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横向联结作业指导书
根据桥梁图号-通桥(2005)2101及通桥(2005)2201的设计要求,桥梁的横向联结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联结,其预应力钢筋图号通桥(2005)2101采用1×7标准型公称直径为15.2mm强度级别为1860Mpa之低松弛钢铰线。
1、桥梁检查、配对
(1)桥梁进场后必须逐孔检查横向孔,并对孔道不顺的进行清理。
(2)逐孔检查压浆孔,以保证压浆孔道通畅。
(3)必须进行桥梁配孔工作以确保穿筋顺利。
2、架梁时预穿横向预应力钢筋及波纹管
(1)从桥墩(台)进入两片梁内侧安装波纹管以及在桥梁边缘两侧安装横向预应力钢筋时,工作人员需套双保险绳,保险绳与桥面上横向联接钢筋相连,应始终保持有一根保险绳处于保险状态。
(2)桥梁架设时,每孔梁的第一片梁无需考虑横向预应力钢筋的穿孔问题。
(3)当第二片梁到位后,利用吊篮将预应力钢筋从第二片梁外侧预应力孔道穿入第一片梁预应力孔道。
(4)在两片梁横向张拉孔间安装波纹管,波纹管伸入两片梁预应力孔道的长度不小于200mm,并用海绵塞紧波纹管与混凝土间的空隙以防止漏浆。
3、钢筋的制作与安装
(1)下料前对钢筋进行检查,查看钢筋表面是否有锈蚀、油污、毛刺等影响施工质量的缺陷。钢绞线堆放地,下料地必须平整,坚硬、干净、无腐蚀钢绞线的物质、气体,为此不得露天堆放,并不得直接放在地上。钢绞线拆盘时应注意安全,防止线头弹伤。
(2)钢筋的制作必须符合《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的有关规定。钢绞线切割用砂轮切割机。不得采用加热、焊接、电弧切割。切断前,两侧5cm处用绑扎丝绑牢。切割钢绞线时,应防止断头弹伤人,切口毛刺应及时清除,以防扎破手脚。钢绞线顺直无弯,钢绞线切口无松散,外观无裂纹,油污、无锈蚀,工作长度内无烧伤,无焊疤。钢铰线切割时下料长度精确至±20mm,并保证其端部平齐。
(3)钢筋与梁体预埋钢筋的连接采用绑扎搭接,其搭接长度不小于30d,在搭接部分及两端用铁丝绑扎结实。也可采用焊接,焊接时必须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的有关规定。
(4)安装钢筋骨架时,应保证其在模板中的正确位置,不得倾斜、扭曲、要保证其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
4、模板的安装
(1)模板在安装前必须进行清理、刷油,以保证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易于脱模。
(2)模板用铁丝和花篮螺丝吊装于桥面板上。
(3)模板安装完后仔细检查其安装位置、钢筋保护层及其波纹管是否有伤损。
(4)为防止混凝土灌注过程中跑模或胀模,安装完后用铁线进行加固。
5、混凝土灌注技术要求
(1)图号通桥(2005)2101和通桥(2005)2101的24m、32m梁用C55细石混凝土灌注;通桥(2005)2101跨度16m低高度梁砼强度等级为C50级。配合比必须由试验室通过试验比选确定。
(2)混凝土灌注前1小时试验人员对砂石料的含水率进行测定,换算成施工配合比,严格按给定的施工配合比进行灌注。混凝土的搅拌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
(3)混凝土灌注时每一工作班取三组抗压强度试件作为张拉及28天强度检测依据。
(4)捣固:捣固采用插入式捣固器振捣,捣固时不得碰撞模板和钢筋,每一捣固点的时间宜为20~30s,以混凝土不再出现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出现浮浆为度。
6、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注完后,12h内即应覆盖并进行洒水养护,洒水养护每2~3小时一次,养护时间为7~14天。
7、张拉
横隔板及桥面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通桥(2005)2101和通桥(2005)2101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且经试验人员出具强度通知单后,方可进行横向预应力钢筋的张拉。
(1)准备工作
① 材料及主要机具
A、预应力筋:预应力用的钢绞线的品种、规格、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标准,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复试报告。
