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带电作业用遮蔽罩GB12168—90
Protectivecoverforliveworking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0-01-18批准1990-08-01实施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带电作业用遮蔽罩的分类、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以及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电压等级10kV及以下电力设备上进行带电作业时,在常规环境条件下所采用的各类结构型式的遮蔽罩。
2引用标准
GB311.2~311.6高电压试验技术
GB1408固体电工绝缘材料工频击穿电压、击穿强度和耐电压试验方法
GB2900电工名词术语
3术语
本标准所使用的名词、术语符合GB2900的规定。
本标准还使用了以下专门术语:
3.1遮蔽罩(护罩)protectivecover
由绝缘材料制成、用于遮蔽带电导体或非带电导体的保护罩。
在带电作业用具中,遮蔽罩不能起主绝缘作用,它只适用于在带电作业人员发生意外短暂碰撞时,即擦过接触时,起绝缘遮蔽或隔离的保护作用。
3.2遮蔽罩的保护区electricprotectivezone
对不同形式的遮蔽罩,当施加所规定的试验电压时,既不发生击穿也不发生闪络的那一部分遮蔽罩外表面。
3.3绝缘遮蔽系统insulatingcoversystem
由一组同一电压等级的不同类型遮蔽罩连接组合在一起,建立了一个连续扩展的绝缘遮蔽保护区域。
4产品分类
4.1类型
根据遮蔽对象的不同,遮蔽罩可以为硬壳型、软型或变形型,也可以为定型的或平展型的。根据遮蔽罩的不同用途,可分为不同类型,主要有:
导线遮蔽罩(又称导线的绝缘软管):用于对裸导线进行绝缘遮蔽的套管式护罩。
耐张装置遮蔽罩:用于对耐张绝缘子、线夹、拉板金具等进行绝缘遮蔽的护罩。
针式绝缘子遮蔽罩:用于对针式绝缘子进行绝缘遮蔽的护罩。
棒形绝缘子遮蔽罩:用于对绝缘横担进行绝缘遮蔽的护罩。
横担遮蔽罩:用对于铁、木横担进行绝缘遮蔽的护罩。
电杆遮蔽罩:用于对电杆或其头部进行绝缘遮蔽的护罩。
套管遮蔽罩:用于对开关等设备的套管进行绝缘遮蔽的护罩。
跌落式开关遮蔽罩:用于对配电变压器台的跌落式开关(包括其接线端子)进行绝缘遮蔽的护罩。
隔板:用于隔离带电部件、限制带电作业人员活动范围的绝缘平板护罩。
绝缘布:用于包缠各类带电或不带电导体部件的软形绝缘护罩。
特殊遮蔽罩:用于某些特殊绝缘遮蔽用途而专门设计制作的护罩。
4.2系列
按电力设备的运行电压等级划分遮蔽罩的系列。
系列1——S3用于3kV及以下电力设备;
系列2——S6用于6kV电力设备;
系列3——S10用于10kV电力设备。
5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5.1材料
遮蔽罩应由吸湿性小的人工合成的硬质(或软质)绝缘材料制成。在满足电气与机械性能的条件下,应使用比重最小的材料制作。
遮蔽罩所使用的绝缘材料,其技术性能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应具有合格证书。
如使用表面经过加工处理(如加涂绝缘涂料等)的绝缘材料,应加以说明。
5.2外观与尺寸检查
对每个试样必须逐个进行审视检查,从外观上检查整体和附件装置的缺陷及其尺寸。
5.2.1整体外观与尺寸
遮蔽罩可以是硬壳的,也可以是软形的,应适于遮蔽被保护部分,并且有阻碍人体直接接触带电体或接地体的功能,其长度一般不应超过1.50m。在满足所需要的电气特性情况下,其余尺寸要减到最小。
遮蔽罩的保护区应有清晰、明显且牢固的标记。
对于所有能够以一个端部连接起来使用的遮蔽罩,应便于进行组装、互相连接,从而能构成一个绝缘遮蔽系统。在其保护区域内应不出现间隙,遮蔽罩连接处应能承受住一个完整的遮蔽罩同样的电气试验。
5.2.2安装配件
所有遮蔽罩应能用绝缘杆来装设,遮蔽罩应设有提环、孔眼、挂钩等部件。
安装用绝缘杆应与遮蔽罩配套。
5.2.3闭锁装置
遮蔽罩应适当配有一个或多个闭锁部件,防止使用中在外力作用下突然脱落。
闭锁部件应便于闭锁开启。
