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plc技术PLC入门国产PLC十年破冰路 正文
国产PLC十年破冰路

国产PLC十年破冰路

点击数:7902 次   录入时间:03-04 11:47:25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PLC入门

    鉴于PLC的运作与DCS做工程有着完全不同的模式,和利时还逐渐加大了市场推广力度,培训、研讨会在全国陆续拉开帷幕。同时,和利时PLC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和利时PLC的性能指标,尤其是处理速度和通讯功能,得到客户、甚至业内同行的认同。  目前和利时PLC业务取得了一定的规模,积累了1000多个客户,年经营额达到几千万,产品应用已有几万套。徐昌荣的目标是业绩尽快达到一亿规模,“相信在两三年之内一定能实现,09年金融危机期间,我们的仍保持较快的增长,甚至还从国外厂商抢过来一些大客户。”  

    扬长避短稳健前行   

    PLC作为标准产品,稳定性、可靠性至关重要。和利时董事长王常力在PLC业务成立之初便一再强调“产品必须可靠”。PLC业务在实践中也确实是脚踏实地、不急不躁。   

    在2004年推出小型PLC后,和利时主要是找几家重点客户做,一年后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经过检验和不断提升,才组建销售队伍,同时启动高端产品的开发。2006底和利时推出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PLC,也是经过反复调研国外主流PLC产品的性能特点和应用方案,同时借鉴公司在开发DCS系统的技术积累,并通过自己实施的工程项目不断完善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DCS产品发往应用现场前,需在公司进行1-3个月的拷机测试,PLC作为标准化产品,一旦售出就直接用到客户现场,产品化要求更高,不容有失。所以和利时推出大型PLC后,先做了十几个样板工程,08年才逐步组建大型PLC销售团队正式推广。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和利时逐渐寻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和优势领域。在市场定位上,和利时PLC定位在中高端,面向有一定性能、价格和服务要求的用户,集中优势资源在局部区域、局部行业切入。在行业方面,和利时PLC迅速确立了水利水电等优势行业。水利水电要求处理速度快、控制点数多,进入这个行业之后,和利时通过与客户的沟通,很快完善了产品,并成功复制到很多其他水利水电项目。快速响应市场是和利时区别于国外企业的一大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和利时大型PLC尽管正式推广的时间仅有两年,却比小型PLC发展势头更猛。小型PLC的客户一般是机械制造行业,对和利时了解有限,而在大型PLC应用的项目型公司中,和利时的知名度毋庸赘言。一路摸索,当然也不免走弯路。看到小型和大型PLC的良好开端,和利时去年推出了运动控制型PLC,但市场反应没有预期那么快。徐昌荣再一次意识到,必须先巩固两个核心产品,把优势行业做起来,在局部突破。   

    目前国际主流的PLC供应商往往也是HMI硬件和组态软件产品供应商,尤其是大中型PLC。和利时对相关配套产品自然也有规划,特别是工厂自动化市场方面,但更倾向于OEM、合作伙伴等模式提供,并不急于把战线拉长。目前和利时的PLC是按行业推进,已有几个初步稳定的行业,未来每年计划逐步增加一两个行业深入培育。

    孤独突围执着以求    

    目前在PLC市场,国产品牌所占份额不足2%(数据来源于中国工控网《2009中国PLC市场研究报告》),更遑论形成产业群,共同扩展市场。徐昌荣迫切希望看到国产PLC的三足鼎立、遥相呼应,以与国外企业平分秋色,让PLC市场走上良性竞争。   

    国产PLC的困局,技术、资金的障碍并非不可逾越,而品牌、规模的积累却非一日之功,甚至那些跃跃欲试的外资品牌也难以忍受长期投入铺垫的煎熬,兵败收山者不计其数。与国内一些实力企业也做PLC却不打自己的品牌不同,和利时一直坚持自主品牌。徐昌荣表示:“和利时立志成为PLC领域的知名品牌之一,不仅要在国内占有重要位置,将来在国际市场也会占有重要一席。对国内企业来说,首先要想好愿不愿意去做,因为这个行业不可能一两年就有大收益,不仅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于研发、生产、市场推广,更要持续的信心支撑,抵御行业内的怀疑和压力。这个过程漫长而艰辛,但是一旦迈过这道坎,就会实现非线性的爆发式增长。”徐昌荣相信,明年和利时PLC实现100%的增长是毫无悬念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国产  PLC入门plc技术 - PLC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