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电子学习商品购买指南液晶电视的“噱头”有哪些? 新技术未必实用 正文
液晶电视的“噱头”有哪些? 新技术未必实用

液晶电视的“噱头”有哪些? 新技术未必实用

点击数:7179 次   录入时间:03-04 11:47:04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商品购买指南

电视机一直是家庭的娱乐中心,不论是收看电视机节目、连接播放机观看电影和大片、连接游戏主机进行娱乐、连接 PC主机、连接数码相机或摄像机回放自己拍摄的精彩瞬间等等,电视机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经过数十年的不断发展,电视技术和设计概念也在不断更新,尤其是大约十年前平板电视成为了很多国内消费者的首选,此时液晶显示技术和等离子技术完全代替了早期庞大、笨重、发热量和功耗都非常大的的CRT冷阴极射线管。

液晶电视的“噱头”有哪些?新技术未必实用

电视一直处于家庭媒体中心的地位

在平板电视统治市场的年代,不论是液晶还是等离子技术都在不断进化,不过受到产业上游资源和产业链的限制,等离子技术已经败下阵来。不过液晶显示技术的改进更多是用来缓解自身的不足:通过液晶面板自身的改进以及通过各种外界手段(如采用Overdrive技术等等)来尽可能缩短液晶电视的响应时间,通过提升屏幕刷新率的方式来尽量增加动态画面的清晰度,在背光源中加入磷粉等特殊物质来提升液晶电视的色彩饱和度,通过动态对比度技术增加电视画面的层次感,更换LED背光源来降低液晶电视的功耗(尽管传统液晶电视的功耗已经很低了,但配备LED背光源后,在同等条件下液晶电视的功耗只有原来的一半左右)。进行这些改进后,液晶电视的实际效果确实有了一定的提升,消费者也能够明显感受得到这些进步,但是如果继续提升这些参数或特性,如将动态对比度比值、刷新率继续提升,它们对液晶电视画质提升的效果就非常有限了,一般的消费者是几乎无法察觉到其中的差异的,因此从这以后技术开始进入瓶瓶颈期,但是为了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各大液晶电视厂商就只能从其它方面来进行突破,寻求新的“刺激增长点”。

而从前年开始,3D技术被电视厂商们寄于厚望。不过大家都知道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3D在内容源、产业链以及成本控制方面有待完善,这样电视厂商肯定也不会把所有鸡蛋放进一个篮子中,除了力推3D显示技术之外,各大电视厂商还加入了其它新的技术、理念或元素,配合3D一起来进行宣传与推广。它们包括语音控制技术、智能电视概念(或称其为SmartTV)、互联网电视、体感操作、OLED显示技术、4K*2K超高分辨率等等,而下一代电视中也一定会加入以上这些元素,不过很多消费者也会有疑问:这么多新的技术或概念具体指的是什么,它们会给我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谁将会是未来真正的主流技术呢?下面我们就来对这些技术的特征、优势与不足以及目前的发展状况进行详细说明。

3D电视体验并不好,实际销量一般

首先我们聊一聊3D技术。在近几年其被各大厂商普遍看好,并且在宣传和投入方面下了很大的力度,此外近几年很多3D电影大片的上映让更多消费者亲自体验到了3D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不过从销售数字上来看,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3D平板电视以及显示器和投影机等产品的销量并不理想,甚至远远低于很多厂商的预期,虽然3D电视在刚发布初期遇到了成本价格偏高、内容源太少等诸多困难,但经过两年多的发展,这两个问题已经得到了基本解决:很多采用偏光式3D(即由LG Display主导的“不闪式3D”)电视价格已经有了大幅度的下调,与主流普通平板电视产品售价相差很小,LG一款32英寸3D电视的价格甚至仅为1599元。此外最新的大片都有3D版本在发售,一些比较激进的制片商甚至只发行3D版本,而索尼也在PlayStation游戏主机中加入了对3D游戏的支持,这些都给广大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源,因此3D电视没有大规模普及的主要原因并非在价格和内容上,而关键在于其技术的不成熟。

