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订货
(1) 对设备选型时,应充分考虑现有产品结构状况,取消冗余功能,选择可靠结构,在充分考虑电网的短路容量与产品的动稳定性能之后,再确定产品参数,根据电网实际需要合理的配置分接开关,对性能参数的要求应和目前制造水平及材质状况相适应。
(2) 优先选用经短路型式试验合格的产品设计,并对产品进行抽检短路耐受试验,以确保产品的同一性。
(3) 选用全自冷变压器。由于全自冷变压器相对其他冷却方式的变压器度低,用铜量大,变压器重量重,具有较强抗短路能力。
产品设计针对前述造成短路故障的原因和问题,电气设计和结构设计各方面应采取改进措施。要充分考虑工艺和材质的分散性,在关键的部位应留有足够的裕度,当先进性与产品的可靠性有矛盾时,首先考虑保证可靠性。设计时应按高温条件(250℃~350℃)进行抗短路能力的设计,并对特殊部位(如换位、螺旋口)要进行抗短路能力校核计算。若内线圈一定要带分接,应优先采用独立调压绕组结构。同时要禁止使用普通换位导线,而尽量选用半硬以上的自粘性换位导线和组合导线;35kV及以下绕组的内支撑硬筒选用低介损无局放的环氧玻璃丝绝缘筒;轴向压紧最好采用弹簧压钉。
制造工艺方面针对前述的工艺缺陷和欠缺,提高工艺水平,加强工艺执行纪律,确保产品制造过程得到有效控制。
材料方面尽量选用半硬以上的自粘性换位导线和组合导线。采用高密度与油道等距的整体垫块。35kV及以下的内绕组应优先采用环氧玻璃丝筒作绕组内支撑绝缘筒。
安装为确保变压器安装质量,可采用实行卖方负责的安装方式,卖方必须对整个安装工作质量负责。现场吊芯检查时要进行器身预紧力校核,确保变压器器身处于紧固状态。
运行管理鉴于目前运行变压器抗外部短路强度较差的情况,对于系统短路跳闸后的自动重合或强行投运,应看到其不利的因素,否则有时会加剧变压器的损坏程度,甚至失去重新修复的可能。运行部门可根据短路故障是否能瞬时自动消除的概率,对近区架空线(如2km以内)或电缆线路取消使用自动重合闸,或适当延长合闸间隔时间以减少因重合闸不成而带来的危害,并且尽量对短路跳闸的变压器进行试验检查。
科研运行单位、制造厂和材料厂应结合事故分析紧密合作,不断开发研制新工艺、新材料,改进产品设计,提高变压器抗短路能力水平,以满足运行需要。
总之,造成故障或事故的因素较多,但变压器的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仍是主要因素,在运行管理等环节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除了在结构方面尚存在一些没有充分认识的因素外,设计和工艺操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值得制造厂及运行单位引起重视。
上一页 [1] [2]
本文关键字:变压器 电工文摘,电工技术 - 电工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