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机械设备操作规程分汽包作业安全指导书 正文
分汽包作业安全指导书

分汽包作业安全指导书

点击数:7730 次   录入时间:03-04 11:42:34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操作规程
粉尘清理         2.作业要求 2.1作业前准备  2.1.1穿戴好劳保防护用品。女员工长发必须戴帽,头发不允许过肩。 2.1.2操作设备前,应检查设备各部分机构是否完好:电源线有无破损;砂轮表面有无裂纹、破损;砂轮是否过小;砂轮要有防护罩,以挡住磨削碎块飞处伤人。发现异常,应及时报修。 2.2切割作业 2.2.1砂轮切割机必须放置平稳,切割方向应避开行人(通道)、设备和易燃易爆物品,无法避开时,前方应有防护屏蔽,并有人监护。 2.2.2作业时最好戴口罩、眼镜、绝缘手套,防止沙砾飞出伤人。加工噪音较大时,应采取护耳措施。 2.2.3切割物必须牢固夹持,开机后,砂轮达最高速度后才能开始切割,不准用砂轮侧面磨削工件。 2.2.4切割时人应站在砂轮的侧面,注意力集中,缓慢进给,用力要小,以防失手或砂轮受冲击、震动崩裂而伤人。发现设备有异常(含响声或震动等)问题,应立即断电,联系维修。 2.2.5切割下的机配件应符合配件加工的标准,避免产生残次品。及时清除锯割口处毛刺、飞边、棱角,以免划伤手。 2.2.6砂轮切割片存放要保持干燥,防止因受潮而强度降低。 2.2.7换新砂轮片时,先要用手轻轻弹敲检查有否破损,校静平衡。 2.2.8砂轮轴上的紧固螺丝的旋向与主轴旋向相反,以保持紧固。 2.2.9新砂轮片投入使用前,应先空运转3分钟,等运转正常平稳后才能使用。 2.2.10工作完毕后,及时切断电源,清扫施工场地,以防产生扬尘。砂轮粉尘作为不可回收垃圾处理。 3. 其他要求 3.1外出作业或接临时工作线时,应联系电工装接。 3.2外出作业应查看附近水源及消防器材位置,方便意外事故发生时的急救。同时方便及时给磨削件降温,以防烫伤,还可以洒水防扬尘。   台钻作业规程            1. 关注点 质量要求 符合加工标准 风险提示 烫伤,物体打击,机械伤害 环境要求 切屑回收 2. 作业要求 2.1作业前准备  2.1.1检查并穿戴好劳保防护用品。女员工长发必须戴帽,头发不得过肩。 2.1.2根据图纸、材料,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和量具。 2.1.3对设备进行润滑和常规保养。操作设备前,应检查设备各部分机构是否完好,各传动手柄是否放在空挡位置;设备启动后,应先低速运行1~2分钟,使润滑油散布到各处,等设备运行正常后才能工作。发现问题,应及时报修。 2.2台钻作业 2.2.1工作场地物料分开摆放整齐,通道畅通,以免妨碍操作。 2.2.2操作时袖口扎紧,不允许带手套,头部不可离钻床太近,最好佩戴眼镜,防止切屑飞出伤眼、伤人。 2.2.3卡盘钥匙、扳手、斜铁必须随时取下,不得插在钻轴上,以免飞出击伤人。 2.2.4钻孔前,工装、夹具要上紧、牢靠后才可开钻。以免工件或铁屑落下伤人。加工过程中出现切屑,及时用工具(钩子或手刺)进行清理,防止烫伤。无特殊要求时,要及时清除工件上毛刺、飞边、棱角,以免划伤手。 2.2.5在开始钻孔和工件快要钻通时,刀具都必须缓慢的向工件进给,切不可有冲击或用力过猛现象,以免伤人或损坏设备。 2.2.6加工过程中,操作者要注意力集中,不用手摸加工面,严禁与他人交谈。身体各个部位应与机床旋转部分保持相应距离。开车状态,不允许无故离开机床。 2.2.7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先退刀、停车,再联系维修。 2.2.8停车时应让主轴自然停止,不能用手去刹车。严禁在开车状态下,装卸、检验工件。 2.3处理善后 2.3.1工作完毕后,及时切断电源,铁屑、非金属切屑分类回收,清扫施工场地。 2.3.2设备擦拭干净,按规定在加油部位加注润滑油,各手柄放在空挡位置,关闭电源。各类工具应在物品工具箱内分开摆放,妥善保管。   手持电动工具作业规程 1. 关注点 质量要求 符合加工标准 风险提示 碎块飞出伤人,烫伤,触电 环境要求 切屑回收,粉尘清理 2. 作业要求 2.1分类 按工具接触电保护分为: Ⅰ类工具: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它还包含一个附加的安全预防措施。