤色镜窗口。它有3个引脚,D端接正电源,E端接地,S为输出端,输出的正弦波信号送往高、低通放大器。
IC1使用廉价的通用四运放LM324,用其中两个运算放大器组成高、低通放大器,另外两个运算放大器作电压比较器。高、低通放大器的结构是相同的,只是元件参数有差异。一般要求放大器的总增益不小于65dB,在有效频率范围内,响应曲线顶部要平坦。以第一级放大器为例,其转折频率下限fL和上限fH分别由下式确定:fL=l/(2π.C2'R4);fH=1/(2兀.C4.R6)o按图中给出的元件值,可算得fL~0.34Hz.fH—7.2Hzo C3、C6为交流旁路电容,放大器的增益由R6和R4(或Rl0或R9)的比值决定。
LM324的另外两个运放组成电压比较检测窗口,由电压比较器的工作原理可知:当同相输入端电压高于反相输入端电压时,比较器输出为l(高电平,约为电源电压VCC);反之,当同相端电压低于反相端电压时,比较器输出为O(低电平,约为0V)。由于高、低通放大器的正弦波信号的中点电压分别由R3、R5和R7、R8设置为1/2 Vcc,即3V,所以将检测比较窗口电压上、下门限设置为3.4V和2.6V,即⑨脚偏置为3.4V,12脚偏置为2.6V,偏置电压由R11~R13组成的电阻分压器提供。经放大后的信号同时加到⑩、13脚,当输入正半周时(信号幅度大于0.4V),13脚电平高于12脚所加的2.6V比较电压,下比较器由14脚输出低电平,经隔离二极管VD2后送至延时电路。此时由于⑩脚高于⑨脚电压,上比较器输出为高电平,使VD1截止;在信号负半周时,上、下比较器输出电平刚好相反,即⑧脚输出为0,14脚输出为1,VD1导通,VD2截止。可见,只要传感器检测到人体活动,无论是信号的正半周还是负半周,两个比较器的输出必有一个低为低电平,以便控制延时电路工作。
延时电路IC2使用单时基电路NE555,其作用是为自己离开检测区时提供一段非报警延迟时间,以及在自己进入检测区后提供关断检测器所需的时间。比较器输出的低电平控制信号经R15加NE555的②脚,由③脚输出高电平控制信号,可以驱动电磁继电器、固态继电器、光耦合器、双向可控硅以及模拟电子开关等,接通报警电路电源进行报警o R14为上拉电阻,可使NE555②脚在静态时,即无负脉冲触发信号输入时保持为高电平。R16和C8为定时元件,延时时间可按t= 1.1R16.C8进行估算。按图中给出的元件值,t~60s。
下图是又一种报警电路,当有人进入监视区域并活动时,经菲涅尔透镜将红外线能量聚焦后送人传感器,感应出的微弱电压信号经阻抗匹配送入放大器,放大器增益为72.5dB,频带宽度为0.3~7Hz。放大后的信号包括有用信号及噪声电平,为去伪存真,用电压比较器选取有用成分,经M C14538延时后,由VT驱动继电器K吸合,接通后续报警电路或控制电路的电源MC14538是双精密可重触发单稳态电路,这里只用其中一个单稳态触发器,延时时间由RT、CT取值大小决定,即t=0.7RT.CT。
本文关键字:传感器 传感器,电子学习 - 基础知识 - 传感器
上一篇:传感器输出信号特点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