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机械设备操作规程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作业安全指导书 正文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作业安全指导书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作业安全指导书

点击数:7982 次   录入时间:03-04 11:57:49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操作规程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作业安全指导书   1 适用条件及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或级配砂卵石施工。   2 施工准备 (1)施工前应做好级配碎石的备料工作。 (2)拌合场内不同粒径的碎石或砂卵石等集料应分别堆放。 (3)级配碎石或级配砂卵石必须采用场拌。 (4)在大面积填筑前,应根据初选的摊铺、碾压机械及试生产出的填料,进行现场填筑压实工艺试验,确定填料级配、施工含水率、松铺厚度和碾压遍数、机械配套方案、施工组织。试验段长度不宜小于100m。 (5)基床表层填筑前应检查基床底层几何尺寸,核对压实标准,不符合标准的基床底层应进行修整,达到基床底层验收标准。 3 施工方法 (1)施工工艺流程 ① 验收基床底层(填筑质量、外形尺寸),合格后测量放样,做好基床表层施工准备。 ② 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压实试验进行级配碎石级配试验,主要针对地基系数和孔隙率之间的关系对级配进行合理调整,确保该级配能够同时满足这两个指标的要求。同时应控制混合料颗粒中细长及扁平颗粒含量不应超过20%,黏土团及有机物含量不超过2%,粒径小于0.5mm的细集料的液限应小于25%,塑性指数应小于6。 ③ 级配碎石的拌合采用稳定土厂拌设备集中拌和,设备配备自动计量装置,并经过标定合格,准确控制材料配合比。拌和场堆料场地应进行硬化,并按照不同粒径将石料进行分类堆放,同时设置隔墙分隔。 ④ 级配碎石运输采用自卸汽车进行,运输过程中应设置帆布进行覆盖以减少混合料的水分蒸发,保证其控制在最佳含水量范围。 ⑤ 混合料的摊铺根据基床表层总厚度和混合料松铺系数合理分层进行,分层填筑时上下两层填筑接头错开不小于3m。底层根据作业线路长度选择摊铺机或推土机配合平地机进行摊铺,面层尽可能采取摊铺机作业。   摊铺机摊铺作业: 根据现场工作量和进度安排配备相应生产能力的稳定土摊铺机,摊铺机配备相应的辅助设施。 根据设备能力可以采用单幅全宽一次摊铺或整幅一次摊铺,摊铺速度和拌和、运输能力相协调,尽量避免停机待料。并在摊铺机后设专人清除粗细料离析现象,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 经常检验控高钢丝和调整传感器,防止标示桩移位。 保持整平板前的混合料的高度不变,保持螺旋分料器80%的时间处于工作状态,防止粒料离析。 减少停机/开机次数,避免运料车碰撞摊铺机,设有专人指挥卸料,在摊铺机料仓中余半仓料时,运输车及时缓慢接上仓,慢速将料卸入料仓,卸完后立即开走。 摊铺机后有专人负责,清除粗细集料“窝”,防止粒料离析。 推土机配合平地机摊铺: 根据松铺系数、每车运量,采用石灰画出卸料网格,专人指挥卸料。 采用推土机按挂线高度进行除摊铺、平整,压路机静压1~2遍。 平地机进行精平。 ⑥ 混合料摊铺完成后及时进行碾压施工,具体工艺参考A、B组填料施工碾压方法进行。 ⑦ 检测试验及修整养护 试验人员在拌和厂对混合料质量进行检验控制,合格混合料允许运往施工现场;在现场对混合料进行含水量及质量控制,不合格混合料应清除出场。 随分层填筑碾压完成后及时进行压实质量、几何尺寸检验,及时采取措施处理不合格的地方。 (2)填筑施工 ① 基床表层的填筑宜按验收基床底层、搅拌运输、摊铺碾压、检测修整 “四区段”和拌合、运输、摊铺、碾压、检测试验、修整养护 “六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摊铺碾压区段的长度应根据使用机械的能力、数量确定。区段的长度一般宜在100m以上。各区段或流程只能进行该区段和流程的作业,严禁几种作业交叉进行。 ②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应分层填筑,每层的最大填筑压实厚度不得大于30cm,最小填筑压实厚度不得小15cm。 ③ 级配碎石的摊铺可采用摊铺机或平地机进行,顶层应用摊铺机摊铺。每层的摊铺厚度应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参数严格控制。用平地机摊铺时,必须在路基上采用方格网控制填料量,方格网纵向桩距不宜大于10m,横向应分别在路基两侧及路基中心设方格网桩。用摊铺机摊铺时,应根据摊铺机的摊铺能力配置运输车,减少停机待料时间。 ④ 在摊铺机或平地机摊铺后应由人工及时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⑤ 整形后,当表面尚处湿润状态时应立即进行碾压。如表面水分蒸发较多,明显干燥失水,应在其表面喷洒适量水分,再进行碾压。用平地机摊铺的地段,应用轮胎压路机快速碾压一遍,暴露的潜在不平整再用平地机整平和整形。 ⑥ 碾压时,应采用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的方式,最后静压收光。直线地段,应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曲线地段,应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重叠压实不应小于40cm,各区段交接处,纵向搭接压实长度不应小于2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0m。 ⑦ 横向接缝处填料应翻挖并与新铺的填料混合均匀后再进行碾压,并注意调整其含水率,纵向应避免工作缝。 ⑧ 碾压后的基床表层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局部表面不平整应补平并补压。 ⑨ 已完成的基床表层应采取措施控制车辆通行,并做好基床表面的保护工作,防止表层扰动破坏。严禁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 4 技术要求和检测 (1)级配碎石原材料技术性能指标 采用碎石的粒径及材料性能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碎石道床底碴》的规定,并满足设计要求。颗粒级配通过级配试验进行确定,级配曲线应圆顺,并符合《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中的规定。每2000m3对颗粒级配、颗粒密度、黏土团及其他杂质含量、大于22.4mm的颗粒中带有破碎面的颗粒含量等项目作1次检测。 (2)填筑压实指标及检测频率见表1。 (3)填筑完成后对基床表层路肩高程、中线至路肩边缘距离、厚度、宽度、横坡、平整度进行检查和整修,检查标准、频率和方法如表2。   5 质量控制 (1)混合料控制 ① 混合料材料的级配必须经室内试验及现场填筑试验确定。 表1  基床表层填筑压实质量控制标准 压实指标 级配碎石 检测频次和取样部位 地基系数K30(MPa/m) ≥190 在表层顶面每100m检测4点,距路基边2m处左右各1点,中间2点。 孔隙率n <18% 每层沿纵向每100m检测6点,距路基边1m处左右各2点,中间2点。 动态变形模量Evd(MPa) ≥50 每层沿纵向每100m检测6点,距路基边1m处左右各2点,中间2点。       表2 基床表层结构尺寸检测指标和频次表 序号 检验项目

[1] [2]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操作规程机械设备 - 操作规程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作业安全指导书》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