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闭环运行方式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探讨
点击数:7478 次 录入时间:03-04 11:38:04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电工文摘
2 对原配电网改造的主要内容
2.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
由于该110kV变电站原有保护远动均采用常规装置,不具备联网、与用户变电室通信等功能,故首先对变电站进行改造,全部采用微机型的远动和保护系统。改造后的系统具备完善的“四遥”功能和微机保护功能,并能与调度中心、上级配调中心、本级配调中心、客户端RTU/FTU等进行通信。
2.2 部分用户变电室改造
由于该开发区配网自动化规划设计采用电缆环网方式,所涉及的用户变电室在改造后均以2回电缆出线,与上下家企业连成环网,出线均安装可以遥控的开关。
在每个企业的降压变加装DEP-900型FTU,并以光纤为信道连成环。区内整个配电网采用手拉手环网方案,可以在线路故障时就近的断路器自动跳闸,动作时间短,不依赖主站,对系统无冲击,避免了开环系统需开关多次跳合判断故障而带来的弊端。
2.3 接地方式的改变及接地电阻值的选择
改造后全部改为电缆出线,电容电流要比架空线路高得多,需将原小电流接地方式改为经小电阻接地的大电流接地方式。从单相接地故障的情况入手,尝试了多个中性点接地电阻值,对系统的稳态和瞬时二方面进行计算,并比较随之改变的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值、单相接地故障健全相电压值及弧光接地过电压值、铁磁谐振过电压值等,然后按照运行规程和继电保护等约束条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计算考虑系统总电容电流、单相接地故障时的故障电流、工频过电压、继电保护配合及通信干扰限制等,将接地电阻阻值确定为5Ω[2]。
2.4 保护定值的调整
系统接地方式改变及加装具备故障状态纵差保护功能的FTU后,对原110kV变电站内的馈线、母线、主变压器、备自投各类保护定值均根据新的系统结构和运行方式进行了调整,上级500kV变电站相应出线的保护定值也作了微调。
2.5 其他
少数企业原采用架空线路,这次统一改为排管电缆。此外,在小区内敷设了多模光纤的环网信道,既为配网自动化提供高速可靠的数字信道,又为抄表、MIS系统联网、多媒体数据传输等预留了通信手段。
由于FTU及开关操作都必须有可靠的不间断电源,以保证在配电网出现线路故障,导致保护动作、出线开关跳闸、故障电路全部停电或进行设备检修时,仍能提供FTU工作电源、通信电源和开关操作电源,故在各用户变配置了专用的小型220VDC高频开关式直流操作电源。
3 闭环式配网自动化方案系统结构与功能综述
3.1 配电网监控系统的SCADA功能与系统结构
闭环式配网自动化系统SuperDMS-2100的SCADA功能与电网调度SCADA功能类似,具备完善的数据采集功能、监视功能、事件记录与报警处理功能、控制调节功能、系统管理功能以及通信功能等。
配电网自动化应用功能有配电网运行监视、配电网运行控制、配电网故障判别及诊断、在保护拒动情况下实现配电网故障自动隔离负荷转移及恢复供电、AM/FM/GIS、远方抄表、无功优化与控制等功能。
配电控制中心的计算机系统配置符合当前先进的水平,采用了主流机型,双以太网、双服务器、双前置机多人机工作站结构,大屏幕显示器和高速打印机。配电网自动化系统SuperDMS-2000软件的设计采用了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和软件工程的管理方法,各软件模块按功能对象划分,自成一体,接口简捷明了。系统具有标准数据库接口,符合商用数据库规范;具有网络支持;遵循开放式系统标准;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和自由的扩展性,便于二次开发以及用户功能扩展和规模扩展而保护原有投资;很容易过渡到三层数据处理结构。系统基于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服务器负责数据维护和处理,并响应客户机的请求传送格式化的数据。客户机则负责提供用户接口,如图形、表格甚至声音、动画等。系统支持跨平台运行环境,可以和其他系统互联。
3.2 AM/FM/GIS功能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电工文摘,电工技术 - 电工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