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电工技术电子技术隔离开关完善化改造2 正文
隔离开关完善化改造2

隔离开关完善化改造2

点击数:7512 次   录入时间:03-04 12:00:56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电子技术
3.1.1 改造前容易发生的问题

  导电回路的接触面发热。

  隔离开关操作中发生卡涩、抗劲、机构沉重,甚至发生完全卡死,拉杆变形,十字轴在操作中断裂的现象。由于机构卡涩造成的缺陷比重较大,造成此类缺陷的主要原因是:机构的各种轴销,转动的拐臂等都采用了普通钢材,而设备常年暴露在室外大气中,受到潮湿和空气污染造成的影响,产生锈蚀,造成机构卡涩,传动机构连杆由于卡涩变形损坏,形成拒动。

  3.1.2 改造项目

  将隔离开关传动机构中,活动部分改成不锈钢材质。改造前,隔离开关的拉杆头部位活动夹插(主要用于GW7主拐臂与小拉杆、JW2地刀操作拉杆、GW6操作箱内操作拉杆)的活动部分是铸铁镀锌材质,容易锈蚀,卡死不动。

  传动机构中的轴销采用不锈钢材质,轴套改成油性粉末冶金、非金属材料等材质,使转动部分彻底解决锈蚀和电化学反应问题。改造前,隔离开关转动部分大量采用轴销与轴套配合的原理,所用的轴销为镀锌钢质材料,而轴套为铜质材料,运行一段时间之后,产生化学反应,造成活动部位被反应生成物完全卡死。

  隔离开关拐臂与拉杆连接头部位改为不锈钢材质。改造前,此部位为普通钢质材料,由于此部位为主传动受力部件,受力较大,一旦发生锈蚀卡涩,就会造成拉杆扭断、变形,隔离开关拒动。

  另外在隔离轴承部位加注油孔,将GW7隔离开关静触头部位定位挡板的活动轴销更换为不锈钢材质,并增加油道,解决了润滑油干涸、锈蚀问题。改造前,GW7型隔离开关静触头部位定位挡板的活动轴销原为钢质材料,锈蚀后使隔离开关静触头不能很好的复位,操作中容易造成将触指撞弯、接头发热等缺陷。

  润滑脂的更换为二硫化钼锂基脂,并规范导电脂的使用方法。

  3.1.3 改造效果

  通过隔离开关的改造,缺陷数量大幅度下降,尤其是分合卡涩和发热缺陷,已大幅度减少。

  GW6、GW7隔离开关的健康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只有个别隔离开关在改造之后仍然存在操作数次后,分合不到位的现象,分析为检修过程中的应力释放造成,大部分存在此现象的隔离开关只需要简单的再次调整即可稳定运行一个相当长的阶段。

  该厂早期生产的GW6-220 2000A-2500A产品,动触头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容易发生电化锈蚀,需要进一步关注这项改造工作。

  GW6-220应加强监测操作时的夹紧力,通过巡检检查接触情况,并加强测温,杜绝由于应力释放或夹紧力保持使弹簧疲劳,从而造成接触压力下降而发热。

3.2 国产B厂  
  在剩余的设备中,国产B厂的产品也占相当大的比例。从2002年开始进行改造,改造工作已经基本完成。3.2.1 改造前容易发生的问题

  以GW7-220为例,导电回路的接触面发热;触指硬度不足,正常操作中发生变形;传动机构设计不合理;传动机构部件严重锈蚀;由于设计吃度过大,隔离开关操作中发生卡涩、抗劲、机构沉重,甚至发生完全卡死、拉杆变形、拉杆在操作中断裂的现象。

  3.2.2 改造项目

  更换所有触指,采用硬度符合标准的材质;更换加强的传动机构,更换单边传动为平行四边形传动,并加强了拉杆强度;传动机构部件和轴、销更换为不锈钢材质;在厂家重新进行形式试验相关项目的基础上,减小隔离开关吃度,减少合入和分开的冲击。

  3.2.3 改造后效果

  通过隔离开关的改造,我们认为改造的效果一般,缺陷数量有一定的下降,发热缺陷有所减少。

  改造前,由于传动机构薄弱,经常发生分合不到位、接触部位发热、拉杆变形等问题,对传动机构进行改造。改造中又发现在传动机构加强之后,触指软的问题暴露出来,随后进行了更换。触指硬度提高后,相应的对框架的加工精度提出更高的要求,而现场的配件加工精度无法满足要求,只能对隔离开关静触头触指支架的定位轴孔进行手工修整。  

  最近又连续发生两起运行不到两年的不锈钢材质严重锈蚀的缺陷,一起缺陷是拉杆和轴销完全锈死无法操作,另外一起造成了拉杆断裂的严重后果。 
 
3.3 国产C厂

  GW7-220II型从2004年开始进行改造,由于通过改造无法消除设备现阶段的问题,故改造中途停止。

  3.3.1 改造前容易发生的问题

  隔离开关主刀电动分闸无明显定位,分闸后主刀不固定,产生闭锁位置变化,无法保证地刀正常操作。

  主地刀闭锁问题。由于设计地刀对地刀立拉杆转动过于敏感,当闭锁间隙只有2 mm左右(已经无法再缩小,否则影响主刀正常操作)时,主刀合闸状态、地刀合闸位置过高。

  隔离开关电动机构内传动均为鱼叉和涡轮、蜗杆配合的结构,在机构分合闸到位时,涡轮上的滚轮从鱼叉中脱出,使传动环节存在很大的间隙,主拉杆可以转动,在实际运行中存在发生问题的可能性,影响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隔离开关电动机构与立拉杆连接的调角联轴器只由4条M10螺栓固定,存在滑动的可能性,不稳定,如果行程改造中发生分合闸不到位的情况,将产生严重后果。

  传动方式不合理,隔离开关没有死点和定位,分合位置不稳定,主拉杆传动为合推分拉,由于合闸操作力大,造成传动拉杆变形,操作数次后可能产生合闸不到位的情况。
  3.3.2 改造项目

  CJ7A机构更换为CJ5机构;增加了一个分闸定位挡块;所有传动机构轴套更换为非金属轴套;减少触指簧拉力,减少触头、触指间的夹紧力。

  3.3.3 改造后效果

  2004年在聂各庄变电站的2246-6进行了试改造,根据改造的结果,与厂家制定了一套改造方案,由于受到原设计的制约,需要改造的问题不能完全体现,分闸定位挡块效果不佳,分合闸不到位、拉杆变形等问题的改造解决效果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在改造中发现动触头与导电杆为不同材质,动触头为铜质,导电杆为铝质,之间采用镀银方式连接,其中铜镀银侧银面十分薄,达不到要求的厚度,铝镀银侧银面已经开始起泡,长期运行有发热的可能。

  改造后,在运行人员操作2246-6过程中,2246-6又发生分合不到位的情况,因此完善化改造方案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分析。

本文关键字:隔离开关  电子技术电工技术 - 电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