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加速极电压值加速极电压一般在+350 V左右。加速极电压应随加速极电位器的调节在0~+700 V任意可调。
(1)测试结果正常,说明加速极电压电路正常,而且还说明行输出变压器及行扫描电路工作正常。
(2)如果为O V或调不到适中值,还要测量显像管灯丝电压或行输出变压器其他输出端电压是否正常。
若正常,说明加速极电压形成电路或相关的聚焦极电路有问题;若同样为0 V或同比例低,则说明无加速极电压或加速极电压低的原因是:行输出变压器未得到足够幅度的行脉冲,故障应在行输出级及以前电路。
(3)如果调不低(最低值也高于适中值),则是加速极电位器有问题。由于加速极电位器与行输出变压器是一个整体,只能更换行输出变压器。
4)聚焦极电压聚焦极电压正常时,应随聚焦极电位器的调节在+800~+1500 V甚至更大范围内可调。
聚焦极电压因机型不同而不同,判断聚焦极电压是否能调至适中的方法是看光删的噪点颗粒大小或图像的清晰度。如果在调节聚焦极的过程中,某一调节点噪点颗粒最小(54 cm/21英寸以下的为小米粒大小或更小为正常),那么这个调节点对应的电压即为最适中的聚焦极电压。
4.公共通道关键测试点电压及说明
公共通道有高频通道和中频通道之分。
(1)高频头关键测试点及说明1)高频头的关键点与正常值(1)L、H、U三波段端子中必须有一个为+12 V。
(2)工作电压为+12 V(BM端子)。
(3)图像中放IC的IF AGC电压,正常为+3.8~+8.2 V,它随输入中频信号的增大而降低,从而减小三级中放的增益。
(4)正常的RF AGC电压,在无信号或弱信号时,AGC电压为+6.O~+9 V。强信号接收时,AGC电压根据信号的强弱可由+6.O~+9 V下降为+2 V左右的某一值。
(5)稳定的调谐电压,在搜台过程中,L/H/U三个波段的调谐电压应在O~+30 V范围内可调。
(6)正常AFT‘电压,在无信号接收时,AFT为+6.4 V左右。有信号接收时为+2~+8 V的某一值或某一范围内变化。
2)高频头关键点测试结果与说明(1)上述各端子电压若均正常说明高频头具备了正工作的外部条件。由此可以推断出为高频头提供各控制信号的调整单元或微处理器(CPU)工作基本正常。
(2)上述各端子电压有的正常,有的异常,这说明高频头不具备正常工作条件。故障应在电压异常端子相关的接口电路及CPU等,下面将分别进行介绍。
VT(调谐电压)电压为O V或可调范围小,说明故障在调整单元或调谐接口电路;在换台瞬间为某一值,几秒钟后在这一值的基础上上升+O.2 V左右,对应的故障现象一般是不锁台,原锁台节目在换台瞬间有,然后跑台,说明故障是CPU得到的AFT 校正电压不对,故障应在中频通道的AFT 校正形成电路或传输电路;若换台瞬间为某一值,然后慢慢上升且不终止,说明CPU始终输出搜台指令,故障在CPU或键控电路。
IF AGC端子电压低,检查该脚外接R、C时间常数元件和对应的IF AGC滤波端外接滤波电容。IF AGC端子电压直接反映集成电路内三级中频放大器的增益,当电压为O V时,中放失去增益控制,造成信号通道阻塞而无图、无声。
RF AGC端子电压低或高,应检查AGC电压形成电路;AGC端子电压若为O V,应先查TV/AV切换电路是否工作于AV状态。因为许多机型设计在Av状态下,对TV视频、音频信号的切断是靠控制高频点AGC端子为0 V而实现的。最后考虑对AGC电压形成电路进行检查。
AFT端子电压不对,对应的故障现象是跑台,且在VT端子、频段端子电压稳定或VT有+O.2 V的上升时,才考虑AFT端子电压供给电路是否有问题。此时,若AFT 端子测结果在换台瞬间为+6~+6.4 V的某一值,换台之后变为相差较大的另一值,且变换过程中图像随之消失。说明AFT校正电压未起到相应的校正作用,反而起到了反作用,应对AFT校正电压形成与传输电路进行检查,重点是公共通道中的AFT中周。
频段切换电压。高频头的频段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小型,其频段端子有:L、H、U三个,这三个端子中的哪个端子有+12 V电压,高频头便工作于哪个频段。在正常情况下,这三个端子应随“频段”键、“搜台”键(全自动)或“节目”键的调节在O/+12 V跳变。测试结果若正常,说明调整单元或频段切换接口电路及CPU工作正常:若三个端子无+12 V电压或某一个端子有+12V电压但不能随“频段”键的操作,三个端子轮流为+12V,说明调整单元或频段切换接口电路有问题。
另一种是大型高频头,其频段端子有:BV、BU、BS三个,在BV为+12 V、BU为O V时,高频头工作于VHF频段(L、H频段),若此时的BS为O V,高频头工作于VHF频段的H频段;若BS为+30 V,高频头工作于VHF频段的L频段;在BV为O V、BU为+12 V时,高频头工作于UHF频段。测试结果若正常,说明调整单元频段接口正常,反之,不正常。
