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连续长时间观测,分历元数据处理——描述变形体位移(水平)的数据处理新方法
通常所进行的相对静态定位方法是利用在某一时间段观测(同步)的数据,利用差分等手段,求得点与点之间的坐标向量;而对于连续不断的工程变形,获得的是这一时间段内,点位之间最成熟的关系值。但常常需要知道一较小时间里,甚至某一时刻的最成熟的点与点之间的关系,目前,比较常用的是:利用较长一段时间的同步观测数据进行分历元数据处理,求得该时刻最成熟的点与点之间关系的方法。
GPS技术在工程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分以下步骤:
(1)根据监测的目的,在图上选点,然后到野外踏勘,以保证所选点位满足布网的要求和野外观测所具备的条件,最后得到要施测的概略点位;
(2)按每个点发出3条独立基线且边长分布较为均匀的原则并根据接收机台数的多少和布网原则,设计网的观测图形,并选定可能要追加施测的路线;
(3)给定所需的可区分度指标(或精度指标)进行计算,直到达到给定的要求为止,最后得到增加独立观测基线后的最终施测方案;
(4)观测时段和周期的设计;
(5)采用连续观测分历元数据处理,或间断观测,整段数据处理方法进行数据计算;
(6)利用观测值的统计,成因分析,一元或多元线性回归,逐步回归,图表等形式进行数据分析。
由以上方法可知,利用这一监测方式,可以解决同一变形体,由于受阳光、风力、外界因素干扰(如大桥上行驶的车辆对大桥的影响)等,在某一时刻,它们之间最直接的相对关系(相对位移及扰度等)及它们相对于参考基准点的绝对位移。分析它们各项因子对变形体影响的显著性,为工程及设计,运营管理单位提供最可靠的最直观数据及分析资料。
结语
GPS定位技术还受着美国的控制,我国的大专院校、科研部门正积极参与这一场高技术领域的研究,建立我国高精度GPS控制网,从事GPS定轨和精密定位的研究,这将使GPS技术在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中展示出应用的美好前景。
上一篇:GIS/GPS在物流企业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