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机械设备维修保养脱硫系统概述和主要技术规范 正文
脱硫系统概述和主要技术规范

脱硫系统概述和主要技术规范

点击数:7888 次   录入时间:03-04 11:53:18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维修保养
额定功率 kw 1600 额定电压 V 6000 轴承冷却风机 G9-19No5A+消音器   15.1.3增压风机检修项目、工艺方法及质量标准 检修项目<!--mstheme--> 工艺方法及注意事项<!--mstheme--> 质量标准<!--mstheme--> 一、人孔门拆装、检查 松开进气箱人孔门的螺栓,打开人孔。 拆除风机出口烟道人孔门螺栓打开人孔,收好拆下的螺栓、螺母、垫片,准备复装时使用。 人孔盖的复装按拆卸的逆过程进行,复装前确认烟道内无工器具遗漏,无人员未出,复装前应检查清理密封面,用松散石棉绳调厚白漆做密封;所有螺栓复装时在螺牙处涂二硫化钼锂基润滑脂。 所有密封面应平整光洁。 进气箱人孔压板不应有扭曲变形。所有螺栓不应有反牙和拉毛现象,螺母应能用手捻到底。 进气箱人孔铰链应能使人孔门转动灵活,不卡涩,否则应作除锈并润滑处理。 增压风机正常启动后,各人孔处应严密不漏烟。 二、风烟道检查 检查集气箱及风机出口烟道中防腐鳞片有无剥落,如有鳞片已开裂但还附着于烟道上,则应将其铲下,直到和烟道紧密结合处。 疏通集气箱以及出口烟道的放水管道。 检查风烟道泄漏情况。 用补焊或挖补处理烟道焊缝开焊及加强筋裂纹等缺陷。 检查烟道法兰密封垫。 检查伸缩节的活动情况,发现卡涩应及时处理。   鳞片剥落破损处应局部修补,修补起始处,根据原破损处向完好处扩大300mm进行修补。 集气箱及出口烟道放水管道的管道应该通畅,出口烟道放水管道上的阀门应启闭灵活,阀门在关位时应密封严密。 烟道铁板及加强筋不得有裂纹;磨损不得超过原厚度的2/3,整个烟道应密封,无漏风漏烟现象。 烟道焊缝不应有漏焊、裂纹和砂眼等缺陷,对口应平齐光滑;在鳞片防腐过的地方动焊,要注意防火,焊接工作结束后,需在动焊区域向外300mm的范围内修补防腐鳞片。 烟道和风机的法兰间应该有密封垫,并不得伸入烟道和设备内。衬垫的两边应涂密封涂料。 烟道检修后,中心线偏差应≯30mm。 伸缩节活动应灵活、无卡涩。 三、检查前导叶 由集气箱人孔进出烟箱,检查前导叶,为防止在弧形烟道底部站立不稳,应在烟道底部平放2~3快长度适当的木跳板,以便检修工作。 检查前导叶各处有无锈蚀。 在执行器开度为全开和全关时检查前导叶各叶片的同步性,调整可在风机外松开各片前导叶夹紧块螺丝进行粗调。 风机壳体外检查前导叶曲柄连杆机构检查。风机壳体外导叶机械指针位置调整。 风机前导叶轴承添加润滑脂 放置跳板以方便工作、保证安全为原则。 导叶的同步性应该保证,在执行器开度为全关时,注意调整各叶片间有15°左右的夹角,行程的调整可用管钳对执行连杆的长度进行调制。如有必要须热控专业对执行器进行重新设定。注意调整时注意前导叶的径向位移,不可使导叶和风机壳体有任何摩擦,卡涩。 各销轴、万向节、导轮转动灵活,不卡涩,开口销齐全,导叶试操时,联系热工人员,将执行器显示出力矩比例,启闭力矩≯80%最大力矩。调整机械指针位置,使之和执行器及前导叶实际位置相符合。 每片前导叶轴承加注润滑油脂,不通的油嘴须处理通畅,否则更换。 四、风机叶轮检查 清理叶片上积灰,检查叶片磨损、腐蚀情况。 大修时对叶轮和轮毂处的焊缝进行探伤。 测量并记录风机各叶片叶顶和风机壳体的径向间隙。 叶片各部位表面清洁,磨损、腐蚀严重的须联系厂家,有必要可进行喷涂修复。 若发现焊缝缺陷,应对该处焊缝进行清根处理,以原有焊缝高度进行补焊。 最大间隙不得大于11mm,最小间隙不得小于3.5mm。 五、扩压器段检查 由出口挡板人孔门处进入烟道,打开出口风门挡板,由此进入风机的扩压器段。检查后导叶及骨架撑筋是否完好。 检查冷却风管套筒与括压器内芯筒及风机壳体的焊接是否严密。 检查内芯筒是否对中。 清除后导叶及扩压器段、扩压器内芯筒外部的积灰。 