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机械设备操作规程工业金属管道安装作业指导书 正文
工业金属管道安装作业指导书

工业金属管道安装作业指导书

点击数:7822 次   录入时间:03-04 11:38:25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操作规程
 工业金属管道安装作业指导书   1  主题内容与适宜和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在压力管道施工中应该遵守的作业规则、技术要求及检验标准。适用于石油化工、机械、电力、冶金轻工等行业的碳素钢、合金钢、不锈钢、铸铁、有色金属工业管道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安装施工。其设计压力不大于10MPa,设计温度不超过材料的允许的使用温度。 本作业指导书不包括焊接及焊接检验、试验方面的内容,施工时请参阅焊接作业指导书。但在竣工资料中列出,应注意收集。 2  施工依据 2.1  设计图纸要求的技术条件 2.2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 2.3  GB50235-97《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4  GB50236-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施工及验收规范》 2.5  GB985-80《手工电弧焊、焊接接头基本型式和尺寸》 3  施工准备 3.1  在工业管道安装前,填写《压力管道安装申请书》,到所在地的地(市)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劳动)行政部门办理审批备案手续。 3.2  设计施工图及其它技术标准、规范齐全,施工图纸专业会审完毕。 3.3  施工作业指导书、质量计划、施工方案等已编制并经施工管理部门审查批准,施工技术交底和技术培训已完毕。 3.4  材料、劳动力、设备机具备齐,现场道路畅道,水、电、气能满足施工需要。 3.5  土建与安装之间的交接手续办理完毕,签字、印章齐全。 4  施工方法 4.1  管道、管道附件及阀门的检验 4.1.1  工业管道用的管子、管件、阀门、法兰补偿器和安全保护装置,必须是有质量技术监督(劳动)行政和部门批准的有注册手续的制造单位制造。管道附件及阀门应有制造厂家的质量证明书、出厂合格证,材质化验单。 4.1.2  管道、管道附件及阀门在使用前应按设计图要求核对其规格、格质、型号。在使用前应进宪外观检查;合金钢应有材质标记。 4.1.3  阀门试验 4.1.3.1  下列管道的阀门,应逐个进行壳体压力试验和密封试验。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a)  输送剧毒流体、有毒流体、可燃流体的管道阀门。 b)  输送设计压力大于1MPa或设计压力等于1MPa且设计温度小于-29℃或大于186 ℃的非可燃流体、无毒流体的管道阀门。 4.1.3.2  输送设计压力小于等于1MPa且设计温度为-29℃—186℃的非可燃流体、无毒流体的管道的阀门,应每批抽查10%,且不得少1个,当不合格时,应加倍抽查,仍不合格时,该批阀门不得使用。 4.1.3.3  阀门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用洁净水进行。 4.1.4  阀门的强度试验按下列规定进行: a)  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5倍; b)  试验时间不少于五分钟,壳体及填料无渗漏为合格。 4.1.5  试验合格的阀门,要及时排尺内部积水,密封面涂防锈油,(脱脂的阀门除外),关闭阀门封闭出入口,高压阀门要填写《高压阀门试验记录》。阀门的传动装置和操作机构应进行清洗检查,要求动作灵活可靠,无卡涩现象。 