其方法是将能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与已安装的固定线路中的保护导线连接起来。 Ⅱ类工具: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它还提供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附加安全预防措施和设有保护接地。 Ⅲ类工具: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依靠由安全特低电压供电和在工具内部不会产生比安全特低电压高的电压。 2.2合理选用工具 2.2.1 在一般场所,为保证使用的安全,应选用Ⅱ类工具。 如果使用Ⅰ类工具,必须采用其他安全保护措施,如漏电保护电器,安全隔离变压器等。否则,使用者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或站在绝缘垫上。 2.2.2 在潮湿的场所或金属构架上等导电性能良好的作业场所,必须使用Ⅱ类或Ⅲ类工具。 如果使用Ⅰ类工具,必须装设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毫安、动作时间不大于0.1秒的漏电保护电器。 2.2.3在狭窄场所如锅炉、金属容器、管道内等,应使用Ⅲ类工具。 如果使用Ⅱ类工具,必须装设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15毫安,动作时间不大于0.1秒的漏电保护电器。 2.2.4 在特殊环境如湿热、雨雪以及存在爆炸性或腐蚀性气体的场所,使用的工具必须符合相应的防护等级的安全技术要求。 2.3安全防护措施 2.3.1操作人员在作业前应对现场进行检查,排除影响作业安全的不利因素。 2.3.2办理有关临时用电许可手续,按规定进行接线、接地或接零。 2.3.3作业用的安全隔离变压器、漏电保护器、控制箱等应合理摆放于明显地方,并设专人监护。 2.3.4对工具的电源线进行适当保护,并尽量悬挂,防止损坏。 2.4检查 2.4.1每季度需对手持电动工具的绝缘电阻进行检测,绝缘电阻应不小于表1规定的数值。 表1 测 量 部 位 绝缘电阻(兆欧) Ⅰ类工具带电零件与外壳之间 2 Ⅱ类工具带电零件与外壳之间 7 Ⅲ类工具带电零件与外壳之间 1 注:绝缘电阻用500伏兆欧表测量。 2.4.2长期搁置不用的工具,在使用前必须测量绝缘电阻。如果绝缘电阻小于表1规定的数值,必须进行干燥处理和维修,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2.4.3工具在发出或收回时,必须由保管人员进行日常检查。 2.4.4工具的日常检查内容 1)工具外壳、手柄有否裂纹和破损。 2)软电缆或软线是否完好无损;是否远离尖锐物、高热、潮湿、油或油剂。 3)保护接地或接零线连接是否正确、牢固可靠。 4)插头、插座是否完整无损。 5)开关动作是否正常、灵活,有无缺陷、破裂。 6)电气保护装置是否良好。 7)机械防护装置是否完好。 8)工具传动部分是否转动灵活无障碍。 2.4.4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修理,未修复前,不得投入使用。 2.5工具的正确使用 2.5.1使用手电钻作业要求 1)塑料外壳要妥善保护,不能碰裂,不要与汽油及其他有机溶剂相接触。 2)电钻的通风要畅通,防止杂物进入电钻内。 3)装钻头时,不能用锤子敲击,以免损伤钻夹头,手提电钻时,必须握持电钻手柄,不能一边拉动软线,一边搬动电钻。 4)钻孔时不宜用力过猛,以防电钻过载,电钻转速明显下降时,应立即减小压力,手电钻因故障停转时,必须停电进行检查。                                                                     5)使用大的强力钻头时,要把小工件夹紧或固定好,以防抖动。 6)作业时人应站在所钻孔的侧面,注意力集中,缓慢进给,用力要小,以防失手受冲击、震动而伤人。发现设备有异常,应立即断电,联系维修。 7)加工的机配件应符合配件加工的标准,避免产生残次品。同时及时清除钻孔处毛刺、飞边,以免划伤手。 2.5.2使用手动砂轮机作业要求 1)选用结构特性符合被切削材料切削性质的砂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操作规程机械设备 - 操作规程

《分汽包作业安全指导书》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