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机械设备工艺要求焊接通用工艺守则 正文
焊接通用工艺守则

焊接通用工艺守则

点击数:7324 次   录入时间:03-04 11:58:51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工艺要求

 焊接通用工艺守则   
   1 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1.1 本守则规定了焊工、焊材、焊接设备、焊接环境、焊前准备、施焊过程及焊接检验的工艺要求及内容。
   1.2 本守则适用于压力容器的焊接。非受压焊缝可参考本守则执行。
   1.3 本守则与焊接工艺文件等同使用。一些特殊的焊接要求应按焊接工艺执行,当焊接工艺与本守则矛盾时由焊接质控负责人裁决。
   2 引用标准
    GB150《钢制压力容器》
    GB151《管壳式换热器》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JB4708《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
   JB/T4709《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3焊工
   3.1焊工应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考试合格,取得资格证。在有效期内只能从事相应合格项目的焊接工作。
   3.2焊工应熟悉掌握图样要求、装配制造工艺,了解《焊接工艺卡》、《通用焊接工艺卡》、《焊缝返修焊接工艺卡》和有关焊接的管理制度,并认真执行。
   3.3持证焊工中断受监察设备焊接工作六个月以上的必须重新考试,否则不得继续承担压力容器的焊接工作。
   4焊接材料
   4.1焊接材料必须符合相应国家标准的规定。常用焊材标准如下:
   碳钢焊条   GB/T5117-95
   不锈钢焊条 GB/T983-95
   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GB/T5293-99
   熔化焊用焊丝GB/T14957-94
   焊接用不锈钢焊丝YB/T5092-96
   4.2焊材进厂必须具有质量证明书,并按规定验收、入库、保管、发放。
   4.3焊材必须按图样和经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选用,不允许焊工自行改变焊材牌号和规格。
   4.4焊条、焊剂使用前应按规定烘干、保温,领用时应携带保温筒和焊剂盒。焊丝应去除油、锈,保护气体应保持干燥。
   5 焊接设备
    5.1焊接设备及其仪表、辅助设施应完好无损且运转正常,仪表应经检定合格。当设备、仪表或辅件有故障时应及时通知车间,修理正常后方可使用。
   5.2使用低氢焊条(J427、J507、A307、A137等)及碳弧气刨时选择直流电焊机。采用反接法,即工件接负极,焊条接正极。
   5.3使用酸性焊条时(J422、A302、A132等)选择交流电焊机,也可选择硅整流式逆变电焊机。
   5.4钨极氩弧焊可采用直流电源和脉冲氩弧焊电源。用直流电源时采用正接,即工件接正极,焊枪接负极。

   
   6焊接方法
   6.1压力容器制造中常用的焊接方法是埋弧焊、焊条电弧焊和钨极氩弧焊。
   6.2当容器结构允许,焊件厚度≥8时,尽量采用埋弧焊,焊件厚度<8时,采用焊条电弧焊或氩弧焊。
   6.3下列情况采用埋弧焊
   (1)长、直的焊缝,如封头板料的拼接焊缝,筒节(体)板料的拼接焊缝等。
   (2)结构允许时,滚圆后筒节(体)的对接焊缝和产品焊接试板的对接焊缝。
   (3)筒体内直径≥1800时,筒节之间和筒节与先装封头连接的环向对接焊缝。
   (4)结构允许时,筒节之间和筒节与封头连接的焊条电弧焊打底,埋弧焊盖面的环向对接焊缝。
   6.4下列情况采用焊条电弧焊
   (1)容器的纵向、环向对接焊缝,由于结构原因内部不能使用埋弧焊时的打底焊。
   (2)小直径容器及接管的对接焊缝,高颈法兰与筒体或接管的对接焊缝。
   (3)角焊缝。
   (4)拼接管板或法兰的对接焊缝。
   6.5下列情况采用氩弧焊
   (1)无人孔容器封闭环焊缝的打底焊。
   (2)换热器产品管板与换热管的强度焊。
   (3)换热管或接管的对接焊缝。
   (4)单面焊双面成型焊缝的打底焊。
   6.6施焊时焊工应按焊接工艺规定的焊接方法执行。
   7 焊前准备
   7.1坡口型式及尺寸应符合国家标准GB985-88《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型式与尺寸》,GB986-88《埋弧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型式和尺寸》的规定,并且结合工艺评定来确定,坡口加工尽量采用铣边机、车床等机加工方法,条件不具备时碳钢和低合金钢可以采用氧-乙炔切割方法。但必须清理干净切割表面的氧化膜和熔化金属毛刺,并用砂轮打磨平整。
   7.2 焊件装配前坡口表面及两侧(焊条电弧焊各10㎜,埋弧焊、气体保护焊各20㎜)应将水、铁锈、油污、积渣及其它有害杂质清理干净。
   7.3 焊接坡口应保持平整,不得有裂纹、分层、夹渣等缺陷,尺寸应符合图样规定。
   7.4奥氏体不锈钢坡口两侧各100㎜范围内应刷白粉浆,以防止沾附焊接飞溅。
   7.5焊接装配时的定位焊缝必须由合格的焊工担任。定位焊的焊接工艺必须与焊件的焊接工艺(包括预热)相同。定位尺寸见下表:
                                                                        ㎜
工件厚度 定位焊厚度 定位焊缝长度 焊缝间距
≤4 <2 5~10 50~100
5~12 3~6 10~20 100~200
>12 ~6 15~30 100~300

