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机械设备操作规程工业炉司炉作业指导书 正文
工业炉司炉作业指导书

工业炉司炉作业指导书

点击数:7941 次   录入时间:03-04 11:48:07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操作规程
 工业炉司炉作业指导书 ED·JS—30 1.过程描述                                    2.过程关注点 质量要求 保证锅炉安全经济运行,满足生产供汽需求 风险提示 火灾、爆炸、灼烫、中毒、意外坠落、机械伤害、人身伤害 环境要求 杜绝跑、冒、滴、漏,实现烟气达标排放,降低各种能源消耗,分类回收废弃物 3.作业要求 3.1点火准备 3.1.1链条炉点火准备 ⑴锅炉运行前各方面必须进行交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能做运行准备; ⑵穿戴好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⑶准备点火木柴,联系往煤仓运满煤; ⑷经省煤器向锅炉进水,一般进水温度不超过90℃,进水时间为:夏季1小时,冬季2小时,水位上到水位表最低水位线时停止上水; 3.1.2煤粉炉点火准备 ⑴点火前锅炉要进行交接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点炉运行; ⑵穿戴好必须的劳动防护用品; ⑶联系运煤组往煤仓运满煤; ⑷准备火把及充足点火油料; ⑸粉仓内有足够煤粉,当冷车制粉时不允许把乏气排入炉膛; ⑹点火前启动引风机对烟道强制通风,时间不少于5分钟。 3.2点炉 3.2.1链条炉点火 ⑴关闭省煤器正路烟道,开启旁路烟道; ⑵开启前、后轴冷却水,打开1#主汽阀、放空阀和疏水阀,给水管路除炉前调节阀外,其它阀门全开; ⑶打开弧形闸板,调整煤闸板高度,铺上木柴及引火物,采用自然通风或启动引风机,维持炉膛适当负压; ⑷点燃木柴及引火物,待烧旺后在炉排上铺一层约200mm的厚煤,然后启动炉排运行; ⑸当燃煤在炉排上距煤闸板约0.5~1米时,开启送风机助燃,根据燃烧情况调整炉排两侧风门开度; ⑹逐渐调整风量和炉排转速,待燃烧正常后将煤层降至150mm运行。 3.2.2煤粉炉点火 ⑴启动引风机、鼓风机,投入除尘器正常运行; ⑵炉膛应保持一定负压; ⑶先点一个油枪,每隔10~15分钟与其它油枪轮流点燃,30~40分钟时,可再点燃对角另一个油枪,每隔10~15分钟与剩余两个对角油枪轮流点燃,以保证炉膛升温均匀,2~4小时后可点燃剩下的两个油枪,准备升压、并汽。并过汽在火焰稳定的情况下逐步投粉,等到燃烧稳定后逐步撤掉油枪。 3.2.3锅炉升压 ⑴升压过程不宜过快,正常炉为2~4小时; ⑵锅炉升压期间,炉膛维持一定负压量; ⑶严密监视水位,保持中水位; ⑷炉子和受热面升温要均匀且不宜过快,适当排污放水; ⑸汽压升至0.05~0.1Mpa时应冲洗水位表;“冲洗水位表”操作程序如下: ①开启放水旋塞,冲洗汽连管、水连管及玻璃管; ②关闭水旋塞,冲洗汽连管及玻璃管; ③开启水旋塞,关闭汽旋塞,冲洗水连管; ④开启汽旋塞,关闭放水旋塞; ⑤检查汽包水位(与另一只水位表作比较)。 ⑹汽压升至0.1~0.15Mpa时冲洗压力表导管,并注意压力升高情况并对照两只压力表是否一致、有效; ⑺汽压升至0.2~0.3Mpa时应对锅炉各部位作外观检查,拧紧检修时拆卸过的连接螺栓,禁止高于0.3Mpa以上拧紧螺栓,若发现不正常现象,应停止升压待故障消除后再继续升压; ⑻在升压过程中要不断排污,确保锅炉水质合格; ⑼当锅炉汽压较总管汽压低0.05Mpa时即可进行并汽, 并汽前应冲洗水位表一次,检查各表的指示值是否正常,维持低水位; ⑽“并汽”操作程序如下: ①缓慢开启2#主汽阀门的旁路阀门; ②待锅炉汽压和总管汽压平衡后,缓慢开启2#主汽阀门; ③关闭放空阀门、疏水阀门和旁通阀门,打开加药阀门、自用蒸汽阀门和连续排污阀门。 ⑾并汽过程中,如总管发生水击或发生汽水共腾,应立即停止并汽,减弱火势,加强锅炉进水和总管疏水; ⑿并汽后再次冲洗水位表,观察和监视各测量、控制仪表的指示和变化,调整供汽负荷,对锅炉进行一次外部的全面检查,开启正路烟道,关闭旁路烟道; ⒀汽压升至工作压力后,调整安全阀。 3.3正常操作 3.3.1水位调整 ⑴调整给水,使水位稳定在正常水位线(中水位)±20mm的范围内波动,不得超过±50mm; ⑵运行中应保证两台水位计清晰,指示正确,照明充足;每班至少冲洗水位表一次,校对水位表两次; ⑶每班应定期排污1~2次,排污前保持水位在比正常 水位略高位置; ⑷运行中应经常监视给水温度和给水压力的变化,发现其低于正常值时应及时进行联系和调整。 