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机械设备常识知识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正文
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点击数:7125 次   录入时间:03-04 12:03:21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常识知识
 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昌吉地区滴灌条件下亩(667m2)产皮棉130千克早熟陆地棉种植区。 2、主要技术指标 选择土壤肥力中上等,土层深厚的壤土或砂壤土,结构良好,有机质丰富,养分充足,通气性与保水性能良好的,杂草少的土壤最佳,有机质含量大于1.2%(12克/千克),土壤容量在1.2克/立方厘米左右,土壤耕作层孔隙度在50%以上,碱解氮大于60毫克/千克,速效磷大于10毫升/千克,速效钾大于150毫升/千克。 3.主要技术指标 每亩(667m2)理论密度1.6-1.8万株,每亩(667m2)收获株数1.4-1.6万株,株高65-70cm ,果枝8-10台,单株结铃数6-7个,每亩(667m2)总铃数7-8万个,平均单铃重5.5-6.0克,衣分40%以上,霜前花率90%以上。亩(667m2)产籽棉350千克,播种期4月中旬,出苗期4月下旬,现蕾期5月下旬,开花期6月下旬,吐絮期8月下旬—9月上旬。 4、主要栽培技术 4.1品种选择 新陆早36号、中棉42号、新陆早13号、新陆早26号等生育期在120-125天左右,早熟高产、优质、抗病品种。 4.2播前准备 管理目标:施足底肥,做好土地和种子准备工作。高产棉田要求土层深厚,地势平坦,保水保肥能力强,前茬以小麦、玉米、油葵、豆类为好茬,土壤质地选用壤土或砂壤土,多年重茬应加大施肥量,选用抗病品种,注意轮作倒茬。 4.3种子处理 种子质量要达到纯度不低于95%,净度不低于99%,发芽率不低于85%,水分不高于12%。播种前晒种1-2天,然后按100千克种子用300克敌松加水2-3千克充分拌匀,堆闷8-12小时,摊开晾干(注意不要见光以免敌克松分解),也可用卫福按每100千克种子用400毫升加水2-3千克进行拌种。 4.4施肥 施足基肥:亩(667m2)施腐熟有机肥2-3吨或腐熟油渣100千克,三料磷肥15-20千克,钾肥5-10千克,尿素10-15千克,于秋翻前撒施,机械深翻25-30厘米。 秋翻冬灌:秋季深耕冬灌,治虫压碱蓄墒,将地整成待播状态,冬灌时间为11月上旬。 播前浇好底墒水:每亩(667m2)灌水量100-120立方米,对于秋翻冬灌,墒情较好的地块不需再灌,可进行抢墒播种。 播前整地:整地质量要求达到“齐、平、墒、松、碎、净”六字标准。整地要求土壤上松下实便于提高播种质量。 土壤处理:用48%的氟乐灵乳油每亩(667m2)80-100毫升兑水30千克进行土壤处理或96%的金都尔乳油60-80毫升/亩(667m2)或90%禾耐斯乳油80-100毫升/亩(667m2),将药液混入土壤表层2-5厘米,施药时间在整地以后,边喷药边耙地,以达到化学除草的目的。喷药时不可随意加大药量,以免影响棉花出苗,造成药害。 4.5播种 管理目标:适期适墒播种,严格播种质量,确保一播全苗。一般年份4月中旬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4℃为适播期。 选用地膜:宽度125厘米,厚度0.008毫米。 主要模式:一膜四行,膜上行距30+45+30厘米,交接行行距50-55厘米,株距9厘米,理论密度1.6-1.8万株,实际留苗1.4-1.6万株。 铺膜、播种、铺滴灌带,覆土一次完成。播种深度3厘米,每亩播种量3-3.5千克,每穴下籽2-3粒,半精量播种。播种质量要求播深一致,播行端直,行距准确,下粒均匀,不重不漏,空穴率应小于2%,确保一播全苗。滴灌带可采用一膜二带为好。 4.6前期管理 ①人工护膜防风。播种后要及时查膜和滴灌带,用细土将穴孔封严,将膜面清扫干净,防止大风将地膜揭起。 ②人工辅助放苗。出苗后,人工将错位的苗及时放出,对缺株断垄的要及时查苗补种,播后遇雨造成土壤板结的,要及时人工破除板结,助苗出土。 ③间苗与定苗。棉苗出齐后立即间苗,二片真叶开始定苗,四片真叶定苗结束,留大苗、壮苗、去弱苗、病苗,缺苗处留双株。 ④中耕除草。苗期中耕2-3次,耕深12-15厘米,灌头水前可采取人工揭膜。 ⑤苗期化控两次1-2片真叶时化控一次,每亩用缩节胺0.5-0.8克,兑水30千克,弱苗不化控,旺苗缩节胺用量可加至0.8-1克。 4.7中期管理 ①灌水。滴灌棉花头水适当要早,一般6月10日月15日灌头水,原则是见花浇头水。全生育期滴水8-10次,间隔7-10天,每次滴水量随棉花需水规律确定,前期和后期每亩(667m2)25-30立方米,花铃期为需水高峰期,每亩(667m2)30-40立方米。 ②追肥。随水滴肥,选用冲施滴灌肥(氮磷、钾及锌、硼等微量元素复合肥)头水,二水每亩每次滴肥3-5千克。3-4水,每亩(667m2)滴肥8-10千克,5-6水,每亩(667m2)5-6千克,7-8水,每亩(667m2)3-5千克,每亩(667m2)总追肥量30-40千克为宜。 ③化控。全生育期化控4-5次。第一次缩节胺亩(667m2)用量0.5-0.8克,第二次缩节胺1-2克,第三次2-3克,第四次4-5克,第五次打顶以后7-8天缩节胺用量8-10克,缩节胺化控必须在灌水前2-3天喷施,根据苗情灵活掌握化控时间和缩节胺用量。 ④打顶。坚持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原则。在果枝台数达到8-10台时立即打顶,或者时间已到7月5日,就开始打顶,株高65-70厘米,7月10日打顶结束。打顶时带一片展开叶,打去的棉花顶尖幼嫩叶要及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减少虫源。 ⑤喷叶面肥。为了防止棉花后期脱肥早衰,8月上旬至中旬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1-2次,每亩(667m2)用量150-200克。 4.8后期管理 打无效花蕾。8月初以大蕾为界,8月10日以花为界,人工摘除无效花蕾,促进田间通风透光,减少无效养分消耗。确保中下部棉铃生长的营养需要,增加铃重,促进成熟。 推株并垄。对于旺长田块,后期要推株并垄,促进中下部通风透光,早吐絮和减少烂铃。 适时停水。滴灌棉田8月下旬停水。早衰、长势偏弱的棉田,可适当推迟到9月上旬停水。 4.9综合防治病虫害 对于棉蚜的防治: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相结合。合理布局作物,实行棉田与小麦、油葵等作物邻作。改变农田单一的生态结构,创造有利于天敌栖息繁殖的环境,提高对害虫的控制能力。在6-7月份采取黄牌诱蚜,药液涂茎,滴心消灭中心株,坚持以生物防治为主,依靠天敌控制害虫其次还要注意消灭越冬虫源,降低越冬基数。禁止大面积喷施化学农药防治棉蚜。 对于棉铃虫的防治:采用秋翻冬灌,铲埂除蛹,压低越冬基数。种植玉米诱集带、杨树枝把诱蛾,安装频振式杀虫灯,每60亩(667m2)安装一盏灯,从5月中旬至9月初开灯诱蛾。保护利用天敌,增益控害。棉铃虫大发生年份幼虫初孵期可选用下列农药进行防治,选用16000国际单位/毫克BT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施,3天一次,连喷2-3次。或用35%赛丹乳油1500倍液或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均匀喷雾,连喷2-3次。 对于棉叶螨的防治:做好越冬虫源防治,狠抓早期点片药剂挑治,严格控制害螨扩散蔓延。坚持秋耕冬灌,消灭越冬虫源。10月中下旬深翻25cm,并进行冬灌。可杀死越冬叶螨,并可兼汉棉铃虫等地下害虫。6月上中旬在棉田四周喷施杀螨剂,打封锁带,消灭杂草上的害螨,封锁害螨向棉田扩散。6-7月份投放捕食螨,以螨治螨。采用杀螨剂进行药剂挑治,坚持早查早治,查一株治一片,查一小片治一大片。 机采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为实现机采棉花的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必须实行统一管理的要求,特制定本技术规程以供参考。

[1] [2]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技术  常识知识机械设备 - 常识知识

《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