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加强隔离开关的大修管理
由于隔离开关结构简单、维修工艺简单,但是停电困难,特别是母线隔离开关,大部分110 k V变电站采用单母线分段的接线方式,更增加了停电难度,因此,部分运行管理人员忽视了对隔离开关的周期大修管理,造成部分隔离开关长时间未进行大修,设备缺陷运行,严重威胁安全生产。对超期未大修的隔离开关安排大修,制定《隔离开关大修报告》的统一格式,规范大修工艺标准和验收项目,消除设备隐患,提高隔离开关的健康水平。
2.4 加强隔离开关的巡视和在线检测
由于在运行中隔离开关绝缘支柱断裂、出线座支持件的设备缺陷有增多趋势,这些缺陷,极容易导致运行人员在操作时发生短路事故,甚至造成人身伤亡,所以,运行人员应加强对隔离开关的巡视,及时发现隔离开关绝缘支柱断裂、接线座支持件等关键部位是否存在异常,避免事故发生。
近年来红外测温和红外热像技术已得到普遍运用,特别是红外热像技术,能较好地发现运行中设备过热缺陷,因此,应积极利用红外技术,消除隔离开关触指、触头间接触不良,出线座接触不良的缺陷。
2.5 加强隔离开关的技术改造
针对国产隔离开关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有必要加强隔离开关的技术改造。
2.5.1 GW6型隔离开关的技术改造主要改造措施如下:
a)将机械传动部分的镀锌钢制轴销改为不锈钢制造的轴销,采用不锈钢轴套或无油复合轴套;
b)将滚珠轴承改用不锈钢轴承,万向接头改用不锈钢制造;
c)螺钉、螺母、垫圈等紧固件采用不锈钢制造或经渗锌处理,对部分需调整的连杆、抱夹重新按厂家规定进行调整;
d)将主刀闸由单电动机构三相机械联动改为三相三电动机构电气联动,电动机构箱采用喷锌处理,机构箱内的电源开关采用小型断路器代替结构陈旧的刀闸开关和熔丝,采用新型的辅助开关,保证触点接触良好;
e)将原铝合金动触杆改为异型紫铜杆,传动箱更换为防锈铝传动箱,防雨罩改为不锈钢制造,平衡弹簧改为可调节的新型平衡弹簧;
f)润滑脂采用滴点高、耐热性能好、稳定性优良的二硫化钼锂基脂。
实践证明,改造后的GW6型隔离开关分合灵2.5.2 GW4,GW5型隔离开关的改造主要改造措施如下:
a)压簧和拉簧结构触指臂的改进
对于压簧结构的触指臂,采取的措施是在触指片和触指架之间铆装软导电带,使点接触变为固定接触,避免弹簧因分流作用而变形,触指接触压力降低而造成接触处发热缺陷。同样,对于拉簧结构的触指臂,采取的措施是在触指和触指座之间铆装软导电带,使点接触变为固定接触,这项改造较好地解决了隔离开关触头发热的缺陷。
b)接线座的改进
接线座是户外隔离开关导电回路中又一个需要活动的部分,也是故障多发处之一。部分接线座的结构为滚动接触的活动式接点,也有软导电带的固定接触。由于接线座不是密封结构,雨水、盐雾容易沿导电杆渗入接线座内,使接触面容易氧化。另外由于滚动接触的自清扫能力差,运行时间一长,由于接触电阻过大而造成接线座温升过高的缺陷。对于接线座为滚动接触的结构,可在密封罩和出线座之间增加O型密封胶,并且涂上密封胶水,另外也可将其更换为软连接结构。
c)轴承座的改进
轴承座是隔离开关的承重活动部分,基本为敞开式,上部虽有防雨罩但并不严密,隔离开关在安装后运行一段时间,润滑脂容易流失或干枯。因为没有加注润滑油的油嘴,造成了轴承锈蚀,转动困难。为此,在轴承座钻1个直径为12 mm的孔,并利用该孔加装注油嘴,运行人员定期从注油嘴打进润滑油,可较好地解决存在的问题。
3 结语 随着电力的发展,SF6开关、真空开关、SF6互感器也得到大量的使用,从而大大提高了变电站运行的可靠性,但是作为变电站中运行台数最多的隔离开关设备,其技术发展却较为缓慢,加上环境因素的影响,隔离开关的设备缺陷问题越来越显得突出,特别是随着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大量投入运行,对设备的运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隔离开关的设备管理和技术改造,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关键字:隔离开关 电工文摘,电工技术 - 电工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