液晶电视的“噱头”有哪些?新技术未必实用

3D技术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如去掉烦人的眼镜,并且加强内容体验等等

在立体影像效果方面,依旧还有不少用户对3D效果不太满意,他们依旧更喜欢传统的平面画面。根据国外的调查显示,即使是已经购买了3D平板电视的消费者,他们也仅仅只有大约20%的时间花费在观看3D内容上,也就是说3D可以说基本是“鸡肋”功能,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看,消费者依旧是不太满意,尤其是目前的偏光式和快门式3D技术都需要佩戴专用的3D眼镜,在使用时会非常麻烦,而未来裸眼3D技术才会是市场中的主流,不过裸眼3D技术依旧要越过可视角度、立体影像效果和成本这三道关卡。

智能电视还远未成熟,盒子是比较不错的过渡方案

除了3D平板电视之外,相信很多消费者在卖场以及网络、电视广告中经常能够听到“互联网电视” 、“智能电视”或者是“SmartTV”这样的词汇。其实本质上而言,所谓的“互联网”电视就是在普通平板电视的基础上增加网络模块,用户可以直接通过网线或WiFi无线将平板电视直接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大家可以通过电视来上网、聊天、观看网络视频等等。而“智能电视”则是在电视中运行操作系统(如Android等等),通过安装相关的APP应用程序或游戏来实现更多的功能,当然所有的智能电视都是可以直接连接互联网的,并且网络电视也越来越趋近于智能化。不过普通的平板电视通过连接专用的机顶盒(如乐视TV、小米盒子、AppleTV等)就可以实现与智能电视完全相同的功能,只是需要用户单独接一个盒子而已。相对于传统的电视而言,智能电视能够实现“点播”功能,通过互联网的资源能够让用户看到更多视频节目、浏览网页以及下载更多APP程序及游戏。

液晶电视的“噱头”有哪些?新技术未必实用

而对于智能电视(包括互联网电视)而言他们所面对的挑战与市场竞争形势更加严峻:目前很多消费者并不太了解智能电视能为自己带来什么,能够做哪些事情,增加杀手级的应用程序是各大电视厂商推广智能电视的关键;其次,各大厂商将智能电视和互联网电视定为“家庭媒体中心”的地位,过去三十多年的时间电视毫无疑问是家庭中的主体,但随着互联网大潮来袭,电视的家庭中心地位受到了很大的威胁,因此厂商将电视“智能化”来保持其竞争力。

液晶电视的“噱头”有哪些?新技术未必实用

类似Apple TV这样的盒子类产品会对智能电视产生较大的冲击,其可以轻松将普通电视变成智能型电视产品,消费者不需要花费太大的成本

在上文中我们已经提及到目前很多类似AppleTV这样的“盒子”类产品连接普通的平板电视后,其同样能够实现智能电视的功能,与后者相比其唯一的不足就是会增加一个设备,但是却为消费者节省了购买成本,毕竟如果只是前几年刚刚选购电视的消费者是没有必要再购置一款新的智能电视的。除此之外,目前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同样拥有非常强大的视频处理和点播能力,消费者可以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上安装专用的APP软件,连接互联网后通过视频线或WiFi无线网络的方式将视频内容和节目推送到普通的平板电视上,这种模式同样也不需要用户单独选购智能电视产品,而智能手机则是今后人人必备的数码产品,因此这种配合模式也会对智能电视市场产生很大的威胁;最后索尼PS3甚至是PS4产品,以及微软XBOX360或下一代游戏主机的发展趋势也同样是如此,它们的作用越来越接近于AppleTV以及Google TV这样的“盒子”,再加上其天生丰富的重磅级游戏资源,能够让普通的平板电视实现智能电视的所有功能,因此智能电视所面临的市场局面是这些新技术中最为严峻的。

电视的体感操作整体效果比Kinect要差不少

语音、体感操作等技术现在基本被智能电视收入囊中,很多高端的智能电视产品都将语音控制、手势或体感操作功能作为一大卖点。不过从目前其技术的成熟程度、对消费者实际的意义以及实际演示效果来看,这两种技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市场接受的程度并不大,更多消费者认为它们起到的是附加作用,在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液晶电视的“噱头”有哪些?新技术未必实用

[1] [2]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技术  液晶电视  商品购买指南电子学习 - 商品购买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