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传感器缺点 雷达 红外线 单一摄像头
需要规避众多波段
(如军用、广播、电视)、
区分垂直方向重叠物体较弱。
对环境要求高,容易受到如雨、雪、沙尘等不良天气影响。探测视角相比另外两种有限、
受制于摄像头硬件限制、
对距离判断能力较弱。
由于每种传感器都有自己的弱点,所以目前自适应巡航系统开发过程中,研发人员便会根据各种传感器的特点,将它们组成搭档,共同为数字信号处理器提供信息。比如雷达对于垂直方向上重叠物体的判断较弱。在实际行车中,当车辆行驶到立交桥附近时,如果前方与盘桥匝道上同时出现车辆,雷达传感器有很低几率出现误判;前方路面出现金属标识牌甚至是金属废弃物时,雷达传感器也有很低几率产生误判。相信没人想拿自己的生命做赌注,于是为了进一步降低误判的可能,越来越多的自适应巡航系统采用两种传感器收集信息。
难道这些传感器除了搭档合作为数字信号器提供信息外,就没有其他解决办法了?当然不是。比如单一摄像头受到硬件限制较大,对于距离判断能力较弱,那两个摄像头对距离判断效果又如何呢?在刚刚结束的东京车展上,搭载双摄像头传感器的车型出现在了斯巴鲁展台上,相信工程人员已经能让它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 自适应巡航系统控制逻辑
本车时速、前车时速、前车与本车距离、旁边车道是否有车辆进入等等,这些都是自适应巡航这套系统的控制依据。简单讲,这套系统的控制逻辑就是利用传感器得到行车所用的一切信息,当发现前车减速或发现干扰本车行驶的新目标时,电控单元发送执行信号给发动机或制动系统,做出相关动作。如果发现前方没有车辆,则恢复设定车速,随后就是周而复始循环至您关闭功能。
这些内容只是控制逻辑中很少的一部分,现在越来越多配备自适应巡航的车辆可以控制跟车距离远近,那设置好的跟车距离是否会随着车速改变而变化?当后车的传感器无法识别前车时会发生什么?这些问题都是自适应巡航系统控制逻辑需要面对的问题,下一页的测试项目中,我们就以人肉体验的方式实践上述常会碰到的问题。
■ 测试前请注意:自适应巡航不等于城市安全系统!
自适应巡航设计初衷是减轻驾驶员长途驾驶的疲劳,极为复杂的城市路况并不是它发挥作用的地方。虽然现在的自适应巡航系统具备了根据前车情况、根据路况减速,甚至是刹停的功能,不过其开发之初便是为了减少驾驶员高速行车疲劳度,而不是依据主动驾驶功能而开发。换言之,这套系统的减速与刹车停止功能判断逻辑并不是以应付城市中复杂的低速路况而研发的。请牢记:它只是减低高速行驶时的疲劳感,而非永久解放人双手的功能!
本文关键字:行车 电动车-摩托车-汽车,电子知识资料 - 电动车-摩托车-汽车