BM端子电压为高频头+12 V工作电压的引入端。
(2)中频通道关键测试点电压的说明中频通道的关键测试点有:中频集成电路的.AFT输出端、IF AGC检波端、RF AGC输出端、视频信号输出端和TV/AV状态控制信号引入端,且TV/AV切换控制信号引入端电压直接影响视频信号输出端电压。视频信号输出端电压会随着无节目的接收而变化,变化范围在±O.5 V左右,TV/AV切换控制电压不能低于正常值1 V,否则视为引入TV/AV切换电压不对。IFAGC滤波端电压在中放起控后会低于静态值,电压愈高,图像中放的增益愈高。AGC端子电压有静态和动态之分。电压高,高频头内高放级增益高。
AFT输出端在无信号接收时为+0.64 V,有信号接收时在其上下摆动均为正常。
5.视频通道关键测试点电压及说明
视频通道电路包括:亮度分离、色度分离、亮度信号处理、色度信号解码电路。
(1)亮度、色度信号分离电路关键测试点亮度分离电路是一个低通滤波器,色度分离电路是一个高通滤波器,判断它们是否正常的方法是:测两者的公用输入点,即视频信号输入端、亮度信号输入端、色度信号输入端电压。这三个测试点的测试结果根据机型不同而略有区别。一般来讲,视频信号输入端、亮度信号输入端、色度信号输入端电压与图标或实测值基本一致(上下有O.1 V变化),就可说明亮度或色度信号分离电路正常。但有的机型视频信号输入端电压必须与正常实测值完全相同才能说明引入了正常的视频信号.如μPC1423的(42)脚为视频信号输入端.正常电压值应为2.2 V,若测试结果为+2.1 V,就可判断此脚未引入正常的视频信号:有些机型则允许有一定范围上下变化,如TA7698的(39)脚为视频信号输入端。有的机型正常时为+3.3 V,有的机型为+3.9 V。对此类机型判断是否正常的方法是:测中频集成电路视频信号输出端电压,并将测试结果与视频IC视频信号输入端电压相比较,若两者为同电位且与正常值比相差+O.5 V,则可视为此引脚及相关视频信号输入电路正常。
(2)亮度电路关键点与测试结果的说明1)亮度电路的关键测试点亮度电路的关键测试点除亮度控制端,亮度信号输入、输出端外,还有亮度缓冲放大器发射极电压。前者的值正常说明故障在外部电路,亮度缓冲放大器发射极电压,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为+6~+6.8 V或更大一些范围可调(随亮度、对比度的调节而变化,电压高亮度暗,电压低亮度过亮)。
2)亮度信号输出端测试结果的说明如果测试结果在正常范围内任意可调,则说明亮度电路工作正常。
如果只能在其上限值或下限值附近可调,则说明亮度电路有问题。在不清楚可调范围的情况下,以图标或数据表中给出的数据为依据,因两者均是在亮度、对比度适中情况下的测试结果,故此测试时若能调到这个值或在这个值上下可调,也说明亮度电路工作正常。
(3)色度电路关键测试点的说明1)色解码电路的关键测试点色解码电路的关键测试有:视频色度信号输入端、视频色饱和度控制端、视频行逆程脉冲引入端、制式识别检波滤波端(对PAL/NTSC制彩色电视机)。
2)各测试点的说明(1)色度信号输入脚电压。
测试值与图标或数据表中给出的值基本一致,就可以说明此引脚引入了色度信号:若为O V或很低,则说明此引脚未引入正常的色度信号。
(2)色饱和度控制端电压。
色饱和度控制电压在有信号接收和无信号接收两种状态下的电压值及变化范围相差很大。因此引脚电压的大小不仅受控于色饱和度调节电路,而且受控于色解码电路。测试结果如果能达到图标给出的值,不仅可以说明该机的色饱和度控制电路正常,而且也可以说明视频集成电路内的消色电路未动作,并由此推断出集成电路引入了正常的色度信号,行逆程脉冲电路、彩色识别电路及4.43 Mnz色副载波恢复电路均正常。
如果电压低于+l.5 V,可断开色饱和度控制引脚,测外围电压,如恢复正常可调变化范围(动态),说明色饱和度控制电路正常,故障在彩色识别电路或4.43 MHz色副载波恢复电路:如电压仍低于+1.5 V,说明故障在色饱和度控制电路。 ’
(3)行逆程脉冲引入端电压。
行逆程脉冲电压与图标值基本一致时,可视为正常。如果为O V或很低,除检查行逆程脉冲产生及传输电路外,还要检查同步分离电路相关引脚。因为有些同步分离电路的正常与否,直接影响行逆程脉冲引入脚电压。如TA7698的(36)脚外接电阻值变大,会使(3)脚行逆程引入端电压高达+4.4 V。
(4)色差信号输出端电压。
这个测试点电压只能说明色差信号输出端的基准电压是否对,而不能说明此脚是否输出了正常的色差信号。正常值因视频集成电路型号不同有所差异,如:
LA7680为+5.1 V,TA7698为+7.1 V。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上一篇:表面贴装元件的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