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介电测试结果
电容和tan测试展示了在整个时间内的某些变化,但没有建立电脉冲与暴露时间之间的关系。在第1阶段即加电压的起始24h内,电容和tan减小,该变化在10Hz时比1KHz更大。但对试验样品(1#和3#)和对照样品(2#和4#)的影响是相似的。在经历了这个起始阶段后,电容和tan在I段的其余时间几乎保持不变。在第2阶段所有4个试样在两种频率下电容都开始增加。而在10Hz时,由温度引起的tan的变化较显着,但不同组之间测试有分散性,因此不可能建立与老化间的关系。从张弛电流和反转电压的测试结果也不能作肯定的解释。在第1阶段,电压脉冲没有直接变化。所有试样在第2阶段由热老化引起的张弛电流显着减小。
曲线0~1310h在相1中测定,1353~1725h在相2中测定与前面的诊断相反,TSC测试显示了与电老化相关的系统性的演变,所有前节所述的3个试验都显示可观的变化。试样1 #在第1阶段电老化仅产生微小的变化(在1310h后在150℃测量点测得的电流稍大些)。在120℃加热的最初43h没有进一步的变化。对于后面二组测试,试样均置于50℃下(曲线1395h和1611h),试样产生的热激励电流显示其介质响应有显着的变化,例如在150℃测得的电流比在第1阶段整个电老化时测得的电流要大1~2个数量级。最后,温度再升到120℃维持114h(曲线的1725h),虽然在150℃引起的TSC电流比先前测得的已经减小,但它仍比变化前(曲线的592h)测得的大20多倍。在第1阶段无老化,而在第2阶段仅热老化。图中使用与试样1#相同的纵坐标。在150℃时试样2 #的电流也比试样1 #在1725h后测得的小20倍。10根曲线几乎重叠,因此显而易见,当试样仅有热老化时检测不到变化。
本文关键字:电动机 变频器基础,变频技术 - 变频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