4.1.6  安全阀调试,设计无规定时,其开启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05-1.15倍,回座压力大于工作压力的0.9倍,调压压力应稳定,训封试验不少于两次,调试后填写《安全阀调整试验记录》,工作介质为气体时用空气或隋性气体调试,工作介质为液体时,用水调试。 4.1.7  带有蒸汽夹套的阀门,夹套部分以1.5倍工作压力进行检查。 4.1.8  法兰密封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毛刺及径向沟槽。 4.1.9  螺栓及螺母的螺纹应完整,无损伤痕、毛刺等缺陷,螺栓与螺母应配合良好,无松动活卡涩现象。 4.1.10  石棉橡胶、塑料等非金属垫片,质地应柔韧、无老化、变质分层现象,表面不得有折损皱纹等缺陷。 4.1.11  金属垫片表面应无裂纹、毛刺、凹槽、径向划痕及锈斑等缺陷。 4.1.12  包金属及缠绕式垫片不得有径向划痕、松散、扭曲等缺陷。 4.2  管道加工预制 4.2.1  管道应进行喷砂除锈处理,并按设计要求对管道表面进行涂漆。 4.2.2  管子切割 4.2.2.1  管子的切割一般用气割或机械法,不锈钢管子用无齿锯、等离子切割机进行。 4.2.2.2  管子切口质量要求: a)  切口表面应整齐、光洁、不得有裂纹、重皮、毛刺、凹凸、缩口、氧化铁、钢屑、溶渣和其它影响焊接质量的杂质。 b)  高压钢管及合金钢管切割后应及时标上原有标记,以免错用。 c)  切口端面倾斜偏差△,应不大于管子外径的1%,且不超过2mm。 d)  管道上开孔焊接支管时,切口的线位应使用样板划线。 4.2.3  弯管制作 4.2.3.1  弯管的最小弯管曲半径应符合表1的要求: 4.2.3.2  不锈钢管宜冷弯,铝锰合金管不得冷弯。 4.2.3.3  管子加热时,升温应缓慢、均匀,保证管子热透,并防止过烧和渗碳。铜、铝管热弯时,应用木柴、木炭或电炉加热,不宜使用氧乙炔焰或焦炭。铅管宜采用氢氧焰或蒸汽加热。                   弯管最小弯曲半径                表1 管子类别 弯管制作方式 最小弯曲半径       中、低压钢管 热    弯 3.5Dw 冷    弯 4.0Dw 褶 皱 弯 2.5Dw 压    制 1.0Dw 热 推 弯 1.5Dw 焊    制 Dg≤250 1.0Dw Dg>250 0.75Dw 高压钢管 冷、热弯 5.0Dw 压    制 1.5Dw 有色金属管 冷、热弯 3.5Dw 4.2.3.4  不锈钢或有色金属管装卸砂时,不得用铁锤敲打,铅管热弯时不得装砂。 4.2.3.5  碳素钢、合金钢管在冷弯后应按规定进行热处理。合金钢弯管热处理后需检查硬度。 4.2.3.6  高压钢管在弯制后,应进行无损探伤,需热处理的应在热处理后进行。如有缺陷,允许修磨,修磨后的壁厚不应小于管子公称壁厚的90%,且不少于设计计算壁厚。 4.2.3.7  高压弯管加工合格后,应填写《高压弯管加工记录》。 4.2.4  卷管制作 4.2.4.1  卷管用的钢板可用气焊、气割机、剪板机切割。 4.2.4.2  卷管直径大于600mm,允许有两道纵向接缝,两接缝间距应大于300mm。 4.2.4.3  卷管组对两纵缝间距应大于100mm。支管外壁距纵、环向焊缝不应小于50mm,若焊缝用无损探伤检查时不受此限。 4.2.4.4  卷管的周长偏差及椭圆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                  周长偏差及椭圆度规定         单位:mm   表2   公称直径 <800 800-1200 1300-1600 1700-2400 2600-3000 >3000 周长偏差 ±5 ±7 ±9 ±11 ±13 ±15 椭圆度 外径的1%,且不大于4 4.2.4.5  卷管端面与中心线的垂直偏差不应大于管子外径的1%,且不大于3mm。平直度偏差不应大于1mm/m。 4.2.4.6  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800mm的卷管对接时,外部环缝应由两名焊工同时施焊。 