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要指标
1.1产量构成:亩收获株数1.4-1.6万株,单株结铃6-7个,单铃重5.5-6.0克左右,衣分40%以上,亩产子棉400公斤 。
1.2植株形态:第一果枝自然高度20-22cm,单株留果枝7-8台左右,植株自然高度65-70cm。
1.3生育进程:4月上、中旬播种,4月下旬出苗,5月下旬至6月初现蕾,6月下旬至7月初开花,8月下旬开始吐絮,9月下旬机采。
2.栽培技术要求
2.1播前准备
2.1.1机采棉花品种选择
早熟,吐絮集中,含絮性好,以利于提高采棉机的采净率。株型紧凑,I型果枝,叶片不要过大,以利于脱叶;抗枯耐黄。在现有的品种中,新陆早26号、新陆早33号、新陆早36号等品种为宜。
2.1.2棉种处理
经脱绒后的棉种进行人工粒选,剔除破损、瘪、杂种。每100公斤脱绒棉种用60%3911乳油0.6公斤加水3公斤拌种,并用福甲种衣剂按1:50的比例进行包衣,处理后的种子晾干待播。
2.1.3土地准备
2.1.3.1选地:选择土壤肥力中等偏上的滴灌地连片条田。
2.1.3.2全层施肥:滴灌棉田生育期总施肥量110-120公斤标肥。其中标氮70-75公斤,标磷35-40公斤,视土壤情况可补充一些钾和锌。氮肥的30-35%作为底肥。砂土地磷肥的75%作为底肥,粘土地磷肥的90%作为底肥。
2.1.3.3秋耕冬灌:秋耕应清膜、灭茬,全层施肥,耕深28-30cm,翻伐均匀。不拉沟。秋翻后平地冬灌,亩灌量80-100方,做到灌水均匀,不漏灌,不积水。不冬灌的棉田也要尽量进行秋茬灌,亩灌量不低于70方。
2.1.3.4化学除草:整地前亩用48%氟乐灵100-120毫升或施田补120-150毫升,兑水30公斤进行土壤喷雾处理,做到不重不漏,均匀喷施,喷后随即进行整地耙地。 2.1.3.5播前整地:以墒为中心,合墒整地,并且进行一次净田,必须达到“墒、平、松、碎、齐、净”六字标准。
2.2播种
2.2.1播种时间:膜内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2-14℃即可播种,适播期4月10日月25日。
2.2.2播种方式
根据机采66+10cm的行距配制,一般采用一膜四行(平均行距38cm)的方式进行膜上点播。为了提高边行的出苗率,机采棉一膜四行,采用125cm宽,0.008mm厚的地膜,利于边行增温出苗和残膜回收。
2.2.3播种质量
用气吸式播种机播种,播行要端直,深浅一致,播深2-3cm,种子入墒0.5-1cm,下籽均匀,每穴下籽1-2粒,空穴率小于2%,覆土良好,铺膜平展,到头到边。
2.3田间管理
2.3.1必须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品种,统一化控(高架机喷雾),统一浇水,统一打顶,统一脱叶,统一收获。
2.3.2机采棉在管理上与膜下滴灌高密度植棉技术基本一致,苗期坚持早定苗、早化调、晚进水、晚施肥,促苗早发,确保棉花全程不旺长;花铃期供好水肥,保证棉花中后期不早衰、不疯长,与一般棉田管理不同之处是化调和打顶两项技术。
2.3.3化学调控
由于机采棉需要第一果枝自然高度不低于20厘米(20-22cm),因此第一次化调(1-2片真叶期)缩节胺的用量应少一些,一般可按当地棉花下常量的三分之二为了适应机采棉机采的需要,确保果枝节间长度达4-5cm,在4-5叶期和7-8叶期,根据棉花长势可用正常量的中等量或下限量(4-5叶缩节胺的正常用量1-1.5克/亩,7-8叶的正常用量2-3克/亩),打顶后亩用缩节胺8-10克进行定型化调。
2.3.4打顶
机采棉9月1日-9月5日要喷脱叶剂,打脱叶剂前要求最后一个棉铃的日铃在45天以上。机采棉打顶要遵照“枝到不等时”的原则,在留够八台果枝时坚决把顶打掉。7月5日以前打顶结束。
2.3.5水肥管理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与膜下滴灌高密度植棉技术相同。
3.脱叶催熟
脱叶催熟剂的喷施必须在采收前18-20天进行。
3.1最佳脱叶时间
3.1.1气温
喷施脱叶剂的最佳温度是:日平均温度18-20℃,一般为9月1日至5日;可适当延展至8月28日至9月8日,最佳施药期:上部铃达40-45天。
3.1.2吐絮率
棉花自然吐絮率达到50%左右时,喷施脱叶剂为宜。
3.2用药量
3.2.1基本原则
a、正常棉田适量偏少,过旺棉田适量偏多。
b、早熟品种适量偏少,晚熟品种适量偏多。
c、喷期早的适量偏少,喷期晚的适量偏多。
d、高密度棉田,可适量偏多。
3.2.2亩最佳施药量
脱叶隆10克+乙烯剂80克+伴宝50克/亩
3.3机采时间
喷施脱叶剂18-20天,脱叶率达90%,吐絮率达90%以上时进行机采。
3.4喷施脱叶剂的工具及质量要求
3.4.1喷施脱叶剂要求雾滴要小,喷量要大(每亩加水不少于30公斤),喷洒均匀,使上下层,高低叶片的正反面都能喷有脱叶剂。
3.4.2喷雾器以机引风送式喷雾效果最好,风力大,雾滴小、附着均匀。
上一页 [1] [2]
本文关键字:技术 常识知识,机械设备 - 常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