闭锁部件的闭锁和开启应能用绝缘杆操作。
5.2.4通用性
在绝缘遮蔽系统中,各个遮蔽罩之间相互连接的端部必须是可通用的。
5.3工艺要求
遮蔽罩的主体应具有光滑的表面,其内表面与外表面均不允许有小孔、接缝裂纹、浮泡、破口、不明杂物、磨损擦伤、明显机械加工痕迹等表面缺陷。
5.4模拟装置试验
试验包括两个阶段环境条件,第一阶段环境条件为4h/70℃;第二阶段环境条件为4h/-25℃。
先由人工气候室取出3件送检试样,进行检测和观察其变形情况。然后在每一个阶段环境条件后进行10次连续的模拟使用状态装配操作。
试验应在试样自人工气候室取出后2min内进行。
试样应有承受此种试验的机械强度,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应不发生形变,装配操作后应不发生损伤、断裂或裂纹痕迹,并能承受下列程序的机械试验检验。
5.5低温机械试验
试验前先进行低温环境处理,将试样送入人工气候室,环境条件为4h/0℃。
5.5.1软形遮蔽罩折叠试验
在试样进入环境条件的同时,将厚度为5mm的2块塑料板也同时放入,一块面积为100mm×100mm,另一块面积应大于试样。
把试样及塑料板自人工气候室取出后,2min内将试样对等折叠,并使折线置于两块塑料板之间,在上面那块100mm×100mm塑料板之上加质量为10kg的重块(见图1),30s后检查折叠处应无裂痕。
然后将试样及塑料板放入人工气候室,环境条件为15min/0℃。重复上述过程,使在4个方向上都接收低温折叠试验(见图2)。
图1冷折叠示意图
1—冷折叠处;2—塑料板,尺寸100mm×100mm;
3—塑料板;4—重块,质量10kg;5—试样
图2软绝缘板折叠方向
X-X、Y-Y—折叠方向
5.5.2硬质遮蔽罩耐冲击试验
把试样自人工气候室取出后,2min内按照附录A(补充件)进行冲击试验,试验可选定方案Ⅰ或方案Ⅱ进行,两种方案具有同等效力。
试验冲击的能量为20J。
试验设备见附录A(补充件)。
试验中,试样位置应使其最脆弱部分,特别是接缝部分承受重锤冲击,冲击的位置可选在几个点上,一点只冲击一次。在进行下一次冲击前,仍然需进行低温条件15min/0℃的处理。
试验结果,冲击处必须无裂痕、无明显损伤,但出现直径小于5mm凹痕不算失效。
5.6绝缘表面工频耐压及泄漏试验
试验电压波形、试验设备、试验条件与试验程序应符合GB311.2~311.6及GB1408的有关规定。
试验接线原理见图3,其布置及试验槽形电极见图4、图5。
图3试验接线原理图
AT—调压器;T—试验变压器;R1、R2—保护电阻;
B—开关;S—放电间隙;Cx—试验电极及试样
图4试验布置图
1—试验高压引线;2—槽形电极;3—试样(导线遮蔽罩);
4—支柱绝缘子;5—高压电晕环形电极
图5试验槽形电极
1—塑料绝缘垫;2—试样高压侧;
3—铝板接地电极,尺寸500mm×500mm×3mm;
4—间隙,距离25mm;5—试样接地侧;6—屏蔽导线,接于电流表
注:槽形电极开口尺寸自定。
5.6.1一般试验条件
试验区环境应处于标准大气条件下,或者控制在t为18~28℃,RH为45~75条件下。
试验前,每一试样应用适用的溶剂(如三氟三氯乙烷溶剂)擦净,并在空气中暴露15min,以保证溶剂完全挥发。
试验应在3件试样上进行。每件试样应保证得到长300mm、宽70mm的平展部分。
如果某些试样不规则,其高度与平展表面差不超过40mm时,仍认为有效。
如果得不到300mm长的试样时,可按能够得到的实际长度作为试样长度,试验电压按下式确定:
式中U——换算至实际长度的试验电压值,kV;
——规定的试验电压值,kV;
L——试样实际长度,mm。
5.6.2受潮前表面工频耐压及泄漏试验(干试验)
试验前,预先将试样置于试验区24h,以适应试验环境。
在试样上距离为300mm的两电极间,施加工频有效值电压100kV,持续时间1min,测量并记录试样的泄漏电流I1。
试验中3件试样均应不出现闪络或击穿。试验后,试样各部分应无灼伤、无发热现象,泄漏电流I1不大于20μA。
5.6.3受潮后表面工频耐压及泄漏试验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电工入门,电工技术 - 电工入门
上一篇:DL740-2000电容型验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