B、预应力筋的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的形式,应符合设计及应用技术规程的要求,应有出厂合格证,进入施工现场应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进行验收和组装件的静载试验。通桥(2005)2101用的锚具采用DSM15-3及DSM15-4型低回缩锚具,锚垫板采用配套锚垫板,张拉千斤顶采用低回缩顶压千斤顶。
C、灌浆用的水泥不得低于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或按设计要求选用,应有出厂合格证书和复试报告单。
D、施加预应力的千斤顶已经过校验并有记录。
E、锚夹具、连接器应准备齐全,并经过检查验收。
F、灌浆用的水泥浆(或砂浆)的配合比以及封端混凝土的配合比已经试验确定。
G、已进行技术交底,并应将预应力筋的张拉吨位与相应的压力表指针读数、钢筋计算伸长值写在牌上,并挂在明显位置处,以便操作时观察掌握。清理预应力孔道及预应力钢筋表面的灰浆。
②安装千斤顶就位。将千斤顶支撑架(利用L45×45×5的角钢加工的)安装在梁体两侧的预埋U型螺栓上,支撑架上用φ40的钢管将千斤顶用链条葫芦悬挂在钢管上,操作人员利用悬挂式吊篮(用φ16及φ12的二级螺纹钢筋加工)悬挂于桥梁两侧进行操作,将千斤顶安装就位。
(2)张拉步骤
①张拉至10%σcon(σcon为控制应力)时划线作为测量值的起点。
②钢绞线超张应力103%σcon持荷5 min,然后张拉至σcon控制应力(精扎螺纹钢筋张拉至控制应力后,持荷5分钟)后计算预应力钢筋的伸长量,并和理论伸长量进行比较,进行双控。持荷阶段若油压有下降时,需补足油压达到设计值,持荷完毕,旋紧张拉端锚具并用锤及专用工具将锚具打紧。
③千斤顶回油并测量回缩值,作好记录。检查锚固情况。
(3)张拉技术要求
①张拉前对锚具进行检查,看锚具有无破损,若有破损,立即更换。
②对选用的张拉设备进行性能试验,不符合其技术要求的不能使用。张拉油泵必须由专人进行操作。
③张拉千斤顶在使用前必须与其配套使用的油表进行配套标定。标定时按5Mpa一级逐级加压及减压,往返标定三次,取其平均值,用线性回归求出张拉力与油压表读数的关系,以供张拉时使用,每台千斤顶配备两个1.0级的压力表进行配套标定,以便在压力表损坏时影响千斤顶的使用。
④张拉时应严格按设计控制应力操作。 ⑤张拉作业应认真操作,准确控制油表读数。张拉值以油压表读数为准
(4)千斤顶及压力表的标定
①千斤顶和压力表每月进行一次配套标定。
②千斤顶检修后或油压锐减以及有其他异常情况时需重新标定。
③压力表损坏或更换压力表时需重新标定。
④压力表的检定周期为一周,压力表的存放应防止日晒、防潮、防震。
(5)张拉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①张拉设备要与校验时的编号一致,应配套使用,不得混淆。 ②千斤顶油压不超过最大张拉油压。 ③千斤顶的张拉油缸进油时,回程油缸和液压顶压器油缸必须处于回油状态。 ④千斤顶的回程油缸进油时,张拉油缸必须处于回油状态。 ⑤顶楔过程中,必须密切注意张拉油路的升压情况,不得超过1~2 MPa 。 ⑥张拉过程中的钢铰线断丝量及锚固后的滑移情况,不得超过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
⑦张拉时应认真做到孔道中心、锚环中心、千斤顶中心"三心一线",以便张拉工作顺利进行,并不致增加孔道磨擦损失。 ⑧张拉油表读数,伸长值读数、钢绞线和锚具规格应填写在张拉施工记录内。
⑨钢绞线张拉时,安全阀调整至规定值后,才可开始张拉作业。 ⑩要注意安全,操作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8、压浆
(1)清理压浆孔残浆及杂物,使压浆孔道保持通畅。
(2)通桥(2005)2101、通桥(2005)2201的管道压浆采用M50水泥浆,压浆使用强度等级为42.5Mpa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浆根据配合比性能试验及减水剂性能确定加入一定量的减水剂,以利于压浆的顺畅,减少泌水量。
(3)在张拉端及固定端安装压浆嘴,先关闭出浆端压浆阀,将手动灰浆泵置于桥面上,利用桥面与孔道的高差产生的压力及手动压力将灰浆压入孔道中,当固定端压浆孔冒出浓浆后,关闭固定端压浆孔阀门,稳压30秒后,继续压浆,浆压满后关闭张拉端压浆阀门,保压2分钟后取下压浆阀门。
9、封锚
(1)封锚前切割预应力钢筋,要求精扎螺纹钢筋及钢绞线露出锚具长度不短于30mm不长于40mm。
(2)用881-1型聚氨脂防水涂料涂刷锚具及联结板处缝隙,进行防水处理。
(3)锚穴四周需凿毛, 用无收缩混凝土封闭锚穴。
10、桥面板联结
[1] [2]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作业指导书 操作规程,机械设备 - 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