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长潭水电厂 2002-03-18 批准 2002-03-18实施
Q/155-1-02.06-2002
3.7.7 卷筒轴两端的铸造青铜滑动支承轴承,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轴和轴承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磨损,使配合间隙增大,当间隙超过下表规定数值后,要予以调整或重新更换新轴瓦。
单位:mm
轴 瓦 直 径 轴 瓦 与 轴 颈 间 隙
50——80 0.07——0.14
80——120 0.08——0.16
120——180 0.10——0.20
180——260 0.12——0.23
260——360 0.14——0.25
轴承间隙的测量方法如下:轴瓦的侧面间隙可用塞尺沿圆弧方向测量;顶部间隙最好用压铅法测量,即在铀承合缝处,放置合适的软铅,然后把上下轴承把合,使这些软铅压扁,取出扁铅用千分尺测量其各自的厚度,即可算得轴瓦顶部间隙。
如果轴瓦顶部间隙偏大,可用在合缝处删减垫片的方法进行调节。但两侧垫片厚度应适当,并注意保持轴肩与轴承端部应有1~2mm轴向间隙。
3.8 减速器维护与检修
减速器是启闭机上的主要传动部件,用于传递运动、降低转速和增加力矩。具有传动比大、承载能力强的特点。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如下情况:
3.8.1 噪音:一、断续而清脆的撞击声:这是由于啮合的某齿轮面上有疤或粘着脏物。应用细锉刀或油石磨掉即可。二、无规律的噪音:这是由于斜齿的螺旋角不一致,可重新更换一对新齿轮;此外,有时轴承在装配时落进杂物,致使轴承倾斜或锥形轴承调整的间隙不符合要求,也会产生这种噪音。三、尖哨声:这是由于轴承内环、外环或珠粒出现剥蚀,研沟所引起。四、剧烈的金属锉擦声产生原因是:齿轮侧隙过小;相啮合的两齿轮宽度中心线末对正;齿顶磨出尖峰;齿面磨损出沟槽;齿顶和齿根相互挤磨。五、断续嘶哑声响,原因是缺少润滑油。
3.8.2 振动:减速器振动的主要原因是主动轴与被动轴轴线偏差过大所致。同时,联轴器松动或类型选用不恰当以及减速器底坐或支架刚度不足,也会引起振动。
3.8.3 发热:减速器箱体发热,特别的各轴承,主要有二种原因:一是轴承损坏或润滑不良;另一种是轴承间隙调整不当。园锥轴承调整时应先把调整钉拧紧,再往回旋转,旋转角度可根据螺纹螺距而定,螺距为2mm时可旋回30度角,螺距为1mm时旋回60度角。即使调整螺钉在轴线上移动0.1~0.2mm为宜。
3.8.4 漏油:减速器中齿轮转动时,齿轮啮合所产生的摩擦热,将使油温上升,油液变稀,减速箱中气压升高;同时箱体内壁都溅满了油液。因此,如果密封垫破损。密封材料不适宜,螺栓紧固不牢靠及箱体变形等,都会造成漏油。
防止漏油的方法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点。
a.均压:在减速器箱上设置气孔,使减速器内外气压保持一致。通气一般都设在加油孔的盖板上,但是孔的大小要适宜,同时还要防止被灰尘堵塞。
b.畅流:使溅到箱体内壁上的油液,能够顺利的循环流动,不发生阻塞。因此箱体合缝处粘接的回油槽中的污物必须清除干净,以便油液迅速的返回油池。
c.堵漏:减速器的密封圈或垫等如发生损坏,应及时更换。若密封胶失效需重涂时,原涂层需剥离或用醋酸乙脂和汽油各50%的混合液清洗,清除干净后再重涂。如是箱体变形,则应在不影响孔径的条件下,刮平开合面。
广东省长潭水电厂 2002-03-18 批准 2002-03-18实施
Q/155-1-02.06-2002
d.采用新型润滑材料:使用二硫化钼做润滑剂效果较好。
e.加油时油位不宜过高:出于齿轮转动搅油和啮合时的摩擦发热,使箱内油温过高,压力增大,造成减速器的各部位加剧漏油。
3.8.5 减速器在大修时应着重检查以下几项。
a.齿轮的啮合情况:根椐齿轮齿面的接触痕迹确定齿面的接触面积,接触面积在齿长方向,闭式齿轮应大于齿长的75%,开式齿轮应大于50%;在齿高方向上,闭式齿轮应大于齿高45%,开式齿轮应大于40%。正常的接触痕迹应在齿轮的节圆周围。如靠近齿顶,说明两轴间的距离过大;靠近齿根,则说明两轴间的距离过小。如齿轮的接触痕迹偏向齿轮某侧端面时,要反方向旋转齿轮;若轮齿非工作面的接触痕迹于工作面的接触痕迹均位于同侧,则说明二轴不平行;若位于轮齿两反向端,则说明二轴歪斜。
