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汽包作业安全指导书
1.过程描述
启动前的检查 启动 运行调整 停止 交接
2.过程关注点
质量要求
工艺指标符合要求
风险提示
烫伤
环境要求
减少废水排放
3.作业要求
总要求:穿戴好劳保防护用品(安全帽、手套等,必要时须佩戴防护面罩、耐高温防护服等),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安全教育,并取得相关操作证方可上岗。
3.1 启动前的检查
3.1.1所有的检修工作已完成,具备启动条件;
3.1.2检查分汽包上的压力表、安全阀等,安全附件要齐全,灵活好用;
3.1.3分汽包上的保温应完整,无脱落。
3.2启动
3.2.1向分汽包送汽时,应先打开分汽包旁路疏水阀,然后缓慢开启进汽阀,进行预热和疏水;
3.2.2继续缓慢开大进汽阀,直至进汽压力与分汽包压力相同时,可全开进汽阀;
3.2.3打开正路疏水阀,关闭旁路疏水阀,并适当调整疏水阀流量,以减少废水排放;
3.2.4送汽过程中,要防止发生汽水冲击。
3.3运行调整
3.3.1调整进汽阀开度,控制压力在所要求的工艺指标内;
3.3.2严密监视分汽包运行状况,防止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行;
3.3.3发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采取紧急措施,并及时汇报或处理:
1)分汽包压力、温度超过允许值,采取措施后仍得不到有效控制;
2)受压元件发生裂纹、鼓包、变形、泄漏等危及人身或设备安全的情况;
3)安全附件失灵;
4)外界事故直接威胁分汽包的安全运行;
5)发生严重振动;
3.3.4分汽包发生事故时,必须按规定汇报主管部门,并填写相关记录。
3.4停止
3.4.1分汽包停汽时,应先缓慢关闭分汽包进汽阀;
3.4.2然后缓慢开启疏水旁路阀,直至疏水完毕;
3.4.3在进汽阀上悬挂安全警示,严禁开启。
4.其他要求
4.1操作中要注意安全,烫伤等事故的发生;
4.2 认真填写岗位原始记录和交接班记录。
公用规程附件
附件一 电气焊作业规程
1、过程关注点:
质量要求
满足相关要求
风险提示
触电、火灾、爆炸、烫伤
环境要求
废弃物妥善处置
2、作业要求:
2.1熟悉图纸及焊接工艺要求。
2.2穿戴好工作服、绝缘鞋、绝缘手套、防护面罩等必需的劳动防护用品。
2.3现场使用的电焊机应有防雨、防潮、防晒的设施,并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焊接设备上的附属设备应按照各自的操作规程使用,并有完整的防护外壳,接线处应有保护罩。
2.4 氧气和乙炔表必须灵活好用,发现问题应及时修理或更换。乙炔管、氧气软管不得错装。
2.5施焊现场的10米范围内,不得堆放氧气气瓶、乙炔瓶及木材等易燃物。工作时氧气瓶和乙炔瓶相距5米以上,气带长度不得少于15米。
2.6 地线及焊把线不得搭在易燃、易爆和带有热源的物品上,地线不得接在管道、设备和建筑物金属架上或铁轨上,绝缘应良好。
2.7雨天不得露天焊接。在潮湿地带工作时,操作人员应站在铺有绝缘物品的地方,穿好绝缘鞋。
2.8焊接前操作者应对设备和物品仔细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作业。
2.9点燃焊割炬时,应先开乙炔阀点火,然后开氧气阀调节火焰。
2.10使用中若氧气软管着火时,不得折弯软管断气,应迅速关闭氧气阀门,停止供氧。乙炔软管着火时,应先关熄炬火、可用折弯前面一段胶管的办法来将火熄灭。焊、割过程中遇到回火时,必须立即关闭焊割炬的乙炔调节阀,再关闭氧气调节阀。
2.11焊接工件要待冷却后移动,移动时要戴防护手套,以免烫伤。
2.12焊钳应与手把连接牢固,不得用胳膊夹持焊钳,清除焊渣时,脸部应避开被清的焊缝,防止焊渣崩入眼内。
2.13负荷运行中,焊接人员应经常检查电焊机的升温,超过60℃必须停止运转并降温。
2.14冬季露天施工,如胶皮管和氧气瓶冻结时,可用热水、蒸气或在暖气设备下化冻,严禁用火焰烘烤。严禁用火烘烤电气焊所用的设备和工具,氧气瓶、乙炔瓶不得爆晒。
2.15焊、割可燃油类的容器时,需将孔盖完全打开,清洗吹干,方可作业,防止容器爆炸伤人。
