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数
工作内容
1
桩基开挖
10~13人
负责墙面桩、锚定桩基坑开挖
2
锚定孔造孔
4人
负责锚索孔钻进施工
3
锚索制安
5人
调直、截取钢绞线,编束、安装锚索
4
钢筋、模板、架子组
10人
桩身钢筋制作、绑扎及非标准件加工、模板脚手架安装和拆除
5
混凝土施工
16人
拌合、浇注桩身混凝土、锚索孔注浆、封锚及后期处理
6
土石方作业
12~15人
装运爆破石碴、挡墙填料、路基填筑压实
7
吊运作业
5~7人
吊运器材、安装挡土板
8
张拉作业
4人
预应力张拉
9
水电工
2人
供水供电,线路维修
10
修理工
2人
负责设备维修养护
11
空压机工
1人
负责空压机的使用维修
12
技术人员
3~5人
测量、试验、施工监测、安全质量控制
13
管理人员
3人
负责工程调度、施工组织与管理
注:以上各工种人员互相协作,统筹安排利用。
9 质量控制
(1)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详细的施工网络计划图,合理地安排施工。尽量平行作业,创造更多的工作面,确保各项工作在规定的时间内优质完成。
(2)搞好基础处理,严格控制爆破规模和超欠挖,减少对前趾与基底的扰动,必要时进行局部加深与混凝土嵌补,确保基坑前趾嵌入深度和宽度,整个基底基岩面(局部嵌补后)平顺,确保一次成型模板底坐水平、中线、垂直度及模板整体稳固性。加强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设计,严格控制桩身混凝土水灰比、灰砂比和整体灌注质量。在锚固区的混凝土施工中,禁止使用一切含氯离子的外加剂。
(3)加强桩位与高程的施工控制测量,认真放样检测,灌注全过程对桩身变化进行观测,按桥墩的中线、水平精度进行控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偏措施,保证所有桩位高程、纵横轴线符合设计要求。
(4)采取严格的锚索制作措施,使用验收合格的钢绞线及锚具。钢绞线需调直除锈去油污,检查无损伤无交叉重叠、无锈坑,锚固段除PE皮并清洗干净。切断后的钢绞线两端应用铁丝扎捆牢固,同一孔的钢绞线必须等长。锚索安放要保证平直,张拉段要放在锚孔中央,确保锚索孔壁有不少于1cm的注浆厚度。
(5)保证锚索孔按照设计钻孔成型,锚索安设就位后应使锚索孔轴线与墙面桩预留锚孔轴线吻合,误差在允许范围内,锚索成一条直线,上下左右不受力或受力相等。锚位点各方向放线误差±1cm,锚索孔径允许误差±2mm。保证OVM锚具预埋在桩体内的位置准确,用定位螺杆将其固定在端部模板上,安装偏差控制在矢高方向±5mm,水平方向±20mm,保证在混凝土灌注捣固时预埋件不位移。安装工作锚板时锚板与锚垫板尽可能同轴,注意不使工具锚与张拉端锚具之间的钢绞线扭绞。
(6)选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均匀拌制水泥砂浆,砂浆质量应符合有关规定。搅拌好的砂浆应再次过筛后方可压浆,避免堵塞管路。锚定孔在注浆施工中,必须确保注浆的连续性和水、电供应充足,锚孔内砂浆应有足够养生时间,在养生期不得碰撞、移动锚索。张拉段注浆必须待浆液溢出孔口稳定1~2分钟后方可停止,24小时后还需进行补浆,以确保注浆饱满。
(7)填石工艺对锚索次应力的产生有重要影响,施工中采取四区段八流程的回填工艺,严格控制料源和填石质量,设置拉索凹槽、盖板,预留沉降空间, 保护钢绞线,以防产生次应力及拉索产生剪切破坏。
(8)填石质量主要通过现场锹锄挖动简易判断、压实试验和核子密度仪测检分析,定性与定量、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检测。填料粒径及分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墙后沉降控制在20cm以内,地基系数K30应满足路基填筑规范规定值。
(9)严格按有关混凝土施工规范和预应力锚索施工规范作业,加强监测控制。
10 安全措施
(1)施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分工、清楚责任、统一指挥。遵守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做好安全检查工作。上岗前戴好安全帽,集中精力,文明有序施工。
(2)高空作业需设必要的防护措施。脚手架的搭设必须稳定,重力集中处增加斜撑及横向支撑,并设缆风绳等将脚手架稳固。对紧固件的紧固必须有人复核。
(3)砂轮切割机应设安全护罩,避免断片伤人;风动钻机管路连接应牢固,避免脱开伤人;注浆管路应畅通,避免浆液喷出伤人;高压油管应连接好,避免断裂伤人;张拉过程中千斤顶前不可站人,避免锚索断裂造成事故。
(4)各种机械应处于完好可靠状态,机械及电器设备应专人操作和保管。多工种交叉作业时应安排好先后次序,加强防护。夜间施工时照明应充足。
上一页 [1] [2] [3] [4] [5]
本文关键字:预应力 操作规程,机械设备 - 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