检查扩压器内芯筒外部有无磨损点,如有进行补焊。 打开扩压器内芯筒的人孔门。 有裂纹应补焊,局部磨损进行堆焊处理;损坏超过1/3,应更换,注意后导叶必需成对更换;导叶等处见底色处或有锈(腐)蚀处,除锈后有必要进行喷涂处理。 焊缝周边有无磨损、破损,如有应补焊严密。 内芯筒要求对中,否则应予以校正调整。 各部表面应该清洁,无积灰。 内芯筒必需严密无损,不应出现向轴承箱漏烟的地方。 将紧固件收好,准备复装时使用。 六、内芯筒检查 进入扩压器内芯筒,检查内部保温是否齐全。 联系拆除主轴承箱的冷却风管保温,拆除主轴承箱的冷却风罩和部分冷却风管。 拆除主轴承箱进回润滑油脂管道,取下回油筒。所有油管路接口必须按检修工艺要求进行封堵 联系热控拆除主轴承箱的热工测点 保温应没有破损,应在复装时联系保温工进行修补。 检查冷却风管,确保冷却风管通畅,管道内部无明显锈蚀,否则更换冷风管。 回油筒清理干净,油管路防止有异物进入。 测点仪表装置妥善保管,准备复装时使用。 七、联轴器检修 拆除叶轮处上部的机壳中分面螺栓,法兰结合面螺栓,由专业起重工指挥操作,必要时可联系吊车配合操作平稳吊下上部机壳,起吊重量约5000kg。 拆掉叶轮侧联轴器罩壳螺丝及其拉紧丝杆,平稳吊下联轴器罩壳。 拆除电机侧联轴器罩壳,测量对轮两侧簧片的轴向间距,并作记录,复装时以测量值作为参考依据。 架设找中心百分表,测量并记录原始中心记录。 用托架撑住中间传扭轴;对中间短轴两端的螺栓连接件和正反法兰穿孔作好一一对应的编号。 拆除中间短轴两端的螺栓紧固件,将中间短轴平稳吊下。 用钢丝绳吊住叶轮上方约45°区域的4~5张叶片,稳住叶轮。拆除叶轮压盘螺栓后,沿轴向平稳移动叶轮,注意避开冷风罩,移至可以自由起吊时,吊走叶轮。叶轮加半联轴器的起吊品质约5吨。叶轮吊走后应平放于道木上,保证平稳。 检查叶轮 吊下部件用道木垫好,所有紧固件妥善保管。 吊下部件用道木垫好,所有紧固件妥善保管。 记录测量数据。 记录测量数据。 复装短轴时按编号复装,不要错位安装。 检查叶轮侧和电机侧对轮簧片,如有裂纹应更换。 注意安全起吊,平稳放置。 中间轴法兰应完整无损,螺钉孔完好,空心轴无裂纹、损伤、平衡块(如有)固定牢固。弯曲度≤0.03mm,不圆度≤0.02mm 叶片表面光滑平整、防磨层完好无缺、无变形、叶片应无裂纹和变形。 八、轴承组件检修 测量轴承箱与轴承箱座之间径向间隙。 用托架将轴承箱托稳,拆除主轴承箱螺栓,将主轴承箱吊下放置平稳,运回检修间,进行解体。 拆下轴承盖,用拉拆工具拉卸轴套。 拆除盖和压盖相应的紧固件,拆去盖和压盖,按气流方向,将轴连同向心滚子轴承的内圈及两个角接触推力轴承从轴承箱中抽出。用液压工具和拉拆工具拆卸轴承,所有拆出零件应妥善保管。 测量并记录角接触轴承内圈孔径及该处轴径,至少延径向每90°测量四个点,  清洗主轴承箱。 至少延径向每90°测量、记录四个点关于三个轴承处轴承箱的径向间距和轴承外圈直径。是否能如所供图纸中的配合精度,否则应将测量数据提交厂家并咨询处理意见。 原则上对拆下的密封件应进行更换(除轴套处聚四氟乙烯密封)。 记录所测数据,至少延圆周每90°测四个点。 注意保证轴承箱的清洁卫生,解体轴承箱的环境应清洁。 查看两道聚四氟乙烯密封圈是否完好,如发现所拆下的轴承盖前端有漏油则更换此密封圈,复装此密封圈时应保证其与轴承盖紧密接触,以确保在转动组转动时,此密封圈不跟转。 清理(轴承箱包括轴承箱内件的清洗,用汽油或专用洗涤剂清洗,不得用压缩空气吹扫)检查轴承;检查滚件应无锈斑、剥离、麻点、凹坑,检查保持架是否完整、是否变形,否则更换;测量并记录向心滚子轴承轴承径向游隙;轴承径向游隙为最大0.259mm,最小为0.138mm,轴承游隙超标应更换轴承。 做到基轴φ300k5的配合精度。否则应将测量数据技术部有关人员,等候处理意见。 检查各接触面应光滑平整,否则修磨; 确认是否能如所供图纸中的配合精度,否则应将测量数据提技术部有关人员等候处理。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技术  脱硫  维修保养机械设备 - 维修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