b.齿轮的磨损情况:齿面的点蚀面积若超过齿全部工作面的20~30%及点蚀超过齿厚的10%时,应更换齿轮。但对于重要部件或高速级的齿轮,当磨损到10%~20%时,则须即刻更换。
c.齿轮的凹痕的检查:凹痕是指在齿面滑动小的节圆附近形成的凹痕损伤,这是由于齿面硬度不均,产生局部应力使金属表皮疲劳而脱落层所形成凹痕。凹痕伴随齿轮使用期限越长,其凹痕越大,最后引起齿形变化、噪声、振动增大,为此,须对出现凹痕的齿轮成对更换。
齿轮的刮伤或擦伤:润滑油中的杂质,外部异物或埋入齿面的杂物等都是引起齿面的滑动部分刮伤或擦伤,这些受损部分应及时予以打磨、清理和修补,并须立即更换润滑油。
d.齿轮的剥落、龟裂、折损:剥落、龟裂、折损等症状都是超载后表面材料的疲劳所引起的,一般都发生在表面硬化、材料内在有缺陷,热处理时残留应力过大的原因,也需要及时成对更换。
e.起升机构的减速器齿轮的磨损量不能超过原齿厚(节圆上)的15%;运行机构的减速器齿轮不能超过25%;开式齿轮不能超过30%。否则应更换新齿轮。
渗碳齿轮的渗碳层被磨损超过80%时,应予以更换。
检查轮齿有无裂纹及是否被扭曲变形,如存在上述缺陷。必须更换齿轮。更换齿轮时应注意,圆周速度超过8米/秒的齿轮或斜齿轮,应成对更换。
f.轴的挠曲情况:轴的转速抵于500转/分,每米挠度应小于0.25mm,全长应小于0.5mm;轴的转速高于500转/分,每米挠度应小于0.15mm,全长小于0.3mm。
3.9 联轴器的检修
联轴器用来联接轴或轴与其它旋转零件,以传递运动和扭矩。启闭机在制造和安装过程中的误差,以及机架在运行中的变形等因素的影响,使被联接的二轴可能发生较大的相对位移。相对位移包括轴向拉移、径向位移、偏角位移或综合位移。因此启闭机起升机构中的联轴器应具有能在较大程度上补偿各种位移的能力。
3.9.1联轴器位移偏差的调整:当联轴器的位移偏差过大时,会加快联轴器轮齿和椽胶圈的损坏,因此必须进行调整。调整可分二步进行:第一步是粗调,先用塞尺测量联轴器两端径向及轴向间隙,使之平齐;然后精调,这时可将联轴器的组合螺栓穿上而不拧紧,一端固定,相对另一端装设轴向和径向千分表架,使联轴器顺次转至0º、90º、180º、270º四个位置,在每个位置上测量联轴器的径向读数和轴向读数,作好记录并计算其径向位移和轴线偏角。径向位移应小于0.3mm,轴向偏角应小于0º40´。
3.9.2. 联轴器的润滑:齿轮联轴器是一种无相对转动,只有微量移动的啮合形式,齿面上的润滑脂一旦被挤压出去后,就无法再自行补充,致使轮齿很快磨损。所以齿轮联轴器应保
广东省长潭水电厂 2002-03-18 批准 2002-03-18实施
Q/155-1-02.06-2002
证有充分的润滑,使用较频繁的启闭机,正常条件下,必须每六个月换一次油。在起升机构中应特别注意制动轮齿轮联轴器,因制动轮摩擦发热的温度很高(一般在100℃左右),破坏了齿的润滑,使齿的磨损特别严重。对此,可用较薄的隔热(如石棉垫)垫在联轴器与制动轮的联接处,从而减少热量的传导。
3.9.3. 联轴器的磨损限度:齿轮联轴器轮齿的磨损限度与减速器齿轮基本一致。弹性圆柱销联轴器如果其装置柱销的孔有较大磨损,应将此轴接手回转一个角度重新钻铰孔,更换标准新柱销,但不允许把销孔扩大来配柱销。
3.10 制动器的检修
制动器是启闭机安全可靠地进行工作的保障,是启闭机的重要组成部份。启闭机中凡各自独立的驱动机构,必须设置制动器。在起升机构中,制动器用来调节重物的下降速度、制动和持住重物,使它能可靠的静悬于空中;在运行机构中,制动器用来吸收运动中的惯性,使其在一定的制动距离内停止走。
制动器主要由压紧系统和松闸器二部份组成。压紧系统在机构需要制动时,利用弹簧产生的压紧力,使闸瓦压紧在制动轮上,而停止机构的运转。松闸器则在机构需要运转时,利用电磁力或液体压力使制动器的闸瓦离开制动轮。启闭机制动器的工作状一般均属于常闭式。
本文关键字:水工闸门 电工操作规程,电工技术 - 电工操作规程
上一篇:桥式起重机(天车)检修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