2.16酸、碱管路电气焊检修时,应先查看标识,同调度或相关人员联系确认后方可停车。检修人员应穿戴好防护用品,管路冲洗干净后方可动电气焊。
2.17严禁在已喷涂过油漆或塑料的容器内施焊。在容器内施焊时,应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容器应有进、出风口,口外设通风设备,焊接时一人工作,一人监护,容器内照明应符合相关规定。在大型容器内操作,工作未完成而离开时,严禁将焊割炬放在容器内。
2.18焊接有色金属时,必须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
2.19严禁在运行中的压力管道、装有易燃易爆的容器和受力构件上进行焊接和切割,禁止在油漆未干的构件上焊接。
2.20作业结束后,清理现场,灭绝火种,切断电源,各类工器具应妥善保管。
2.21焊接任务完成后,焊工要自检,同时通知有关技术人员检查焊接质量(如试压、探伤等)。
3、其他要求:
3.1电气焊工作业人员必须是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取得上岗证后,方可独立作业。
长期停用的电焊机,使用时需电工全面检查,绝缘电阻不得低于0.5兆欧,接线部分不得有腐蚀和受潮现象。
3.2焊接设备各种气瓶的使用和运输应遵守《气瓶安全监察规定》。
3.3安装、检修焊机或更换保险丝时,应由电工进行,焊工不能擅自进行,以防触电。
3.4焊工应熟悉触电救护和人工呼吸法。
3.5在2米以上高空作业时,应同时遵守《高处作业规程》。
3.6在有毒、有害区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应同时遵守《有毒、有害区作业规程》。
3.7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应同时遵守《易燃、易爆区作业规程》。
附件二 常用工器具作业规程
砂轮机作业规程
1. 关注点
质量要求
符合加工标准
风险提示
碎块飞出伤人、机械伤害
环境要求
粉尘收集清理
2. 作业要求
2.1作业前准备
2.1.1穿戴好工作服,女职工长发必须戴工作帽,头发不允许过肩。
2.1.2使用砂轮机前,应检查设备各部分机构是否完好:电源线有无破损;砂轮表面有无裂纹、破损,是否过小;砂轮要有防护罩,以挡住磨削碎块飞处伤人;收尘装置是否完好。发现异常应及时报修。
2.2磨削作业
2.2.1使用砂轮机前应先试运转,等运转平稳后,才能进行磨削作业。有条件的,砂轮启动前,应先开排风机及除尘器,以减少空气中粉尘浓度。
2.2.2使用砂轮机时,人应站在砂轮的侧面,不允许带手套,以防旋转伤害。操作时最好戴口罩、眼镜,防止沙砾飞出伤人。加工噪音较大时,应采取护耳措施。
2.2.3开始磨削应缓慢进给,用力要小,磨削中用力也不能过猛,以防失手或砂轮受冲击、震动崩裂而伤人。
2.2.4工作时注意力集中,身体各部位应与砂轮保持相应距离,以防事故发生。砂轮机运转,不允许作业者擅自离开。
2.2.5磨削的机件应符合加工配件的标准,避免产生残次品。
2.2.6发现设备有异常(含响声或震动等)问题,应立即断电,联系维修。
2.2.7工作场地物料分开摆放整齐,通道畅通,以免妨碍操作。
2.2.8砂轮存放要保持干燥,防止因受潮而强度降低。
2.2.9换新砂轮时,先要用手或木棒轻轻敲击检查有否破损,校静平衡。挟持砂轮的法兰盘直径不得小于砂轮直径的三分之一;砂轮的安装间隙以及法兰盘与砂轮的加紧力应符合规定;砂轮轴上的紧固螺丝的旋向与主轴旋向相反,以保持紧固。对有平衡块的法兰盘,应在装好砂轮进行平衡合格后才能启动。
2.2.10 新沙轮投入使用前,应先进行空转3分钟,等运转正常平稳后才能使用。
2.2.11工作完毕后,及时切断电源。
2.2.12定期清理砂轮的收尘装置,及时清扫施工场地,以防产生扬尘。砂轮粉尘作为不可回收垃圾处理。
3.其他要求
砂轮机上应设有收尘装置;有条件的单位可设砂轮机房,砂轮密集的最好安装抽排风设施,砂轮机附近还可以设水源,方便及时给磨削件降温,以防烫伤,同时洒水防扬尘
砂轮切割机作业规程
1.关注点
质量要求
符合加工标准
风险提示
碎块飞出伤人,烫伤,触电
环境要求
[1] [2] [3]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操作规程,机械设备 - 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