4.2.4.7  焊缝不能双面成型的,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600mm时,一般应在管子内侧的焊缝根部进行封底焊。 4.2.4.8  卷管在加工过程中板材表面应避免机械损伤,有严重伤痕的部位应修磨,并使其圆滑过渡,修磨处的深度不得超过板厚的10%。 4.2.4.9  卷管的所有焊缝应进行煤油渗透试验。 4.2.5  管口翻边 4.2.5.1  翻边连接的管子应每批抽检1%,且不得少于两根进行翻边试验,当有裂纹时应进行处理,重作试验,当仍有裂纹时,该批管子逐根试验,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4.2.5.2  翻边端面应与管中心线垂直,允许偏差小于或等于1mm,厚度减薄率小于或等于10%。 4.2.5.3  管口翻边后的外径及转角半径应能保证螺栓及法兰自由装卸。法兰与翻边平面的接触均匀、良好。 4.2.6  高压管螺纹及密封面加工 4.2.6.1  公制螺纹基本尺寸按《普通螺纹直径1-600毫米基本尺寸》(GB196-81)的规定。 牙形槽底为圆弧形,公差按《普通螺纹直径1-300毫米公差》(GB197-81)中的2a级精度。 螺纹收尾按《螺纹收尾,螺纹退刀槽,倒角尺寸》(GB3-79)的规定。 4.2.6.2  螺纹光洁度应不低于▽5,螺纹表面不得有裂纹、凹陷、毛刺等缺陷。有轻微机械损伤或断面不完整的螺纹,全长累计不应大于1/3圈。螺纹牙高减少不应大于其高度的1/5。 4.2.6.3  管端螺纹加工质量,应用螺纹量规检查,也允许用合格的法兰单配,徒手拧入不应松动。 4.2.6.4  管端锥角密封面不得有划痕、刮伤、凹陷、啃刀等缺陷,光洁度不应低于▽6,锥角误差不应大于±0.5°。 4.2.6.5  平垫密封的管端密封面光洁度不低于▽4,端面与管子中心线应垂直。 4.2.6.6  加工后的高压管管段长度允许偏差: a)自由管段为±5毫米; b)封闭管段为±3毫米。 4.2.6.7  弯管工作如在螺纹加工后进行,应对螺纹及密封面采取保护措施。 4.2.6.8  加工完毕的管端密封应沉入法兰内3-5毫米。如管子暂不安装,应在加工面上涂油防锈,封闭管口,妥善保管。 4.2.7  夹套管加工 4.2.7.1  套管内的高压主管不得有焊缝。套管内的中、低压管管不宜有焊缝,如有焊缝,须经试压和无损探伤检查合格。 4.2.7.2  套管与主管间隙应均匀,并按设计要求焊接支撑块。支撑块与弯管起弯点距离为0.5-1.2米,直管段上支撑块间距为3-5米。 4.2.7.3  套管的两端位置应靠近法兰,并保证螺栓拆卸方便。 4.2.7.4  主管加工完毕后,应裸体进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试验压力分别按设计压力的1.5倍和1.1倍进行。加套管加工完毕后,套管部分应按设计压力的1.25倍进行强度试验。 4.2.7.5  高压弯管的夹套组焊工作,一般应在主管弯曲后并经二次探伤合格后进行。 4.2.8  管件制作 4.2.8.1  焊制弯头主要尺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a)周长偏差:Dg>1000毫米时不超过±6毫米;              Dg≤1000毫米时不超过±4毫米。 b)端面与中心线的垂直偏差不应大于管子外径的1%,且不大于3毫米。 4.2.8.2  焊制异径管的椭圆度不应大于各端外径的1%,且不大于5毫米。 4.2.8.3  同心异径管两端中心线应重合,其偏心值不应大于端外径的1%,且不应大于5毫米。 4.2.8.4  焊制或拔制三通的支管垂直偏差洞庭湖大于其高度的1%,且不大于3毫米。 4.2.8.5  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400毫米的焊制管件应在其内侧的焊缝根部进行封底焊。 4.2.9  补偿器制作 4.2.9.1  “Π”型补偿器悬臂长度偏差不应大于±10毫米。平面歪扭偏差不应大于3毫米/米,且不大于10毫米。 4.2.9.2  波形补偿器管口的周长允许偏差:公称直径大于1000毫米为±6毫米,小于或等于1000毫米为±4毫米。波顶直径偏差为±5毫米。 4.2.9.3  球形补偿器的加工应符合设计规定,组装后须在工作温度、压力下进行试验,应转动灵活、密封良好。 