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传统 微单灵巧
微单相机比单反少了五棱镜和反光板系统,缩短了法兰距,取消了传统的反光板,所以机身体积和重量锐减,结构简单,给了设计师更多施展想象力的空间,像富士X系列复古味道浓郁,奥林巴斯E系列文艺范十足,松下女友系列袖珍迷你,而尼康则大胆引入色彩元素。相比之下,单反给人的感觉就是专业,一袭黑衣,无论是佳能还是尼康,在设计上都延续了传统风格,甚至可以用“百变不离其宗”来形容。便携性的确不能和微单PK,即便目前号称“全世界最小单反”的尼康D3300拿在手上,仍然要比微单胖上一圈,装上套头想塞进口袋完全不可能。
单反操控快 微单上手快
单反相机体积大,也是有原因的,除了具备五棱镜和反光板系统,你会发现机身上的按键数量要比微单相机多不少,必须双手协同才能完成操控。之所以这么设计,是因为专业用户在拍摄过程中追求的是快,画面稍纵即逝,在肩屏的辅助下,通过拨轮可以直接调整快门速度、光圈、感光度、白平衡等关键参数,而不用逐级进入菜单。微单相机则不同,单手就能完成拍摄,按键数量的精简,以牺牲操控性为代价。为弥补这方面的软肋,厂商也想出了不少方法,包括移植智能模式。从效果来看,光线理想下拍摄,还算靠谱,但环境光线稍复杂,智能就变得低能,还得靠手动。
性能差距没那么大
其实微单相机和单反相机对比画质,先要摆脱像素误区,然后看核心元件传感器。从一系列对比,计算单位像素尺寸之后得出的结论来看,眼下采用APS-C画幅的微单相机在画质上能和入门单反媲美,ISO 1600内可用绝对是妥妥的。再说,现在全画幅微单也有几款选择(主要来自索家),如果再拿画质说事真不应该了。
对焦方面,大多数微单相机都使用了相位+对比检测的混合式对焦系统,就对焦点数量而言,绝对甩同级别单反相机几条街,只是在暗部对焦精度和对焦速度上,还在赶超。不过入门级别上,微单相机的连拍速度倒是弥补了一些不足,由于省去了抬起落下反光镜这个步骤,连拍速度往往强于同级别单反。
“买能接受范围内,最贵的那个相机”,这是个不负责任的回答。微单相机成功缘于准确的市场定位,比较适合学生妹子,带着不累,拍着不差,人性化的操控让上手轻而易举,即便没有任何摄影基础,也能在三分钟内玩转。没错,就是三分钟。大量滤镜的引入提升了可玩性,甚至还能在相机上美颜。这类人群往往后期不会在器材上有更大的投入,所以镜头少、配件贵根本不是问题。入门单反相机更适合那些理科男,看起来更显专业,也算是把妹利器。虽然要想上手,必须恶补摄影基础理论,但这不就是理科男的长项吗?适用范围更广泛,可以折腾的空间很大,淘二手镜头也是一种乐趣,作为跳板,日后可以直接升级到全画幅。听完这番话,各位应该不纠结了吧。
本文关键字:单反 商品购买指南,电子学习 - 商品购买指南
上一篇:如何选出最适合自己的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