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3000m之间运行,而其试验却是在正常海拔处进行时,其额定短时外施耐受电压值,应根据安装地点的海拔超过1000m的部分,以每100m增加1%的方式来提高。至于在海拔超过3000m处运行时,其绝缘水平应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标准对于海拔超过3000m没有定量规定的原因在于起草标准时大家比较认可:高海拔时空气稀薄对耐压不利,但空气更洁净,对爬电有利)。
另外,参考gb311.1—1997《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的规定:“当高压电器用于海拔1000m以上,但不超过4000m时,其外绝缘试验电压应为耐受电压乘上系数ka,其公式为ka=1/(1.1-h×10-4),式中h为使用地点的海拔,ka—海拔校正因数(在h=1000m~3000m海拔范围内,ka基本与每100m增加1%接近)。”
其中,“输出额定通流能力减小”的技术条件的可参考的依据如下:
变频器在高海拔地区(大于1000m)使用时,由于空气稀薄,影响风冷散热变频器的工作,功率半导体的电流容量将低于规定值(需降额使用),依据gb/t3859.2-1993《半导体变流器应用导则》标准给出的“电流容量随海拔高度而变化的关系曲线”(在1000m~4000m内海拔每升高100m降额约0.3%),以及海拔每升高100m降额1%、降额0.5%绘制的降额曲线如附图所示。 实际上,海拔的升高还使环境温度随之降低(每升高100m环境温度降低约0.5k),因此对高海拔地区变频器的电流容量进行修正时应同时考虑海拔升高导致的空气稀薄不利散热的因素和环境温度降低的有利因素。可见原标准草稿规定的每升高海拔100m降容1%的要求过于严格,考虑对主要应用于工业企业设备节能调速的高压变频器的可靠性要求,提高配置要求,可考虑修改为每升高海拔100m降容0.5%。
4 关于高压变频器的输出电压的电能质量要求
标准提出了对高压变频器输出电压的一般要求,由于输出电压是接电机负载的,因此规定了“输出电压不平衡度”和“输出电压变化率(dv/dt)”的条件。
输出电压不平衡可能导致电机电流产生负序和负序电流,特别是负序电流将影响电机运行与出力、导致电机的发热损害,《高压变频器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对“输出电压不平衡度”的要求为:“在输出频率调节范围内及各相负载对称的情况下,输出三相线电压的不平衡度不超过5%”。
较大的dv/dt会影响电机的绝缘,尤其当变频器输出与电机之间电缆距离较长时,由于线路分布电感和分布电容的存在,会产生行波反射作用,dv/dt会放大,在电机端子处可增加一倍以上,对电机绝缘引起损坏。《高压变频器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对“输出电压变化率(dv/dt)”的要求为:“输出电压变化率应符合适配电机对电源输入电压的突变率要求。输出电压dv/dt宜不大于1000v/μs。”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上一篇:高压变频器维护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