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密碎石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1.0编制目的
明确挤密碎石桩软土路基施工作业的具体规定、施工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挤密砂桩处治软土路基作业施工。
2.0编制依据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释译手册
3.0适用范围
碎石挤密桩适用于砂性土、粉土、低液限粘土、人工填土及湿陷性黄土等路基。
4.0作业准备
4.1内业技术准备
4.1.1根据实际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质量计划),编制中力求考虑周到,措施得力,便于操作。并上报监理工程师批复。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复核处治方案的可行性、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4.1.2根据设计文件要求,布设桩位,桩间距及安排桩的分布形式。若有灌注桩和构造物基础,在其施工前必须完成砂桩。在灌注桩两侧布设桩位时,应预留钻孔灌注桩施工位置。
4.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便道贯通,通电、通水、拆除障碍物,平整场地,然后进行挤密碎石桩施工,并准备符合质量要求的碎石。
4.3施工人员及机械准备
4.3.1施工人员配备
施工人员配表:
序号
人员分工
单位
数量
作业内容
1
施工工长
人
1
负责料场、施工现场的施工管理,人员、机械的调配及各施工环节的组织与协调。
2
工程师
人
1
负责施工现场的技术
3
测工
人
3
负责施工现场的施工放样等
4
试验员
人
1
负责施工现场的各种检测及材料的检验
5
力工
人
2
负责施工现场的杂项工作
4.3.2机械配备如下表:
机械名称
型 号
数 量
施工项目
振动沉桩机
1台
发电机组
125KW
1台
平地机
1台
每一段落碎石桩施工完毕平整路基
5.0施工材料技术要求
材料要求:未风化碎石或砾石,粒径宜为19~63mm,含泥量应小于10%。
6.0碎石桩施工的一般规定
6.1施工前应按规定做成桩试验。
6.2根据试桩成果,严格控制水压、电流和振冲器在固定深度位置的留振时间。
6.3桩位布设横向、纵向距离以设计要求为主,呈梅花式布设,施工顺序从四周边开始向中心进行,相邻两根桩必须跳跃间打。
7.0现场成桩试验
7.1实际施工之前,进行了桩试验,以便根据现场实际确定各项技术参数,如成桩时间、压放碎石量、工艺确定等,确保大面积施工质量。
7.2针对性选择试桩位置,既要考虑软土厚度,要顾及地质特点,关键是必须选择有代表性的位置,每处不少于5-7根。
7.3试桩时施工方、监理方均应派员在场,做好详尽的现场记录。成桩30d后进行单桩承载力、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及桩身密实度检测(采用重Ⅱ型动力触探法)。并分析单桩承载力与贯入量30cm时锤击数的关系。试桩完成后必须提交试桩报告,重点阐述桩身密实度、桩长、荷载试验情况(含荷载P-沉降S曲线,沉降S-时间t曲线),总结评价施工工艺、施工质量、加固效果。
8.0施工工艺
挤密碎石桩施工工艺流程见图8。
图8 挤密碎石桩施工工艺流程
8.1对桩位进行编号,以成桩先后为序,注明于布桩图上,然后在场地上放线,用木桩定位,按序号施工。
8.2桩机就位:校正桩管垂直度≤1.5%,校正桩管长度并符合设计长度,在桩位处铺设少量碎石。
8.3边振动边下沉至设计深度,每下沉0.5m留振30s。
8.4稍提升桩管使桩尖打开。
8.5停止振动,灌料,直至灌满为止。
8.6启动拔管,拔管前留振1min,以后边振动边拔管,拔管速度需均匀,每拔1m留振1min。
8.7根据单桩设计碎石用量确定第一次投料的成桩长度(设为桩管长度一半),进行多次反插直至桩管内碎石全部投出。
8.8提升桩管,开启第二投料口并停止振动,进行第二次投料,直至灌满。
8.9启动拔管,边振动边上拔,并进行多次反插,至管内碎石全部投出。8.10提升桩管,高于地面停止振动,进行孔口投料(第三次投料),直至地表。
8.10启动反插,并及时进行孔口补料至该桩设计碎石用量全部投全为止,孔加压至前机架抬起,完成一根桩施工。
9.0碎石桩质量检难标准
9.1碎石桩施工质量标准
碎石桩施工质量标准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桩 距(mm)
±150
抽查3%
2
[1] [2]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作业指导书 操作规程,机械设备 - 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