   
   7.6定位焊缝尽量避免焊在正面坡口内,定位焊应有良好的熔深,表面不得有裂纹、夹渣、气孔等缺陷。熔入永久焊缝内的定位焊缝两端应便于接弧,否则应予修整。
   8施焊
   焊工必须按图样、焊接工艺文件及技术标准施焊。
   8.2焊接环境:
   8.2.1焊接环境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如无有效防护措施不得施焊。
   (1) 风速:气体保护焊时大于2m/s,其它焊接方法大于10m/s
   (2) 相对湿度大于90%;
   (3) 露天雨雪环境;
   (4) 焊件温度低于0℃。
   8.2.2但焊件温度为0~-20℃时应在始焊处100㎜范围内预热到15℃以上。
   8.3《 压力容器焊接工艺》根据焊接工艺评定编制。
   8.4焊条电弧焊
   8.4.1各种直径焊条的使用电流参考见下表及《焊接通用工艺卡》。
   
焊条直径 2.5 3.2 4 5
焊条的型(牌)号 E4303(J422)
焊接电流A(平焊) 50~80 90~130 160~190 230~250
焊条的型(牌)号 E5015(J507)、E4315(J427)
焊接电流A(平焊) 50~70 80~110 150~170 220~240
焊条的型(牌)号 E347-16(A132)、E347-15(A137)
焊接电流A(平焊) 50~80 90~110 150~160 220~230
   
   8.4.2用同样直径焊条焊接时,板越厚电流越大。立焊、横焊、仰焊用的电流比平焊小10%左右。
   8.4.3焊接操作应符合以下要求:
   (1)焊接受压元件不得在焊件表面引弧。
   (2)焊机地线与焊件必须连接牢固。
   (3)焊接过程中如有气孔、夹渣等缺陷应及时清除补焊,当发现有严重问题应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待处理后再进行焊接。
   (4)中厚板应尽量采用多层多道焊前一层(道)清理干净(包括清理焊渣、气孔、裂纹等缺陷)后方可进行下一层(道)焊接,并注意层间温度。
   (5)双面焊缝,一般待正面焊完后,背面可用碳弧气刨清根并打磨干净后方可施焊,当对不锈钢焊缝进行清根时,必须将刨槽及两侧的夹碳、锈斑和飞溅等彻底清理干净,直至露出金属光泽,在进行焊接。
   (6)焊接奥氏体不锈钢时,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采用快速焊接,焊条不做横向摆动,多层焊时应注意层间温度,等到前一层(道)焊缝冷却到60℃左右时在焊下一层(道)。必要时可直接用水堆焊缝进行冷却。
   8.5埋弧焊
   8.5.1埋弧焊焊丝表面应光滑整洁,不得有腐蚀等缺陷,焊剂应按规定烘干。

   
   8.5.2焊接过程中重复使用的焊剂必须进行筛选清理,重新回收的焊剂,必须烘干后方可使用。
   8.5.3焊剂应用器皿盛装,落地时不允许回收。
   8.5.4焊机操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1)焊接地线与焊机必须连接牢固。
   (2)焊接筒体纵缝时,从起弧到焊完收弧应分别在引弧板和熄弧板上进行,且相距纵缝端80㎜以外,操作时应在起弧板内正确调整焊接工艺参数。
   (3)焊接环缝时,焊丝与筒体中心偏移量仅下表:
   
筒体直径(㎜) 焊丝偏移量(㎜) 环缝正、背面焊丝偏移位置
400~500 20~30 
600~800 30~40 
900~1200 35~45 
1300~1800 40~50 
1900~3000 45~60 
   
   (4)环缝起弧和收弧重叠处,必须离开筒体纵缝20㎜以外,焊缝重叠处应打磨与焊缝一致。
   (5)焊接过程中应随时注意焊接工艺参数的变化;保证焊接全过程的一致和相对稳定,当产生影响焊接工艺参数稳定的因素时,应立即进行调整。
   8.5.5埋弧焊常用焊接工艺规范见下表:
钢板厚度㎜ 坡口型式 焊接层次正/反 焊丝直径㎜ 焊接电流A 电弧电压V 焊接速度cm/min 焊丝伸出长度㎜

[1] [2]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通用  焊接  工艺要求机械设备 - 工艺要求

《焊接通用工艺守则》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