4.2.10  防腐蚀衬里管道预制 4.2.10.1  衬里管道宜采用无缝钢管或铸铁预制。铸铁管及其管件的内壁应平整光滑,无砂眼、缩孔等缺陷。 4.2.10.2  玻璃、搪瓷衬里的管道必须采用无缝钢管。扩口处不应有皱、裂纹。法兰应按衬里要求加工。异径管长度应尽两端,大端直径不应超过小端直径的三倍。 4.2.10.3  衬里管道宜用成型管件,并用焊接法兰或活套法兰连接。 4.2.10.4  采用平焊法兰时,法兰内口焊缝应修磨成半径大于或等于5毫米的圆弧。采用对焊法兰时,焊缝内表面应修整,不得有凹凸不平、气孔、加渣、焊瘤等缺陷。 4.2.10.5  衬里弯头弯管,只允许一个平面弯,弯曲角度不应大于90度,弯曲半径不小于外径的四倍。 4.2.10.6  衬里管道内侧的焊缝不应有气孔、夹渣、焊瘤,并应修磨平滑,不得有凹陷。凸起高度不应超过2.5mm。 4.2.10.7  衬里管道及管件的预制长度,应考虑法兰间衬里层和垫片的厚度,并满足衬里施工的要求。 4.2.10.8  管段及管件的机械加工、焊接、热处理等应在衬里前进行,并经预装、编号、试压及检验合格。 4.2.11   管道支、吊架制作 4.2.11.1  管道支、吊架的形式、材质、加工尺寸、精度及焊接等要求符合图纸和规范要求。 4.2.11.2  支架底板及支、吊架弹簧盒的工作面应平整。 4.2.11.3  管道支、吊架焊缝应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漏焊、欠焊、裂纹、咬肉等缺陷。焊接变形应校正。 4.2.11.4  制作合格的支、吊架,应进行防锈处理,妥善保管。合金钢质、吊架应有材质标记。 4.2.12  管道预制 4.2.12.1  管道预制应考虑运输和安装的方便,并留有调整活口。预制完毕的管段,应将内部清理干净,封闭管口,严防杂物进入。 4.2.12.2  预制管道组合件应具有足够的刚性,不得产生永久变形。 4.2.12.3  管段预制完毕后应及时编号,并妥善保管。 4.3  管道安装及检验 4.3.1  一般规定 4.3.1.1  管内外表面喷砂除锈、涂刷油漆。 4.3.1.2  管道安装一般具备下列条件: a)  与管道有关的土建工程经验收合格,满足安装要求; b)  与管道连接的设备找正合格、固定完毕; c)  必须在管道安装前完成的有关工序如清洗、脱脂、内部防腐与衬里等已进行完毕; d)  管子、管件及阀门等已经检验合格,并具备有关的技术证件; e)  管子、管件及阀门等已按设计要求核对无误,内部已清理干净,不存杂物。 4.3.1.3  管道的坡度,可用支座下的金属垫片调整,吊架用吊杆螺栓调整。垫板应与预埋件或钢结构进行焊缝,不得加于管道和支座之间。 4.3.1.4  法兰、焊缝及其他连接件的位置应便于检修,并不得紧贴墙壁、楼板或管架上。 4.3.1.5  脱脂后的管子、管件及阀门安装前必须严格检查其内外表面,如发现有油污斑点,不得安装,应经重新脱脂处理。 4.3.1.6  埋地管道试压防腐后,应办理隐蔽工程验收,并填写《隐蔽工程纪录》及时回填土,分层夯实。 4.3.1.7  管道穿越道路,应加套管或砌筑涵洞保护。 4.3.2  管道安装 4.3.2.1  管内外表面喷砂除锈、涂刷油漆。 4.3.2.2  管道对口要平直,在距接口中心200mm处测量,允许偏差1mm,在所对接管子的全长范围内,最大偏差值应不超过10mm。 4.3.2.3  管道穿过墙壁、楼板出应安装套管,但管道焊缝不得置于套管内。穿过墙壁的套管长度应大于墙厚20-25mm;套管与管道之间空隙可用柔性材料填塞。套管中心的允许偏差为±10mm。 4.3.2.4  管道安装允许偏差见表3。             表3         管道安装允许偏差          单位:mm 项                  目

[1] [2] [3] [4]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工业  金属  作业指导书  管道安装  操作规程机械设备 - 操作规程

《工业金属管道安装作业指导书》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