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闭环运行方式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探讨
点击数:7478 次 录入时间:03-04 11:38:04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电工文摘
配电网监控远方终端(FTU)负责对控制对象实时位置信号和测量值的接受以及对控制对象进行遥控。对不同的控制对象,如配电站、开闭所、杆变、杆刀和大容量的高压用户等,需选用适当的FTU。
为本系统配套的DEP-900型FTU,其容量为8路遥测量、16路遥信量、2路遥控量、4路RS-232/485接口。其主要功能有:数据采集,馈线监控,故障检测,开关分合控制,故障自动隔离和故障线路供电的自恢复,自动负荷转移、存储和报告负荷值,接受远方操作指令及转发采集资料、信息,具备相适应的通信接口、采样接口和输出接口,适应户内外环境要求。DEP-900还具备故障电流状态差动保护的功能。它基于故障电流状态差动原理,可作为每个断路器的馈线保护。馈线断路器不设备用和后备保护,当主保护拒动时,变电站出线开关跳开,然后由配电网管理软件进行判别,以遥控方式隔离故障。
该区配电网采用环网结构,电源取自馈线的不同母线,按闭环方式运行。小区用户多为高科技企业,对用电要求很高,希望在系统发生故障时,能瞬时切除故障,保证不间断供电,因此对配电网电气设备和保护方式提出了较高要求,只能选择性能很强的DEP-900系列FTU。
3.6 配电环网状态差动保护方式
本方案保护方式采用故障状态差动保护方式,将闭环运行状态和开环运行状态分别考虑。由于故障电流状态是一个“0”、“1”的数字信号,容易传送和在FTU中综合处理,可靠性高,价格也远较纵差低。
3.7 通信
该小区配电网的管理是一种分层结构,控制中心直接控制和管理用户变电站及110kV变电站的低压部分,并受控于上级配网中心,与调度中心有信息交换。因此各层设备之间的通信就显得尤为重要。
配网控制中心与用户变(开闭所、箱变等)RTU/FTU之间的通信是主要通信系统,其可靠性、经济性至关重要,因此选择多模光纤,采用主/从式自愈环形通信网。正常情况下,只有一个环路在使用。当发生故障时,光端机能自动测量故障点,使用第二个环路完成通信,正常装置或正常光缆仍能保持通信畅通和链路完好。变电站综自系统与FTU之间、FTU与FTU之间的通信均采用同一条光缆中的不同信道。
配网控制中心的配电自动化系统以载波和扩频的方式与上级配电中心和调度中心通信,并备有商用电话。
3.8 远方抄表系统
远方抄表系统是负荷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较快和相对成熟的配网技术之一。
利用电力线通过载波传输电能表数据,能充分利用电力线的资源,成本低,管理维护简便,工程费用较低。
在每个用户站中都装有带脉冲和智能接口的电能表,这些电能表的脉冲输出经双绞线接入采集终端,每个采集终端能连接8个电能表。采集终端的输出经MODEM直接接入380V低压电力线,直接与集中器进行通信。集中器有RS-485接口与RTU通信,将各电能表的输出传送到RTU。一个集中器可与64个采集终端进行通信,即最多可连接512个电能表。智能电度表可直接与RTU通信。自动抄表的后台系统通过控制中心的计算机系统,将列出每个用户的用电情况:分时电能、日报、月报、电费清单等。
4 问题与建议
4.1 关于中性点接地方式及接地电阻阻值的确定
当前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配电网仍以架空线路为主,因此大部分采用小电流接地方式。但在部分重点供电区域,逐步改为电缆供电,接地故障电流一般在25~2000A,甚至更高。当配电网络发展到以电缆为主时,系统电容电流较大,用消弧线圈补偿有一定困难,配网中性点宜改为小电阻接地的方式。至于接地电阻阻值的选择,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所选阻值必须使接地故障电流大于电容电流。这在一些城市已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
4.2 具有状态差动保护功能的FTU的配置
采用闭环方式运行的配电网系统必须采用断路器,具备光纤通信信道,配置具有状态差动保护功能的FTU,才能实现秒级恢复供电的要求,几个要素缺一不可。
4.3 与开环运行方式的结合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电工文摘,电工技术 - 电工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