3.3.2汽压调整 ⑴调整燃烧使汽压在使用汽压的±0.05Mpa的范围内波动; ⑵各运行炉负荷要均衡,增减负荷需平稳; ⑶当汽压降低或增大负荷时,应先调整引风,增加送风,然后增加给煤量; ⑷汽压上升或减小负荷时,必须先减少给煤量,然后减少送风,并调整引风。 3.3.3燃烧调整 ⑴正常运行时,燃烧的火焰为金黄色,应分布均匀在燃烧室内; ⑵烟囱冒出的烟色应该呈淡灰色; ⑶运行中应密切注意漏风情况,所有看火门、人孔门、捅焦门等均应严密关闭; ⑷为保证经济燃烧,应根据锅炉负荷和煤质供给适当的空气量。 3.4事故预防与处理 3.4.1锅炉缺水 ⑴锅炉缺水的判断与处理: ①锅炉缺水程度判断:发生缺水事故时,首先应判断缺水是属于轻微缺水还是严重缺水,进行“叫水”:①打开放水旋塞,观察水位表中是否有水位出现,如有则为轻微满水,否则为缺水;②如为缺水则应:关闭汽旋塞,而后缓慢关闭放水旋塞,观察水位表中如有水位出现则为轻微缺水,否则为严重缺水。 ②轻微缺水:可增加给水,关闭所有放水阀和排污阀,必要时可降低锅炉蒸发量以维持锅炉水位(若为给水管路或设备发生严重故障时应立即停炉抢修)。 ③严重缺水:必须采取紧急停炉,严禁向锅炉内上水。 ⑵锅炉缺水的预防: ①严格执行“锅炉运行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 ②应检查水位表安装的位置是否正确,防止锅炉出现假水位; ③为保证水位畅通,指示正确,水位表的冲洗检查工作;每班须不少于一次; ④水位表的汽水旋塞发现泄漏时应及时修理,防止因水位表堵塞、泄漏等原因形成假水位; ⑤排污时应严格监视水位下降情况,不允许同时做与排污无关的其它工作。 3.4.2锅炉满水 ⑴锅炉满水的处理: Ⅰ.锅炉满水程度的判断:发生满水事故时,首先应冲洗水位表,检查是属于轻微满水还是严重满水,进行“叫水”:①缓慢打开放水旋塞,注意观察水位,如果水位表中有水位线下降,表示为轻微满水;②若不见水位,须关闭水旋塞,观察水位表中有水位线下降时,表示为严重满水。 Ⅱ.轻微满水:立即关闭给水阀,停止向锅炉进水,减弱燃烧,开启排污阀和蒸汽管道上的疏水阀,待水位恢复正常后再关闭排污阀及疏水阀,查清并消除原因后,调整锅炉恢复正常运行。 Ⅲ.严重满水:蒸汽管道内发生水冲击,法兰处冒水须:①关闭给水阀停止上水,开启排污阀迅速放水,开启蒸汽管道上的疏水阀进行疏水;②停止供给燃料,关小风门,减弱燃烧,必要时关小主汽阀;③注意观察水位表的水位,若恢复正常需查清原因并消除后再继续投入正常运行,若经放水仍不能见到水位则必须立即停炉。 ⑵锅炉满水的预防: ①关键在于加强对水位的监视; ②水位表的汽连管阻塞,则水位上升极快;如水连管阻塞,则水位逐渐上升后呆滞不动。 ③水位表的放水旋塞漏水,将会引起水位的降低; ④水位表若有不严密之处,将使水位显示不准确。 3.4.3汽水共腾 ⑴汽水共腾的处理: ①减弱燃烧,关小主汽阀,减小锅炉蒸发量,降低负荷并保持稳定; ②完全开启上锅筒的连续排污阀,并适当进行锅筒下部的定期排污,同时加大给水量,以降低锅水碱度和含盐量,此时应注意锅炉水位的控制; ③采用锅内加药水处理的锅炉,应停止加药; ④开启蒸汽管路上的疏水阀进行疏水; ⑤维持锅炉水位略低于正常水位; ⑥取样化验锅水,待水质合格后要冲洗水位表后,然后逐渐恢复正常运行; ⑦在锅炉水质未改善前,严禁增大锅炉负荷,事故消除后才能加强燃烧。 ⑵汽水共腾的预防: ①搞好锅炉水质管理,防止给水中带油及其它杂质; ②按炉水标准控制炉水碱度和含盐量; ③锅炉运行中应保持水位正常; ④并汽时开启主汽阀速度不要过快(约10分钟左右),增加负荷时应缓慢。 3.4.4对流管、水冷壁破裂(爆管) ⑴对流管和水冷壁损坏的处理: ①炉管轻微破裂,如水位尚能维持,故障不会迅速扩大时,可短时间减负荷运行至备用锅炉升火后再停炉,此间应提高给水压力,增加锅炉给水; ②炉管爆破,不能维持水位和汽压时,应紧急停炉,特别是水位表中已看不到水位,炉膛温度又很高时切不可给水,以免导致更大事故发生,但引风机必须继续运行,排尽烟和蒸汽后方可停止; ③如有数台锅炉并列供汽时,应将故障锅炉与蒸汽母管隔断。 ⑵对流管和水冷壁损坏的预防: ①提高给水质量,防止锅炉结垢; ②锅炉运行中进行排污时,排污量不要过大,防止破坏水循环; ③运行时要防止炉膛热偏差,保证可靠的水循环; ④加强锅炉的维修工作,及时消除管子的缺陷和烟气短路现象; ⑤定期检查管子的腐蚀、磨损情况; ⑥纠正吹灰器安装不正的缺点。 3.4.5省煤器的损坏 省煤器损坏的处理:

[1] [2]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作业指导书  工业炉  操作规程机械设备 - 操作规程

《工业炉司炉作业指导书》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